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网 前天
闹大了!中国游客被威胁“我让你回不了中国”,泰国掀起全境清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名非法导游,一句 " 我让你回不了中国 ",掀起了泰国旅游业前所未有的风暴。

这句看似冲动的威胁,让他自己陷入舆论漩涡,也让整个泰国旅游在压力中下定决心——展开覆盖全境的黑导游整肃行动。

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泰国旅游业的隐痛,也照亮了完善的方向。

导游与游客的冲突,不只是个体失控,也牵动着整个 " 低价团 " 体系下的信任危机。

随着视频在社交媒体发酵、评论区热议如潮,一场关于 " 旅游尊严 "、" 行业底线 " 与 " 价格幻象 " 的讨论,正蔓延至整个东南亚旅游圈。

        PART.01

" 我让你回不了中国 "!

10 月 13 日,泰国旅游业再次陷入舆论风暴。脸书账号 " 泰国旅游圈( )" 发布了一段引发热议的视频,并配文痛斥:" 太可恶了!黑导游强迫游客购物,不买就不让回中国!"

视频中,一名非法外国导游手持麦克风,对车上的中国游客大声呵斥,质问他们为何不在商店消费,甚至扬言:" 我让你回不了中国!" 当有游客试图拍摄取证时,该导游立即上前威胁,并强迫他们删除视频。

据悉,该团被带往的购物店,是旅游业内知名的 " 零元团专营店 ",主要依靠游客购物抽取佣金。

涉事导游疑因游客拒绝购买商品,导致无法拿到提成,从而当场失控。业内人士透露,这类 " 零元团 " 通常以低价吸引游客入团,再以强制购物、虚假宣传等手段弥补利润。

视频曝光后,引发泰国社交媒体热议。多位泰国本地导游在评论区表达愤慨,批评该名无证外国导游严重损害泰国旅游形象,并要求政府部门严厉整顿。

部分网友留言指出,此类事件会让外国游客误以为泰国是 " 电诈与黑导的天堂 ",严重影响国家声誉。

事实上,早在 9 月 10 日,泰国导游协会就曾代表业界向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递交请愿书,敦促内阁全境打击非法外国导游与未注册旅行社。

仅一个月后,这起事件再度爆发,引发外界对监管漏洞的质疑。

目前,泰国旅游部及旅游警察局已被要求立即对全境 " 外国非导游 " 展开调查并采取惩处措施,以重建外界对泰国旅游业的信心。

根据泰国现行法律,无证旅行社最高可被判处 2 年监禁或 50 万泰铢罚款;无证导游最高可被判 1 年监禁或 10 万泰铢罚款,或两者并罚。

        PART.02

一场 " 外国黑导风波 ",照出泰国旅游的隐痛与出路

这段 " 非法导游强迫中国游客购物、威胁‘不买不让回国’ " 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

短短数小时,网络热议汹涌,有人怒斥视频中那名非法导游的嚣张行径,也有人反思这场风波背后隐藏的行业顽疾—— " 低价团的死循环 "。

在泰国旅游业中,低价团并非新鲜词。

它们以 " 极具诱惑的报价 " 吸引游客,塑造一种 " 低价高享受 " 的幻想。

然而,当价格被压得不再合理,便意味着接待方必须在别处寻找利润。

于是,购物店、回扣、强制消费便成了补偿亏损的 " 潜规则 "。

另一边,低价团的游客以为自己买到的是实惠,实则走进了 " 低价陷阱 ";

导游与旅行社觉得自己在 " 扭亏为盈 ",却也一步步掏空了行业的信任。

有人讽刺说,这场事件里的非法导游 " 凭一己之力,让整个泰国旅游圈都被迫整顿 ",这话虽带讽刺,却也道出了一个真相:违法者的嚣张,往往成为行业反思的催化剂。

视频中的男子,不可能是 " 在泰国的外国导游 ",因为泰国警察看到这个悖论词汇可直接宣布逮捕,

而就算该男子要成为合法的领队,也要有 100% 合法的 " 国际类领队证 ",还要有泰国合法导游全程陪同。

泰国法律早已明确规定,外国人不得从事导游工作。

但在现实中,部分旅行社仍铤而走险,打着 " 陪同 " 名义让外国领队带团、推销、分佣。

当利润成为唯一导向,职业伦理自然就被抛诸脑后。

而这场 " 黑导风波 " 之所以迅速升温,不只是因为导游威胁游客 " 回不了国 " 的言语恶劣,更因为它触动了 " 信任的底线 "。

在全球社交媒体高度互联的今天,一句不当言辞、一场冲突视频,就足以影响群体所代表的旅游形象。

对普通游客来说,消费体验的受伤,已经上升到对泰国旅游 " 安全感 " 的质疑。

尽管,这件事除了在泰国发生,但肇事者,与泰国关系并不大。

旅游,是服务业里最讲 " 体验与信任 " 的一环。

但当 " 价格战 " 成为市场主旋律,原本应以体验为核心的旅行,却被异化为 " 谁更便宜 " 的竞赛。

低价吸客的逻辑就像饮鸩止渴——吸引力虽强,却注定透支口碑。

游客期待的是 " 用最少的钱看最好的风景 ",而接待方则盘算着 " 用最低的成本赚回利润 "。

此类错位的心理博弈,最终把导游逼成了抱怨游客 " 你不消费我吃什么 " 的困兽,也让游客愤然反问:" 低价团就该被逼着购物吗?"

一个行业若长期依靠灰色利润维持繁荣,就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迎来崩塌的拐点。

泰国若想走出这场风波的阴影,必须直面 " 价格幻象 "。

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一次次打击,而在于重塑规则与信任。

让游客知道——低价团并不 " 划算 ",理性价格才有品质保障;

让业者明白——真正的利润来自 " 体验 ",而非 " 陷阱 ";

让明确服务标准建立起足够的震慑力,使任何铤而走险的行为都无可遁形。

未来的泰国旅游,应以 " 诚实价格 + 优质服务 " 为核心竞争力。

一个真正强大的旅游业,不是靠廉价吸引,而是靠体验留人。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言:" 没有强迫的消费,只有让人心甘情愿的感动。"

事件曝光后,不少泰国本地导游呼吁彻查非法外籍导游,并恳求政府 " 保护本地导游的饭碗 "。

他们的愤怒,是职业尊严的呐喊;他们的担忧,更是行业未来的写照。

事实上,这起丑闻不仅是一次负面事件,更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法律执行的漏洞,也照出了行业改革的迫切性。

而危机的另一面,正是机遇。

如果这次整顿能真正遏制 " 零元团 " 潜规则、提升行业标准,那么,它将成为泰国旅游业由乱到治、由量到质的转折点。

泰国的旅游业不缺魅力,缺的是规则的尊严与市场的理性。

这场风波提醒所有从业者:在海外,旅游界人员代表企业,也代表整体行业形象。

每一次带团、每一句话、每一个视频,都可能成为 " 泰国旅游 " 的代言。

只有让合法、尊重、诚信与安全,成为行业的共同底色,

泰国的笑容,才能再次成为世界旅人最信任的名片。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泰国 中国游客 东南亚 虚假宣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