北方网 前天
一粒种高产粮 一颗“芯”一家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天津小站稻首次在新疆和田地区试种。经过 7 个多月的培育,13 日,喜获丰收。

经过中国工程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们联合测产,小站稻在新疆和田的首次试种,平均亩产将近 700 公斤,比往年种植疆稻,产量提高三成以上。沙漠边缘的稻田,也实现了高产突破!

人群中的这个姑娘叫吾合丽罕,就是当年 " 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 " 的库尔班大叔的曾外孙女,而眼前这片稻田就是她们合作社的。

在吾合丽罕的家乡和田,水稻种植可追溯到唐朝。现如今有 7 万多亩,是新疆水稻的主产区。每年 5 月,当昆仑山上的雪水开始融化,新一季的水稻就返青了,虽然守着好水源,但由于土壤盐碱度高,亩产一直维持在四百多公斤,比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低将近 70 公斤。

今年 3 月," 津稻疆种 " 项目启动。天津的农业专家走遍和田的水稻田,从 42 个自主培育的水稻品种中选了 25 个,在和田地区的四个乡镇试种 1300 多亩。有了好种子,还需要好种法,但是,昼灌夜排精准滴灌这些田间管理措施,在很多当地农户看来,费事又麻烦。

为了打消顾虑,农技人员给农户建起微信群,谁有问题,都有人答。眼前这个叫杨永安的天津小伙子,干脆就在村里住了 5 个月,把试验田当成自家的地,这股劲儿最终赢得了农户的信任,大家齐心协力迎来了丰收。

随着 13 日测产结束,小站稻全面开镰,36 岁的农机手艾买尔 · 木沙,以前一年里有 200 多天在外打工,今年于田县组建起专业抢收队伍,艾买尔和其他 17 个人,学会了开农机,跟合作社签了约,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明年,天津和新疆两地计划,继续合作在和田建水稻育种场、推广种植万亩以上,让小站稻这枚种子芯片,扎根和田,带动更多人过上安稳的生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唐朝 和田 天津 新疆 中国工程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