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前天
63家基地+12大主题,花样是真不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国庆期间,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的康巴诺尔湖畔迎来了一批特殊的 " 客人 ",40 多位来自北京以及张家口的学生和家长手持望远镜,屏息凝神,追踪珍稀鸟类的踪迹;在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的野外研学区,一群学生正蹲在黄土地里,进行着一场紧张的 " 考古发掘 ",另一群学生身披 " 兽皮 ",全情投入地尝试钻木取火……这是张家口丰富多彩的研学资源中的冰山一角。去年起,该市着力发展研学经济,致力于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目的地,结合自身历史、科技、生态、绿色、文化等资源禀赋,让学生们不再拘泥于教室内的课堂,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化作可触摸、可感知的实践体验。

近年来,张家口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升级、打造 63 家研学基地,为全国学生提供优质研学项目。今年 1 月至 9 月,全市累计接待研学群体 92.6 万人次。北京市八达岭中心小学学生家长说:" 在这里研学后,对于孩子来说,许多知识不再抽象,而是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和反馈。"

生态共享

小学生探秘遗鸥之乡

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 嘘,来了来了,就在右边!别出声…… "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湖畔,40 多名学生和家长们手持望远镜,向远处屏息凝神观望。时间划过,临近中午,这群学生终于在湿地的一片浅滩上看到了正在觅食的红嘴鸥。

孩子们怕惊扰到它们,又难抑心中的激动,伸手拽着父母的衣角,指着红嘴鸥的方向,踮着脚尖轻声雀跃。这是由康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起的 " 探秘遗鸥之乡,共护生态家园 " 研学活动。来自北京市八达岭中心小学、张家口红旗楼小学等学校的小学生及家长,共同体验中国遗鸥之乡的独特魅力。

小熊是北京市八达岭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鸟类," 书本上‘湿地生态平衡’的概念是抽象的,但今天,我第一次亲眼看到红嘴鸥在这么近的一片水域自由栖息,听到它们清脆的鸣叫,才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一种鸟,而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生命共同体。"

今年 61 岁的杨德森是河北省康保县知名的生态摄影爱好者,多年前专注于鸟类摄影,长期蹲守康巴诺尔湖湿地,拍摄并记录了 225 种鸟类,编撰《康巴诺尔野生鸟类图谱》一书。当天,他作为本土专家,被邀请前往为学生们进行专业讲解。" 观鸟研学可以让孩子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研学老师讲解保护鸟类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地吸引了遗鸥、黑鹳、东方白鹳等 9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大天鹅、灰鹤等 30 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有近 10 万只水鸟到此栖息繁殖,在康保繁衍生息的遗鸥达 9000 多只。

来自北京的姬女士家有一儿一女,都在北京市八达岭中心小学就读,因为孩子们喜欢鸟,所以这次她报名参加了康保县的活动。" 康保县不仅是对遗鸥,对其他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讲解得十分细致。研学回来之后,我也问了孩子不少当天学到的知识,他俩都能清晰回答,看书、看纪录片远达不到这种效果。" 她记得,现场讲师还展示了捕鸟网的危害,在孩子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最近,孩子在其他城市看到了捕鸟网,就明确说出这种网的危害,让我们想办法报警处理掉。" 姬女士说,如今孩子探索欲极强,还在同学之间成了一个 " 鸟类小专家 ",能在生活中分辨不少鸟类,清楚说出特点,有时候还会给同学兴致勃勃地讲一些自己知道的小知识。

" 孩子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给大自然造成多少危害,就会给人类带来多少不良后果’,对于他们来说,环保概念不再抽象,课堂上的知识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和反馈,我想这就是研学的意义。" 姬女士说,明年夏天,就打算带着孩子去体验张家口的其他研学基地,拓展知识面。

协作破局

对标小、初、高教材

一次旅程融入 18 门学科

在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的野外研学区,一群学生身披 " 兽皮 ",头戴羽冠,一头汗水,全情投入地尝试钻木取火。10 多分钟后,现场冒出了一些烟雾,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结果太激动错过了将草点燃的时机。" 野人同胞们,咱今儿晚上要忍冻挨饿了。" 孩子们调侃着,而一旁选择使用易洛魁式生火的学生则成功了,回应说," 来,晚上睡我边上。"

" 研学可不是玩儿,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知识。" 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教职中心副校长李帼英说,2022 年,基地开始尝试开展研学项目,但由于对一线教育现状了解不足,部分项目未能充分开发,与学生实际需求产生 " 代沟 "。许多学生来了,所见所闻与日常学习内容脱节。" 如果研学就只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李帼英说。

