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望财讯 前天
770亿市值一夜蒸发!小米SU7事故再掀安全性质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图源 AI 生成)

大望财讯 / 文

四川成都的一场车祸,再次将小米汽车推至风口浪尖。

根据流传出的视频可见,一辆疑似小米 SU7 Ultra 的车辆发生碰撞后,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几名路人试图援救却未能打开车门,最终驾驶员不幸遇难。

作为小米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代表,SU7 系列自发布以来便承载着市场对其技术与安全性的极高期待,而这,已经是半年内,小米 SU7 第二起引发广泛关注的致命事故。

目前,小米官方暂未回应,但资本市场却率先迅速反应。

10 月 13 日港股开盘后,小米集团股价直线下探,盘中一度跌近 9%,最终收盘下跌 5.71%,单日市值蒸发约 770 亿港元。截至 10 月 14 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再次跌至 48.62 港元 / 股,两天内市值蒸发近 900 亿港元。

小米 SU7 碰撞起火后司机遇难

10 月 13 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 SU7 的严重交通事故。

多名目击者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一辆小米 SU7 在等红绿灯时疑似发生异常,驾驶员情绪激动大声吼叫,起步后车辆突然摇摆失控,首次失控时车辆被电控拉回,但车速仍未下降,随后超速失控,先与绿化带发生碰撞,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

网络流传视频显示,车辆碰撞后发生起火自燃,参与救援的市民回忆称,他和其他路人发现驾驶位有人员被困,车门无论如何都无法打开。刚把玻璃砸了电池就爆燃了。

" 消防员 10 分钟左右到的,灭火,用切割机切开车门,司机已经死亡。车祸和司机超速驾驶,车祸追尾有关,和车子无关"。有网友说。

凌晨 3 时 42 分,成都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先用高压水枪压制火势,随后动用破拆工具切割变形的车身。现场照片显示,事故车辆已被完全焚毁,仅剩焦黑的车架,周边路面散落着车身碎片和灭火器残骸。

事故发生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于当日下午 3 时发布警情通报,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邓某某(男,31 岁)驾驶川 AC9 号小型轿车,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进入天府大道南段后,与前方同向由李某驾驶的川 AA3 号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大河报报道,由于事发时间是凌晨三点,小米汽车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时段没有工作人员值班,他们未接到相关求助或报案电话。截至发稿前,小米官方未对该事件以及网友关心的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起火等问题进行回应。

根据网传照片,事故车辆车前盖搭配的是售价 4.2 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该前盖为小米 SU7 Ultra 的选装,根据当前小米 SU7 Ultra 的售价以及选装配置,事故车辆总价至少 57.99 万元。

10 月 14 日,大望财讯在社交平台上发现,该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小米公司与雷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有网友集中于司机醉驾本身,强调 " 果然酒驾,而且按路人描述可能是醉驾 "" 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 违法超速还酒后驾车 "。

也有网友更关心 " 车门打不开 " 的问题,询问 " 车门为什么打不开 ",强调 " 所有车必须设置金属机械开门 ",还有人分析 " 消防队都用切割机了,那只能是门框变形被卡死了 "。

安全争议不断

召回与事故频发

今年以来,小米汽车的安全争议从未间断。

1 月 30 日,有用户线上反馈所驾驶的小米 SU7 在乡村公路行驶时悬架受损,发生事故,引发小米汽车 " 断轴 " 的传言。2 月 9 日小米汽车回应称,事故系车辆时速 70 公里远超 20 公里限速、冲击坑洼路面导致,驾驶员拒绝酒精检测并放弃索赔,非质量问题。

3 月 29 日,一辆开启 NOA 辅助驾驶的 SU7 标准版在安徽铜陵高速上以 116 公里时速碰撞隔离带水泥桩,造成 3 名女性当场死亡,车辆起火燃烧。

这场事故让小米汽车和雷军陷入至暗时刻,一时间质疑如同潮水般涌来,小米汽车的安全性能遭遇深度拷问,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迎来了集中爆发。

小米 4 月 1 日回应称,AEB 系统不响应锥桶等障碍物,起火系撞击导致,但因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确认车门能否打开。此外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还表示,车辆配备了机械应急拉手,理论上断电时仍可手动开启车门。

不过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小米 SU7 标准版车主称,小米 SU7 车门内都应急机械拉手,可在断电状态下紧急打开车门,但应急机械锁拉手于车内,需要乘员保持状态清醒和具有一定行动能力才能顺利使用,对于车外救援人员来说,打开车门仍主要依赖传统的砸窗或拉动配有机械开门机构的方式。

彼时雷军虽表态" 直面质疑 ",承诺代表小米承诺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不回避任何责任,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但针对紧急情况下如何开车门的问题,如今来看,似乎并未妥善解决。

截至 4 月 1 日港股收盘,小米市值蒸发 800 亿港元,跌幅达 5.59%,创下 2025 年单日最大跌幅

小米汽车 10 月 1 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小米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4 万辆大关,创下品牌历史新高。

然而,2025 年内小米汽车在因软件与智驾功能缺陷所进行的两轮大规模召回,警示着小米汽车的长期发展。

2025 年 1 月 24 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召回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11 月 26 日期间生产的部分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 30,931 辆。

据监管公告,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进而影响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能力。

2025 年 9 月 19 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通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启动了更大范围的召回。此次涉及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5 年 8 月 30 日期间生产的部分 SU7 标准版,共计 116,887 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 L2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小米汽车累计召回总量已达近 14.8 万辆,且两次召回均指向其作为卖点的智能化功能——从智能泊车到高速领航辅助。

如何在维持销量增速的同时,提升智驾安全底线,已成为小米汽车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股价一日跌近 6%

市值蒸发 770 亿

或受小米 SU7 再次涉及严重交通事故的影响,小米集团港股当日股价一度暴跌 8%,截至 10 月 13 日收盘,小米股价下跌 5.71%,相较前一个交易日市值蒸发约 770 亿港元。这不仅反映出投资者对小米汽车的担忧,还暴露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敏感。

三年造车、销量破纪录、每款车型都火爆,这些传奇将小米汽车捧到一个几乎神化的高位,同时也让人们对小米汽车有着诸多期望,一旦暴露任何缺陷,都会引发市场的巨大关注。

不久前,雷军也提到了这一点。

关于小米在市场上的各种声音,雷军表示,自己曾经 " 非常内耗 ":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和攻击," 不少人对小米真的不了解,他们对我们有很多固有偏见,会说很多让人生气的言论,比如说小米是组装厂、没技术、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

在事故发生前一天,10 月 12 日雷军还在社交媒体发布小米汽车的相关测试动态,称 " 测试车队来到了盘龙古道,海拔 3500 多米,连续急弯的山路…… "。但仅间隔 11 个小时后,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即发生一起涉及小米汽车的严重交通事故。

大望财讯查询发现,目前不少人在雷军相关帖子下留言" 雷总,快快调查 ",呼吁企业官方尽快说明情况。

小米汽车用三年时间跑出行业惊叹的 " 加速度 ",却在安全这条最基本的跑道上屡遭质疑。是偶然的个案,还是系统性的隐患?

真相有待调查,但信任的裂缝一旦产生,修补远比摧毁更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米汽车能否真正履行安全责任,或许才是决定其在行业竞争中地位的立足之本。

大望财讯  

微信号 :DW-news

新浪微博 :@大望财讯

微信联系方式 :Jinc0925

WANG QI HUI GU

往期回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事故 成都 车祸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