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全省推行 " 中小学春秋假 " 引发热议。有人期待带娃错峰出游,也有人发愁 " 娃放假、我上班 " 的看护难题。春秋假怎么放?为何推行?又该如何落地?
什么是春秋假?
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中小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
早在上世纪,农村中小学就有 " 农忙假 ",让孩子帮家里春种秋收。2004 年,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实施春秋假,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的城市之一。今年以来,中央多部门发文鼓励 "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春秋假 ",多地随之推进。
图源:视觉中国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表示,春秋假推行遵循 " 因地制宜、弹性安排 " 原则,不搞 " 一刀切 "。各地方案各有亮点,以浙江省为例:
宁波推行春秋假各 3 天,春假衔接 " 五一 ",秋假在 11 月 12 日至 14 日,轻松凑出 " 小长假 ";
嘉兴南湖区推行秋假 3 天(11 月 12 日至 14 日),连周末形成 5 天假期;
丽水推行春假 2 至 3 天衔接 " 五一 ",秋假 3 天定于 11 月,初三年级不安排春假;
金华多地推行秋假集中于 11 月中下旬,与周末相连,方便家庭错峰出行、参与实践活动……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强调,春秋假并非简单延长假期,而是通过 " 教学总时长不变、结构调整 ",为学生提供阶段性放松与实践机会。
有了寒暑假,为何还要春秋假?
一让孩子 " 松口气 "。
" 孩子连续上课易疲劳,效率反而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冠军认为,将学年拆分为 " 四季假期 ",契合教育规律,能让孩子走出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中实践所学。杭州春蕾中学教师陈丹怡举例:" 语文新闻单元设有采访作业,春秋假里孩子能真实走进社会,比课堂模拟收获更多。"
二给亲子陪伴 " 腾时间 "。
" 放春秋假的时候不冷不热,出门玩特别舒服。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带我出门旅行。" 浙江省杭州蒋筑英学校学生纪一凡的话,说出了很多家庭的心声。春秋季气候宜人,家长带娃出门可以避开旅游高峰,亲子陪伴的质量 " 升级 "。
图源:视觉中国
三给社会 " 添活力 "。
春秋假能分流寒暑假旅游压力,激发家庭错峰出游需求,带动餐饮、住宿、文旅消费。今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9 月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都明确提出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为服务消费 " 添活力 "。
这些难题待解
春秋假的初衷虽好,却让一些家长喜忧参半。
有支持声:这假期太 " 香 " 了!孩子学习状态变好。
不少家长表示,希望学校能配套丰富的研学课程,让假期 " 玩得有意义 ",而不是 " 在家躺平 "。
也有担忧声:家长要上班,孩子谁来管?
图源:视觉中国
" 最大的问题是‘家长没假’ "" 政策鼓励,企业层面执行起来很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初级中学家长傅女士的话,戳中了无数家庭的痛点。
杭州市某初中教师也透露,班级近三分之一家长因请假难选择托管,多数学生难有出游机会。此外,城乡研学与托管资源不均、假期前后教学衔接等问题,也需在政策落地中直面。
"20 多年前与现在的城市化程度不同,山区与城区发展也有差异,政策制定和推行需考虑具体条件,实事求是。" 孔永国表示,春秋假的推行并非一蹴而就,将持续倾听意见、完善调整,让假期真正发挥价值。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应凰
审 校丨天明
来 源丨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