去年,张家口市发布《面向全国打造青少年研学目的地》的文件,立足当地文化底蕴和历史自然资源优势,新增旅投研学项目,融合 " 文旅 + 教育 ",计划将张家口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研学目的地,吸引全国青少年学生来该市开展研学活动。同时还编制了《张家口研学课程与精品线路汇编》,制作了 5 条主题研学线路和 100 多门研学课程。多次组织参与京津冀研学行业交流宣传。

借此契机,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与北京一家科学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将 " 考古现场 " 变成 " 移动课堂 "。

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内,学生们在进行 " 考古 "

双方协作,历时 5 个多月对基地内部科普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结合泥河湾特色,对标小、初、高三个学段教材,将考古研究、地质科学、生物演化等学科知识融入课程设计,开发了三大类 40 门课程,涉及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古生物学、考古学等 18 门学科,深度衔接课内知识。

" 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研学小组,针对每一门特色课程组织研讨会,与京冀两地专家及机构多次论证,就连教师讲义的字句都要经历反复推敲。" 李帼英说,以传统的 " 钻木取火 " 项目为例,以往仅侧重体验,而现在则引导学生运用化学与物理知识,在不同摩擦系数与燃点的材料中做出选择,"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感叹远古人类的智慧、历史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

经过到三星堆、南京金陵等地的实地参观学习后,大致了解了与机构合作的经营模式,基地工作人员、职教中心的老师们和北京研学机构的老师在大田洼乡的基地大会议室里连着加了两个月的班,探讨如何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设计不同课程,每天都会不断从里面传出各种争辩声。

此外,张家口到了冬天土层变得质地坚硬,不再适合让学生们进行 " 户外考古 " 课程。于是有老师提议将真正的化石压缩进土块中,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室内也能够完成 " 考古 " 课程。" 以前我们在这个课程中用到的道具都是小玩具,学生们割裂感很强,后来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采用真正的藻类化石和人工打凿的石器,学生们每挖掘出一样,都会去思考和分辨种类,主动提问。" 李帼英说。

人才挖掘

从考古技工到研学导师

村民在家门口吃上 " 考古研学饭 "

在 " 考古现场 ",一群小学生正头戴安全帽,一手拿着平头铲,一手握着鬃毛刷,蹲在 " 探方 " 里进行着一场紧张的 " 考古发掘 "。他们小心翼翼清理掉表层的黄土、沙石,探索地下的 " 文化层 ",一件件 " 远古遗物 " 在扫刷下逐渐显现。" 这是……是石针!远古时代缝制兽皮用的。" 学生们仔细分辨着找到的 " 化石 " 和 " 石器 ",互相炫耀着,遇到一些不懂的会互相探讨。

学生们尝试钻木取火

" 挖出藻类化石需要认真记录它的出土位置和状况,用鬃毛刷小心刷去泥土。遇到刚刚露头的远古遗物更要小心处理…… " 孙凤琴就在不远处指挥这场 " 模拟发掘 "。在桑干河畔的泥河湾,蕴藏着 50 余处百万年以上的人类遗址,堪称东亚地区人类起源的重要研究基地。近百年来持续吸引众多考古专家与学者前来勘探发掘。泥河湾当地许多村民都由务农转为从事考古行业。

带领学生们展开 " 挖掘 " 的老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而是土生土长的村民—— 45 岁的孙凤琴,她曾跟随国家考古队一起 " 挖遗址 "。如今,她带着一手 " 考古绝活 " 转型为研学导师,在家门口实现了 " 就业与热爱的双赢 "。

" 是我舅舅带我入行,刚开始只是在考古队打杂,慢慢学会了考古知识,能够准确分辨各种化石、远古遗物,担任起了实验室精选和分类工作。" 孙凤琴说,十多年来,她与家人分属不同考古队,夏季奔波于北方平原与丘陵,冬季辗转南方崖洞勘探。

去年年底,家人突然离世,给孙凤琴带来了不小压力,她曾考虑放弃工作,留守尽孝," 可我也真心喜欢考古,也担心回乡就业,收入难以保障。"

恰巧这一年,张家口市大力支持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机构和旅行社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遴选建立研学旅游师资库。孙凤琴正好遇上 "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迹公园 " 的研学改革,招募多类型职教老师,她便与同乡一起应聘。

孙凤琴将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融入研学职教中,引导学生亲手打制石器,以 " 地层瓶 " 模拟地质沉积原理,授课中,还会穿插不少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小故事,融入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

孙凤琴说,张家口 " 研学圈 " 的发展,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 " 家门口就业 " 的机会,还让她原有的技能依旧有发挥空间。在研学职教工作之余,她会参与到泥河湾考古项目当中," 我能一边赚钱贴补家用,一边在工作中多了解考古知识。"

科技赋能

" 造梦工厂 " 体验 " 智造 "

无人车间 90 秒生产一辆汽车

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生产车间内,机器工作的声音此起彼伏,四周弥漫着金属味道,现场见不到任何工人,只有数条智能生产线,机械臂有节奏地挥舞,轻松抓起庞大的汽车底盘,按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转运、焊接、拼装等自动化处理。学生们趴在楼上的玻璃上,望着一辆辆汽车在 90 秒时间内被生产出来,发出阵阵惊叹," 这是科幻电影吗?"

