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张林霞
自去年初起,宣布退出地产开发业务或整体剥离地产业务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颇具实力的国有及中央企业。
近日,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香港中旅发布公告,宣布计划剥离旅游地产业务,补偿方案定为实物分派。
香港中旅给出的理由是该业务持续表现欠佳,未来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因素。
2024 年年报数据显示,香港中旅的营收为 46.27 亿港元,同比增长 3%,股东应占利润为 1.06 亿港元,同比减少 56%。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香港中旅营收 19.74 亿港元,同比减少 8%,股东应占利润为负的 0.87 亿港元。
明显的盈利亏损,香港中旅给出的原因是,因为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下降。也就是投资的旅游地产业务,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货值损失,导致贡献了财报亏损。
具体来看,公司将以实物分派的方式,对旅游地产业务进行拆分并完成私有化,最终将该业务移交至控股股东手中。
此后,旅游地产业务与香港中旅将不再存在任何附属关联。这一操作方式,与此前大悦城控股所采用的手法十分相似,二者均通过部分私有化结合投资者补偿的形式,实现特定业务退出市场的目标。
香港中旅的母公司——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香港中旅自身也投资运营了约 60 家国内外景区度假区,1 个多月前,该公司才因收购万科的冰雪业务而广受关注。
香港中旅成立于 1992 年 7 月,同年 11 月在香港实现挂牌上市,作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旅游投资与运营业务的核心旗舰,其主营业务涵盖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的投资运营、旅行证件及配套业务、酒店业务、客运业务等多个领域。
截至 2025 年 8 月,该公司已累计投资运营国内外景区度假区约 60 家,其中包含 17 家 5A 级景区与 21 家 4A 级景区,在文旅全产业链布局运作、超级 IP 开发打造以及综合运营管理方面,具备国内领先的实力。
香港中旅表示,实施此次重大战略重组是为了股东能够变现于公司的投资,并减少旅游地产业务的投资风险,同时让公司能专注发展保留业务。
该公司明确表示,物业开发业务属于资本密集型领域,天然带有周期性风险,而其旅游地产业务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六个月期间,业绩始终处于不佳状态。
不仅如此,旅游景区业务本就具备的较高利润率,还被当前旅游地产业务的低利润率所拉低,这一情况直接导致投资者难以对旅游景区业务进行单独估值。
截至今年 6 月末,香港中旅的旅游地产业务运营主体主要包括港中旅 ( 珠海 ) 海泉湾有限公司、中旅 ( 咸阳 ) 海泉湾有限公司、港中旅 ( 安吉 ) 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中旅 ( 深圳 ) 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中旅海泉湾风景 ( 成都 ) 置业有限公司。
其核心项目共 5 个,具体涵盖:珠海市的珠海海泉湾(集综合度假酒店与住宅于一体的综合体)、咸阳海泉湾度假区项目、浙江省安吉县的安吉度假村项目、深圳市的商业综合体,还有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土地储备。
据估算,此次建议的分派事项或将使香港中旅产生约 1.6 亿港元的亏损。不过该公司指出,待建议分派完成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同时核心业务也能获得更多资源支持与倾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