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过完了。
魂 ~ 还在川西南。
国庆期间,当瑞士堵卡丁车,印尼火山堵人,挪威小岛被中国人承包时,我们去了一个小众里,还要更小众的地方。
不是大热的川西,往南移一点儿,她叫洪雅。
不管是藏在深山中的「小柬埔寨」古村,还是与雅安之间的 " 雅女 " 之争,抑或是那座被称为 " 上帝餐桌 " 的亚洲第一大平顶桌山——瓦屋山。
都没能让洪雅,被更多人发现。
却始终,作为成都人周末休闲的心头宝。
「想要身体好,常往洪雅跑」。
| 4 月份的光明寺。图 by 小红书博主 @白白的馒头
两个月前我们去成都出差,周五结束行程时大堵车。
成都的小伙伴说,大家正在从里往外走,去过周末呢。
这也是第一次,我们知道洪雅的名字。
离成都 128 公里,夹在乐山和雅安之间,与这两比起来,隶属于眉山的洪雅实在是太过于低调。
往往越低调,值得挖掘的惊喜,越多。
在洪雅待的两天里,我们走了一条休闲线。
第一天上午在光明寺品茶看雨,下午到雅女湖划皮划艇。
| 雅女湖 坐皮划艇
第二天去走走瓦屋山,再回到洪雅市区,吃一口不同于乐山和成都的「洪雅味」。
什么摆摊 30 年的手搓冰粉,回成都还想了好几天的罗记旺子饭,还有那用骨汤熬、中药打底的养生麻辣烫。
以及一顿寺庙斋饭。
| 光明寺斋饭,15 元 / 人,可续。真的好香,我哐哐炫了 2 碗。
依依不舍离开洪雅回到成都时,
当我们说起,洪雅够雅,还被成都朋友开玩笑,千万别当着雅安人的面说啊。
两兄弟曾经为了争 " 雅女 ",争得不可开交。
同属青衣江,一衣带水,雅安在上游," 三雅 " 之说流传已久," 雅雨、雅鱼、雅女 " 早已刻入这座城市的肌理。
雅安人引以为傲的,是四季氤氲的雅雨,滋养出了内敛幽雅的女子。
而洪雅人也有自己的坚持。
瓦屋山有传说,女娲曾在此定居,生下的女儿雅妹承继了山水灵气,成了 " 雅女 " 的源头。
古歌谣里唱——
「一根扁担闪悠悠,挑担白米赶雅州;雅州爱我好白米,我爱雅州好丫头。」
| 洪雅槽渔滩。图 by 小红书博主 @豆豆✨
前有雅安三雅,后出洪雅十雅。
从雅女、雅鱼、雅连、雅笋、雅茶,到雅杉、雅石、雅纸、雅牛、雅猪,
归根究底,还是在于一个 " 雅 " 字。
其实,不论雅安的雅,还是洪雅的雅,
都离不开一条江河,孕育两城和两岸青山的,生命之雅。
| 洪雅槽渔滩。图 by 小红书博主 @豆豆✨
姑且放下 " 雅女 " 之争,我们来聊聊,川西南这座小城的雅。
洪雅的,雅。
青衣江上
现实版蜀山,居然在这
要搞清楚向来追求巴适的成都人,为什么爱上这里过周末。
得先从洪雅的外貌说起。
光论纯粹的山水好风光,差了点韵味,而洪雅在老天赏饭吃的基础上,酝酿出了自己的味道。
| 洪雅朴那雅度假区旁边的树林。图 by 小红书博主 @白白的馒头
在这巴蜀好山水里,透着一半雅,一半仙。
这里有条江,名为青衣江。
戏曲里的青衣,都是既有个性亦有韧性的女子,一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武家坡》中的王宝钏。
还有《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和《霸王别姬》里的虞美人。
俯瞰青衣江,蜿蜒过群山,流水如刀刃,劈开了山峦。
也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字,一条古老、温婉又坚韧的江河,划开了古老的文明。
| 洪雅柳江古镇
约 5000 年以前,有一个被后人称作 " 蜀山氏 " 的羌族部落,从瓦屋山来到了青
衣江河谷。
" 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 他们是最早的蚕丛氏。
女子手巧,养蚕,织出青色衣。
现在的四川人还有多少会织青衣不知道,但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祖宗的喜好,并将其在麻将桌上展露一二。
每每到 " 青一色 ",总让人心旷神怡。
公元 816 年,扎根在青衣江畔的羌族人,成立了一个国家。
青衣羌国。
青衣江由此得名。
发源于夹金山,四水合流,青衣江过雅安,再到洪雅,最终在乐山巨佛脚下,归入岷江。
如此说来,与青衣江羁绊最深的,上有雅安,下便是洪雅。
沿着青衣江的堤岸漫步,是读懂洪雅的第一步。
下游江水不似大江那般汹涌,本地人的性子也就这样,如江水慢悠悠地淌过岁月。
岸边的老榕树,垂满气根,好似时光织就帘子,遮住了夏日的骄阳,也藏住了老人们的闲谈。
" 咱洪雅的姑娘啊,那是瓦屋山水养出来的,灵秀又聪慧!"
