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网 前天
中国游客没了,泰国却更热闹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当年的泰国,曼谷素坤逸的街头、清迈古城的巷子口,曾经随处可听见中文。

寺庙前的扫码声、夜市里的人潮、免税店里的笑语,构成了那个属于中国游客的时代。

如今,那个声音变淡了。

" 没了 ",不是彻底消失,而是与鼎盛时期相比,热度冷却。

中国游客还在,只是不再汹涌。

中国游客减少,但泰国更 " 拥挤 " 了 ?

泰国北部酒店协会主席派颂 · 素吉隆(Paisan Sukcharoen)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 清迈的中国游客比疫情前减少了 60% 至 70%,现在只剩下三四成。"

这个数字令人吃惊——从街头到酒店,中文招牌少了,旅行团的旗子也不见了。

但清迈的街道并没有因此冷清,反而人潮依旧。

" 来自欧洲、南美和印度的新客源正在补位。" 派颂说。

" 他们花得多、住得久、玩得细。"

根据清迈旅游部门的反馈,当前游客的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欧洲、印度与南美游客数量上升;

游客集中在清迈城区,郊外景点反而受到冷落;

生态体验、文化体验类项目成为新宠,如越野跑、丛林徒步、洗大象、手工艺学习等。

派颂补充道,这类 " 新型游客 " 更注重舒适、安全与体验感,他们倾向入住市中心酒店而非民宿,也较少品尝地道的北部菜肴。

" 他们怕辣,怕不熟悉的食材,有时宁愿点酒店餐,或自己带食物。"

结果就是:市中心依然繁荣,郊区小店却人烟稀少。

全泰国数据:外国游客 2457 万人,中国仍居前列

从全国层面看,泰国的 " 热闹 " 并没有消退。

据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次长娜妮娅(Naninya)公布的最新数据——

截至 2025 年 10 月 5 日,泰国累计接待2457 万名外国游客,累计为泰国创造旅游收入约1.135 万亿泰铢

外国游客来源前五名分别为:

马来西亚 3,534,028 人

中国 3,512,253 人

印度 1,810,837 人

俄罗斯 1,293,594 人

韩国 1,174,537 人

也就是说,即便中国游客减少了,但总量依然稳居第二,仅次于马来西亚

而在最近一周,中国游客的 " 回流 " 更为明显。

仅一周时间,就有132,021 名中国游客入境泰国,环比增长67.02%,成为当周入境人数第一大来源。

同周,外国游客总数为604,598 人,较前一周增长 16.39%,其中韩国、俄罗斯、印度游客均显著上升。

泰国正在进入传统旺季,恰逢中国、印度、韩国多国假期,这让原本担忧 " 入境冷清 " 的泰国旅业,再度迎来希望。

中国游客 " 没了 " 的真实含义

" 没了 " ——这三个字并不代表中国游客消失。

它更多是一种心理落差

曾几何时,泰国每年的中国游客数量一度超过一千万人次。

旅游巴士成排、中文导游成群、夜市摊贩能熟练地喊出 " 便宜一点 "。

那是泰国旅游的黄金年代。

但后疫情时代,世界变了。

一方面,中国游客的出行结构正在改变:

自由行人数显著减少;

跟团游几乎消失;

年轻游客更青睐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追求 " 新鲜性价比 ";

全球经济下行,让部分人更倾向选择 " 国内游 " 以节省开支。

另一方面,泰国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削弱

汇率长期不利、物价上涨、服务价格缺乏灵活性,让不少中国游客感叹—— " 在泰国消费,已经不便宜了 "。

" 热闹 " 的真相:泰国在找回平衡

必须承认,泰国的 " 热闹 " 并未退场。

只是从 " 中文潮 " 变成了 " 多语种交响曲 "。

这是一种成熟。

从依赖单一市场,到实现多元共存,泰国正在以更国际化的方式重塑旅游结构。

曼谷依然灯火通明,普吉岛依旧满房,清迈古城的人行道依旧挤满背包客。

泰国,作为全球旅游枢纽,不会因为某一国游客减少而冷却。

" 谁离了谁都能活 ",但每一种热闹都带着代价。

欧美游客带来的是高消费,却不一定高频次;

南亚游客增长快,却未必能带来高额收入。

唯有中国游客,才是数量、消费与稳定性的黄金结合体

中国游客的价值,从来不是 " 多 " 这么简单。

他们的稳定、近距离与可持续性,是泰国任何客源都难以取代的。

地理优势近:飞行时间短,出行频繁;

人数基础大:中国每年出境游客以 " 亿 " 为单位;

购买力强:餐饮、购物、按摩、房地产、教育均有高贡献度;

传播效应强:社交媒体传播力极大,一次好评可带来千人效应。

正因为如此,泰国不能简单地认为 " 失去了中国游客 " 也无关紧要。

远亲不如近邻——欧洲客再多,也只是补位,而非替代。

如果泰国希望重新点燃中国游客市场,让 " 热闹 " 再次回归并转化为长期竞争力,泰国网及布周将提出以下四点建设性建议

第一,入境不可收费。

泰国已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但若再征收 300 泰铢 " 入境费 ",这与 " 欢迎游客 " 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

免签意味着便利,而收费意味着割裂。

若真想吸引游客,应在 " 体验友好度 " 上下功夫。

第二,入境审核应避免过度。

个案显示,一名中国游客被反复排查后遭拒入境,但之后在社交平台支付 " 保关费 " 后却能 1 秒通关。

此类现象暴露出标准不一、执行不公的问题,破坏了信任,也让 " 安全审核 " 沦为形式。

泰国应制定明确标准——谁能入境、谁不能入境,要公开透明。

第三,简化 90 天报到与 TM30 地址申报。

如今来泰的中国游客,不单是游客,也是投资者、长期居住者。

然而每 90 天必须亲自报到、24 小时内必须提交住宿信息的规定,

此类环节繁琐,中国游客还容易因疏忽而被罚款。

建议泰国逐步推广远程电子报到与无纸化系统,既能确保安全,也能提升服务形象。

第四,汇率与物价问题需正视。

目前人民币兑泰铢维持在 1:4 左右,泰国物价持续上涨,游客直呼 " 没性价比 "。

餐饮、按摩、房价全面上涨,让许多中国游客选择 " 只来一次 "。

若不调整汇率与消费结构,泰国将难以维持竞争力。

总而言之," 没有中国游客的泰国 ",并非冷清,只是正在经历转型期。

新的旅客、新的市场、新的习惯,让泰国学会重新定义热闹:

它不再是喧哗,而是平衡;

不再是一阵风,而是一种持久的温度。

泰国旅游业的路,依旧漫长。

而中国游客,依旧是那束最稳定、最闪耀的光。

泰国,你自己,怎么看?

如今的泰国,真的是 " 更热闹 " 了吗?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泰国 中国游客 印度 清迈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