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厂房都租了快 20 年了,现在让我们搬,几万只鸡怎么办?" 近日,在静海区人民法院,一家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负责人眉头紧锁。
承办法官详细了解案件始末,发现该养殖企业长期为市民提供农副产品,承担着保障群众 " 菜篮子 " 的重任。企业与出租方签订了一份长达 30 年的租赁合同,但最近出租方却提出 " 不想租了 " 且 " 合同无效 ",遂一纸诉状告到法院。
" 我白纸黑字签的合同,怎么可能无效?" 法官耐心解答,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中合同期限不得超过 20 年,超出部分无效。换言之,30 年租赁合同的后 10 年是无效的。听到这话,企业负责人顿时犯了难:" 法官,这约 1600 平方米的厂房、近 8000 平方米的院子,短期内我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养殖场地。" 而出租方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我们经常接到附近居民的投诉,这个养殖场的味道实在是…… "
依据双方陈述,法官展开深入调查。一方面,大型养殖企业搬迁耗时费力,甚至可能导致家禽大量死亡,损失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法官实地走访发现,养殖场周围人口稠密,既有居民区,又有学校,长期环境污染令大家苦不堪言。
为了寻求一条 " 双赢 " 之路,法官积极联系属地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搭建多方沟通平台,邀请环保专家为企业量身定制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对家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联络电力部门解决其用电困难问题。同时,法官向出租方释法明理,出租方表示,只要该养殖企业符合环保生产标准,就同意长期租赁,还能适当减免租金。最终,纠纷在法官的多方协调下妥善化解。双方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原告申请撤诉。
今年以来,静海区人民法院依托人民调解员、调解组织、总对总调解平台等方式,共引导企业通过 " 非诉 " 化解纠纷 2507 件,有效防止 " 小纠纷 " 演变为 " 大诉讼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