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梅梅 来 源 | IT 桔子
图 片 | 豆包 AI 生成
2025 年,具身智能成为众多创业者和资本激烈角逐的关键之年。
IT 桔子发现,这波具身智能创业团队中,有不少都有 " 小米前高管 " 的身影——
在众多大厂中,小米属于既有互联网 /AI 基因又有硬件基因的科技巨头代表,这几年从小米出来的创业者凭借着对 AI 交互技术的理解和智能硬件供应链的实践经验,在这场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的重点关注对象。
可以说,具身智能浪潮大爆发后,已有部分小米系创业者先吃到了一波资本红利!
本文将详细盘点那些在 2025 年获得资本青睐的小米系创业者及其项目。
图源:IT 桔子
一、多个小米前高管,这两年下场创业做智能机器人
1. MIUI 前高管创立小雨智造,今年获得数亿元融资
据公开资料,小雨智造创始人乔忠良是小米初创成员,曾经担任 MIUI 研发负责人,负责 MIUI 9 到 MIUI12 等产品,2023 年 1 月从小米离职并创业。
小雨智造联合创始人王文林曾担任小米软件系统平台部总经理,主导 " 小米大脑 " 和 IoT 系统开发。
小雨智造专注于打造 " 一脑多形 " 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主要聚焦于工业生产、制造业领域。近期小雨智造与全球焊接巨头松下联合推出智能焊接机器人,并完成常态化试运营。
2025 年 7 月,小雨智造获得 A+ 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人民币,投资方为滴滴出行和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此前,该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黎万强、中关村发展集团等。
2. 原小米机器人技术大佬创办灵足时代,除融资外拿下超亿元订单
王勃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拥有超 10 年关节电机系统开发经验,曾任小米机器人关节团队总负责人、小米机器人关节总架构师,荣获小米集团年度技术大奖。
2023 年 11 月,王勃和邵元欣一起创办了灵足时代。
2025 年 9 月,灵足时代获得 Pre-A+ 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为弘晖基金。今年更早之前,还获得了 Pre-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种子基金、兴牛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灵足时代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研发,核心技术包括自研的 POMA 架构,通过严格的压力测试确保关节模组的可靠性,其目标是让更多工程师能够参与机器人 DIY。
图源:淘宝平台
据称,2025 年灵足时代公司出货量迎来大幅增长,预计全年交付订单量将达到数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且近期已获得近千万人民币的出海订单。
3. 小米自动驾驶前高管创办阿米奥机器人,今年拿钱过亿元
刘方早期是谷歌中国搜索业务部门的一名工程师,后进入小米,也是小米最早期的一批员工之一,曾担任过小米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2024 年底他从小米离开创业,离职前的 title 是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
刘方创立的阿米奥机器人成立一年内就获得了 3 轮融资:
2025 年 3 月阿米奥机器人完成亿元级种子轮融资,由安克创新领投,智谱 Z 基金、险峰长青跟投;
同年 6 月获数千万元种子 +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欣旺达。
国庆前,阿米奥获得中金资本、华建函数注资。
阿米奥机器人的首款产品为轮式双臂机器人 AmigosBot,具备 14 个自由度、± 1mm 操作精度和 5kg 负载能力,适应 3C 及汽车电子零配件作业。公司已与华南智能硬件制造企业迪比科能源达成深度合作,为其东南亚和美洲工厂提供柔性产线解决方案。
图源:阿米奥机器人微信公众号资料图
阿米奥机器人专注于规模化商业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现阶段以 3C 领域的柔性生产为切入点,重点突破抓取、搬运、装配等环节,未来计划扩展至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
4. 专注导盲机器人研发的阿卡西机器人,已被奇绩创坛锁定
李永曾是商汤超早期员工,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曾是知境 AR 创始人,后加入小米机器人担任核心骨干。2024 年 9 月,李永再次创业。