有大雅之范。
而却望远山,光是一座瓦屋山,就撑起了洪雅的另一面,仙儿。
不像其他名山那般险峻,反倒带着几分 " 平和 "。
山顶平坦如桌,远远望去,像是被天工削过一般,故而得名 " 瓦屋山 ",被誉为 " 中国桌山 ",也是亚洲最大的桌山。
人们给了它很有趣的形容——上帝的餐桌。
它的古称,更能挑动修仙人的神经,蜀山。
是的,那个在仙侠宇宙里,修仙人的精神老家蜀山,居然还藏了个现实版。
无缝而立,四壁陡峭、顶面平展如桌。
唐宋时,蜀山与峨眉山并称 " 蜀中二绝 "。
放仙侠的语境里,这儿是绝佳的 " 人间修仙台 "。
所以有了太上老君在此飞升,张道陵瓦屋山传道创教,以及张三丰来此创 " 屋山派 " 的传说。
"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这是苏东坡眼中的瓦屋与峨眉。
英国著名园艺学家、植物学家 E.H. 威尔逊,1908 年登瓦屋山,将其誉为 " 云霭之上一个巨大的诺亚方舟 "。
▲瓦屋山冬日雪景。
瓦屋山一年四季都是景,冬季冰雪覆盖,最动人。
如果说上山是修仙,那么下山则隐世。
隐秘在瓦屋山的群山之中,有个湖泊,平面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与瓦屋山。
它叫雅女湖。
我们到雅女湖的那天,天气不好,云瘫在了山腰。
四川人游雅女湖的方式,是划艇。
哪怕阴雨绵绵,也得去湖中游上一圈。
划皮划艇还挺考验两人的默契,以及掌舵人的方向感。
微小的风雨掀不翻浆板,我们稳步地,一点点想着前方的山靠近。
凡人要修仙,得先笨拙地走好当下路。
1400 多年小城
从小柬埔寨,到田园古刹
45.3 米长的卧佛、仿建 108 座名塔的千塔佛国、明清石刻及观音寺,静默在青衣江畔。
多少人还记得这个 " 川版吴哥窟 "" 川西南小柬埔寨 " 呢。
| 洪雅槽渔滩。图 by 小红书博主 @豆豆✨
这里是洪雅最老牌的网红——槽渔滩。
早在 1995 年,槽渔滩就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度游人如织,周边宾馆一房难求。
哪怕是交通不便,也引得人们千里迢迢,得来看一看这奇特的山水人文的奇妙融合。
清康熙年间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如正殿、启贤堂、瑞莲亭等等,见证了槽渔滩的沧桑变迁。
这是一组典型的,相对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
好景不长,游客减少后,景区最终关闭、废弃。
| 洪雅槽渔滩。图 by 小红书博主 @豆豆✨
没有了人和膨胀的欲望。
古老的桫椤树群,影映着碧绿的水面。
岛上的酒店据说连门窗都没了,而被藤曼杂草寄生的千塔佛国、寺庙,依旧挺立在一江两岸。
如今再去,荒凉之中,多了些神秘,佛塔与树影相伴,江水向东去。
| 洪雅槽渔滩。图 by 小红书博主 @豆豆✨
来到这里,不管是怀旧,还是访古。
拍拍照,看看江,凝望着对岸的佛塔,也就够了。
下一站,光明寺。
若想在洪雅寻一份禅意,藏在柳江古镇之东的光明寺,不要错过。
从柳江古镇步行半小时,便能抵达。
一路往上,路过村民家的院子,几乎每个院子都种了美丽的鲜花,
花朵们在风吹雨打中反而更耀眼。
继续往前,路过一片花墙,看到 " 光明新村 " 的牌匾,也就意味着来到了光明寺。
