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方 正
" 小柔美弱 "
" 想到我赫哥的小柔美弱!"
……
当秦昊老师超高情商蹦出一句 " 问啥都是度小满就行了 ",当《快乐趣吹风》首期默契游戏被 " 小柔美弱 " 的弹幕疯狂刷屏,犀牛君突然意识到,内娱爱看这种明星耍宝式真人秀的观众数量似乎被低估了。
名词解释:" 小柔美弱 ",典出《五哈》第四季第八期,当期王征宇导演团队自创难度颇高的默契游戏,岂料 " 天才 " 陈赫独创万题皆可按小、柔、美、弱标准作答的超神逻辑反向拿捏导演组,史称 " 五哈考公特训班 " 的国综名场面自此封神!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近些年来,各家长视频平台好像都在疯狂开发类似《五哈》这种 " 明星打打闹闹的好笑综艺 ",而今年的情况尤甚。
已播综艺方面,今年《五哈 5》《麻花特开心 2》《奔跑吧 9》均已接力播映完毕,而成功操刀过《现在就出发》的腾讯视频野草工作室 & 大千影业全新企划的《地球超新鲜》也已于上个月高热收官,再到近期优酷接档推出了让观众笑到 " 抽风 " 的《快乐趣吹风》。
待播综艺里的类似项目就更多了,此前秋招会优酷片单里有主打 " 发疯治愈群像 " 的《未知的好地方》和提出 " 人设互殴 " 新概念的《哈哈不哈哈》、爱奇艺片单里号称要组 " 生抽男团 " 的《宇宙闪烁请注意》和 " 经典综 N 代游综 "《五哈 6》好像也都是异曲同工的 " 同款产品 "。
这种一群熟脸明星吃在一起、闹在一起、玩在一起的真人秀究竟是 " 一道敷衍的预制菜 " 还是 " 当代牛马必备的解压神器 "?这篇犀牛君将详细拆解一番。
最 " 预制菜 " 的综艺模式之一?
看着很好做,做好不容易。
以上这句话,就是犀牛君对这类综艺项目的客观看法。有没有发现,这些明星耍宝式的综艺经常处在 " 好 " 和 " 烂 " 的量子态纠缠状态里,以至于观众评价也时常忽高忽低。
不妨咱们先厘清下 " 是什么 " 的问题。
何为明星打打闹闹的耍宝式 " 疯综 "?
其共性往往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星阵容干脆就是核心卖点。
先要找到品牌主看一眼就能心动的定海神针式老大哥,如秦昊之于《快乐趣吹风》、沈腾之于《现在就出发》、孙红雷之于《地球超新鲜》;再是必须得新面孔混搭老司机,大张伟、徐志胜、陈赫这样的熟脸乐子人当然不可少,但颇具综艺咖培养潜力的田嘉瑞、颜人中、李乃文、王玉雯更是节目力捧的流量宠儿。
第二,重互动、轻剧本、齐造梗。
明星打打闹闹的真人秀,重点是 " 好笑 "、是 " 有梗 ",所以这些节目不需要太复杂的拍摄场景,不需要太高深的剧本故事,只需要大家在一起闹闹腾腾把节目氛围搞好,再一起制造点 " 爆梗 "、" 名场面 " 便于爆点卡段在短视频平台二次传播就好。
基于以上分析,很容易理解为何大家总觉得这些综艺有股 " 预制菜 " 味道。一来,这些综艺老给观众一种把重量级明星请到位剩下游戏企划啥的胡搞一通就算了的感觉。二来,节目的群像特质致使陈赫、李晨这种观众看脸看吐了的熟脸综艺咖大量出现,也总给观众一种这些节目过分 " 同质化 " 的观看错觉。
但这里犀牛君想说的是,这类明星打打闹闹的综艺越是像 " 预制菜 ",反倒做好的话越有可能 " 矮子里面拔将军 " 地异军突起。
就拿《快乐趣吹风》来说,尽管其满足当代牛马想发疯心理需求的 " 抽风男团 " 概念并不十分出彩,但无论是让秦昊徐志胜首尝耍宝式真人秀、令颜人中田嘉瑞发挥综艺才能的神仙选角,还是第一期首创 80 件行李限额 " 整顿 " 旅综赛道的天才创意,再加上节目整体的 " 爆笑指数 " 基本达标,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部及格线朝上的真人秀作品。
还有腾讯视频的《地球超新鲜》,最近该节目的豆瓣开分新鲜出炉,8.2 的豆瓣评分足以证明这档 " 综一代 " 新节目很难得受到了相当数量观众的热烈追捧,而节目热播成功抬咖李乃文、王玉雯等艺人助其影综两栖发展的捧人功效,也昭示了明星耍宝式真人秀也并非很多人口中说得 " 一无是处 "。
亦是商业回报最高的模式之一
聊完 " 是什么 ",再谈谈 " 为什么 "。
为什么长视频都在开发这种 " 同款项目 "?
那当然是因为商业化体量。
明星即流量,流量即生意,仍是综艺界亘古不变的赚钱法则。尽管明星打打闹闹的真人秀把花钱大头用在了请明星上,但这类节目其它方面的 " 制作成本 " 相当之低,特别是录制场景不是非要去国外的话,玩玩闹闹的节目所需要的场地、道具或游戏多为轻量级投入,确实花不了太多钱。
但 " 豪华明星卡司 " 撬动的招商能量是相当惊人的。比如,被网友调侃广告里插播综艺的《快乐趣吹风》,一档综一代竟吸引了度小满、三星、m 豆、夸克、金龙鱼、盐中甜、贵州喜酒、高德扫街榜共 8 家金主鼎力赞助,这很令同行羡慕。此前《地球超新鲜》和前几年的《现在就出发》也都是从综一代时期就狂揽类似数量品牌主 " 壕 " 气开播,同样证明了这类综艺就是商业回报最高的项目模式之一。
既然是有钱赚,对于当下日子并不太好过的综艺制造商们而言,当然没理由拒绝开发这样的综艺产品。况且,对于李乃文、颜人中等艺人而言,借这样的综艺流量跳板帮自己开凿另一条事业发展通路,也是商业上双赢互利的一件事啊。
不过,既然这样的项目必须要做,对于目前确定 " 同质化 " 比较严重的这个赛道来说,综艺制作商们需要怎样在内容上推陈出新、需要注意避开的坑又有哪些呢?
在犀牛君看来,一来,咱千万不能把重金请来的艺人当 " 工具人 " 来用,而要细致挖掘艺人的独家特质去定制化综艺故事,比如《麻花特开心 2》利用沈腾的表演经验去推动某期任务的戏剧化解决,就比单纯取笑他 " 懒 " 的内容更有趣。耍宝不是 " 耍猴 ",也可以耍得 " 言之有物 "。
二来,光是做游戏和耍宝未免显得内容单薄,为了满足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综艺 + 文旅双向赋能的宣传需求,还是尽量要多利用节目录制的 " 地域性 " 做出更有意思的真人秀故事。早年的《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而怎么发掘鲜活有趣的地域特色文化来丰富综艺叙事,绝对是当下相关综艺助力各地文旅资源开发的很关键一环。
求求了,国综不能只是找一群明星 " 发疯 " 就万事大吉了。能长留观众心间的好综艺,打动我们的从来不是 " 刻意制造的快乐 ",而是如 " 小柔美弱 " 这样艺人自如挥洒创造力的鲜活流动的真人秀瞬间。
所谓真人秀,先要尊重艺人也是 " 鲜活的人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