这座现代化的汽车工厂,打破了 " 工业生产 " 与 " 教育研学 " 的界线,将生产线变成 " 课堂 ",将汽车制造变成 " 教材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业科技的魅力,亲手制作液压传感车模型,戴上 AR 眼镜,看到安全性能的数据,平时枯燥的工艺参数,瞬间变身动画效果,让学生真切体验什么叫 " 智造 "。

" 对于教育而言,打破了书本壁垒,实现了实践育人的深度落地。" 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研学讲师蒋晓婷说,通过实践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具象化,比如通过拆解发动机,观察底盘结构,体验汽车的操作系统等工作原理。" 也可以在研学中培养孩子的跨学科思维,通过任务型挑战,比如小组合作设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职业体验和研学分享会,帮助学生建立兴趣与职业规划的关联,避免未来就业的盲目性。"

动手项目是研学活动的黄金环节。二楼的一间教室里,来自张家口市桥东区宝善街小学的马艺腾同学正在按照指导老师的提示拼装车辆模型,动手搭消防云梯车,手上捣鼓着简易液压系统……亲手把 " 玩具 " 变成带点科技的 " 半成品 "。他已经多次参与研学活动,但参加汽车工厂研学还是第一次,他觉得很长见识。

主题多元

打造历史文化、绿色发展等

12 大类研学主题

除了上述几个研学基地,张家口紧密围绕历史文化、冬奥精神、绿色发展等打造 12 大类研学主题。

在张家口市区,有一座见证了数百年历史变迁的建筑——大境门。它是万里长城上唯一以 " 门 " 命名的关口,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 " 四大名关 "。如今,这座古老的关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京冀学生了解长城文化、边塞文化的 " 研学课堂 ",学生能在里面来场 " 穿越 " 之旅,以古人身份体验当时的生活、医疗和商贸。大境门研学运营中心副主任付涛说,从 2022 年至 2025 年,已接待 3 万余名中小学生来此研学旅游,在今年已有大约 2000 名北京孩子来此研学。

崇礼区也已打造了 50 条特色研学线路,涵盖了 36 个核心研学点位,融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农业资源体验和赛事活动四大特色的研学体系。学生们可以在依山而建的太子城展馆,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冰雪主题的华侨冰雪博物馆等地,去亲身感受。

宣化区巡天尚谷园研学基地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帮助下,借助裸眼 3D、全息 VR、CR 等数字技术,为孩子们补上 " 一粒谷子的八千年历史 ",让 " 农耕文明 " 不再是课本里的黑白图片,而是可交互、可体验的 " 动态故事 "。

巡天尚谷园研学基地内,学生们在农田里了解稻谷的相关知识

此外,在宣化区也推出各种特色活动:飞鹏实弹射击场以国防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设 " 指挥官训练营 ",设置战术演练、武器拆装等军事体验项目;假日绿岛打造 " 夏日田园奇趣之旅 ",通过非遗活动传递传统文化,搭配高空漂流、无动力设施体验,兼顾知识学习与体能、社交能力锻炼,吸引周边学生参与。

内存

多措并举

让研学之旅 " 不跑偏 "

" 研学旅游不是‘旅游 + 教育’简单叠加,而是要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张家口市文旅局科教科科长张树斌说,为了让研学之旅 " 不跑偏 ",张家口市从标准制定、资源整合、市场监管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打造安全、规范、优质的研学环境,做学生研学路上的 " 坚强后盾 "。

张树斌介绍,目前,张家口已建成 63 家研学基地,多个区县还在结合冰雪项目完善研学方案,争取早日向公众开放。他说,在运营模式上,张家口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国有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共组织研学活动 216 批次;86 家旅行社积极拓展研学旅游业务。1 月至 9 月,全市累计接待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研学群体 92.6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2%,研学旅游市场 " 基本盘 " 已稳固形成。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董振杰

统筹 | 孙慧丽

摄影 | 董振杰

编选 | 杜小溪   杨家瑞

监制 | 王子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觅食 张家口 旅游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