雅女湖的雨,下到了光明寺。
寺庙被群山的云雾缭绕,远远看去有点神秘色彩。
这座占地百亩的禅林坐东向西,背靠大峨眉山,与古镇隔江相望,气势磅礴却低调小众。
虽自 2010 年起重建仍在持续,但其晋代便有僧众结庐的渊源,与唐代洪雅籍高僧悟达国师的关联,让每一片瓦都透着历史的厚重。
寺院特意采用盛唐建筑风格,翘角舒展如翼,象征着人心的自在与自信,行走其间,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风骨。
不同于寻常寺庙的清寂,光明寺最动人的是 " 农禅并重 " 的鲜活。
僧人在寺内开辟田地,种茶植蔬,将禅意融入耕耘。
清晨可随僧人采茶,指尖沾着露水与茶香;午后在禅堂听经,窗外传来锄头翻土的轻响,恰应了 "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的古训。
站在寺内高处远眺,柳江古镇的青瓦连绵与青衣江的波光粼粼相映,禅意与烟火在此完美交融,难怪被人称为 " 唐风与农耕的完美碰撞 "。
30 亩左右的田地,将寺庙环绕
春时有灿烂的油菜花,秋时有金黄的水稻,修行悟道和农耕就这样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丰收节时期,稻谷刚收割好放在走廊晾晒。
秋天来,大概能吃上今年的美味新米。
大殿前稻田两侧的亭子,可以坐下喝茶。
烟雨朦胧下来喝一茶看一会雨,更显禅意。
对了,光明寺的斋饭,11:30 分左右开放。
不赶时间,就留下吃饭吧。
在森系小城里
吃到翻肚皮再回家
两年前,我们写过眉山,称这里是" 川厨第一城 "。
▲眉山美食。图 by" 四川文旅厅 "
所谓,天下川菜,味在眉山。
这个大宋第一美食家、中国第一个吃生蚝男人的家乡,不仅是 " 中国川厨之乡 ",亦是 " 中国泡菜之乡 "。
可眉山,又不只有东坡先生的菜单。
还有相对小众的 " 洪雅味 "。
洪雅人的早餐,少不了一份碗碗羊肉。
| 洪雅羊肉汤。图 by 洪雅文旅
当天现宰的羊肉经过炖煮熬汤,汤色发白,用洪雅人的话来赞:简直不摆了。
因为洪雅喜欢种藤椒。
所以藤椒鲜麻,是洪雅许多美食里的一道亮点。
好比,藤椒鸭。
柳江独有,以清香椒麻为主,色泽红亮,口感是清爽、微麻。
但吃起来,味道又非常霸道,很是过瘾。
还有一道,藤椒雅鱼。
鲜活的瓦屋山冷水雅鱼,洗净,去骨,去鱼头和鱼尾。
鱼肉均匀片开,调味后,入锅,反复翻炒。
随后加入骨头汤,小火慢煮。
再次起锅烧油,撒上青红辣椒圈,炒香后,淋到鱼片上。
最后淋上洪雅本地藤椒油,放入大葱丝,撒上芝麻粒。
鲜、香、麻、辣,色香味俱全。
在洪雅吃钵钵鸡,也会多了一份来自洪雅的藤椒味,巴适惨了。
| 洪雅钵钵鸡。图 by 洪雅文旅
提起 " 卡 " 饼,洪雅人会眉飞色舞。
这份小吃,藏在洪雅的大街小巷,属于本地走不出记忆的家乡味。
而江志忠辣牛肉,却是走出了洪雅,顶顶有名。
这个诞生于坊间的传统美味,制作历史悠久。
比起藤椒五香味,我们更爱藤椒麻辣味。
——
虽然小长假结束了。
但四川正迎来最美的秋天。
瓦屋山彩林观赏季,在 10 月中下旬到 11 月中上旬。
从 10 月 9 日开始,到 11 月 30 日,免门票。
早先,我们也写过一期川西的秋天。
要参考路线的朋友,直接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