2025 年 2 月,阿卡西机器人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内知名的一线早期投资机构 " 奇绩创坛 "。 这笔融资金额未对外透露。
2025 年 7 月 16 日阿卡西机器人申请了一项专利,名为 " 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导盲机器人系统 ",基于该技术开发的导盲机器人,旨在帮助视障患者实现出行自由。此外,公司还有 4 条商标信息,均处于注册申请中状态。
图源:深圳湾微信公众号资料图
目前公司的发展还非常早期,虽然有初始天使投资,但刚进入产品研发与市场探索阶段。目前公开信息以工商与知识产权数据为主,产品落地与客户合作等商业进展尚未披露。
不过,导盲机器人系统是一个非常差异化的细分方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过类似产品。
二、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的创业融资不停歇
1. 专注可穿戴智能眼镜的李未可,今年拿下合肥国资投资
茹忆曾担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终端负责人,还曾任天猫精灵的产品总经理、小米电视合伙人,在智能硬件领域经验丰富。
2021 年茹忆创立智能眼镜公司李未可,并在 2022 到 2024 年间,每年都有一轮新的融资进账,资方包括字节跳动、光舟半导体、国中资本等。
2025 年 4 月,李未可宣布获得战略投资,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为合肥滨湖金投、米奥兰特,云岫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李未可布局 XR(扩展现实)赛道,2025 年李未可科技举办年度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三款 AI 智能眼镜,分别是 LAWK City 系列、LAWK View 旅拍版(支持 20 种语言拍照翻译)和一体式 AI+AR 眼镜 S3。
李未可科技联合米奥兰特国际会展,瞄准跨境商务场景,加速 AI 眼镜在垂直场景应用落地。此外,公司还与博士眼镜达成战略合作,AI 智能眼镜 City 正式进驻其全国 30 家线下门店。
2. 专注 AI 可穿戴硬件的光帆科技,又融了近亿元
工龄 14 年的小米初创团队成员董红光,曾担任小米 OS、小米汽车 OS 生态等业务负责人,于 2024 年 10 月离开小米创业,创办了北京光帆科技有限公司。
2025 年 5 月,光帆科技获得 Pre-A 轮融资,融资金额近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韶音科技、同歌创投、清辉投资、英诺天使基金、柏睿资本等多家机构。三个月前,其刚获得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根据报道,光帆科技的创业方向是致力于在 AI 硬件窗口期,构建面向下一代人机交互的 AI 可穿戴硬件及通用 AI Agent。
其核心判断是未来五年内,可穿戴 AI 硬件将快速从 " 专用功能 " 转向 " 通用智能 ",但现有软件体系无法支持多模态交互和 AI 时代下的动态资源调度。
3. 从小米员工到创办小米生态链企业,格物科技专注智能家居
格物科技创始人范典,仅有小米初创员工的标签,其他履历不详。公开资料显示,他于 2022 年辞职创业,创办了创新物联网科技公司 " 格物科技 "。
2025 年 3 月,格物科技获得 Pre-A 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为一家专注智能消费投资的 VC 机构天际资本 FutureX Capital。此前,公司在 2024 年获得天使轮融资,在 2023 年获了来自小米科技等投资方的支持。
2025 年 5 月 30 日,中山格物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开业暨入驻仪式在翠亨国际科创中心举行,公司将结合中山的本土家装产业链优势,发力全屋智能赛道。
格物科技通过将智能硬件与软件服务融合,提供家庭物联网产品及服务,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一员,主要为小米研发设计制造智能家居产品,比如小米智能开关,可与灯光联动实现智能控制,小米商城官方售价 69 元起;小米人在传感器 Pro,可实时追踪人体位置,小米商城官方售价 379 元。
图源:格物科技微信公众号资料图
公司计划 2025 年冲击亿元营收,并将继续加大在 AI 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领域的投入。
还想看哪个大厂出身的创业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们这个系列选题还会持续更新,觉得不错,可以关注 / 星标 IT 桔子账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