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0-16
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成绩单出炉:市民运动热情升温,全民健身开启新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2012 年首次向社会公布以来,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如同见证者,在 13 年间默默记录着申城全民健身事业的每一步成长。

在昨日举行的运动促进健康——体荟魔都主题文化沙龙暨全民健身 600 指数发布仪式上发布了《2024 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上海全民健身 600 指数为 490.5,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和质量,其中 " 体质健康 " 指数表现最突出,以 91.1 的高分位居首位,这背后是上海市民运动热情的不断升温—— " 十四五 " 期间以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持续增长,从 49.0% 升至 50.7%,市民满意度也实现稳步提升。

过半市民用行动拥抱健康生活

" 以前受邀参加慢跑活动的反应是‘急救箱是你们有,还是我自己带过去?’ " 在发布仪式现场,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巴突尔 · 艾克木的一句话,逗笑了在场所有人。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将健康跑变为习惯的医生,曾是跑道上的 " 困难户 " ——中学时 1000 米跑要 5 分多钟,总被老师调侃 " 比女生快些 "。

转折发生于巴突尔 · 艾克木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读研期间。课题与论文的压力让巴突尔一度依赖安眠药入睡,室友拉他去黄浦滨江夜跑的邀约,成了生活的新出口。没有跑道的束缚,没有秒表的催促," 江风混着湿润和清新,遥望对岸是陆家嘴的摩天楼群 ",让他第一次发现跑步的乐趣。

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巴突尔 · 艾克木分享自己与跑步的故事。上海体育供图

" 跑得慢没关系,只要在跑就好。我终于意识到跑步不是任务,而是享受;读博士也不是任务,而是一次旅行。" 这份感悟陪着他走完硕士和博士生涯,这也是上海全民健身氛围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围绕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目标,为积极拓展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厘清区域内全民健身发展的状况和问题,上海市体育局制定《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办法(2021-2025 年)》,由 " 健身设施 "" 健身组织 "" 健身活动 "" 健身指导 "" 体质健康 " 以及 " 市民参与 " 六个单项指数构成,即为上海全民健身 600 指数。

在 " 十四五 " 期间," 健身活动 " 指数提升明显,从 2021 年的 81.3 上升至 2024 年的 89.9;" 健身设施 " 指数则由 2021 年的 61.3 增长至 2024 年的 65.8。

去年上海全民健身 600 指数为 490.5。上海体育供图

2024 年上海的健身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上海市各级体育部门全年牵头举办赛事活动 20146 场,吸引约 1134 万人次参与。其中,第四届市民运动会规模空前,开展赛事活动 9100 余场,超 1100 万人次投身其中;此外,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区)、上海市第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等活动接连举办,覆盖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让运动热情遍布全城。

在健身设施方面,2024 年上海各区持续推进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新增体育场地面积 95.37 万平方米,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 1737 个。" 十四五 " 以来,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 2.44 平方米提升至 2.65 平方米。市民的积极参与是全民健身成效的最佳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从 49.0% 突破至 50.7%,过半市民用行动拥抱健康生活。

加快运动与健康的深度融合

在全民健身工作收获成效的同时,上海并未停下脚步,而是聚焦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健康需求,加快运动与健康的深度融合。

在今年 9 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前,上海已先行先试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持续推出一批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锦标赛、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 " 市民健身夜校 "、杨浦区四平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徐汇区长桥街道 " 智慧阳光康健苑 ",成为首批获授牌的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特色品牌。

作为全国首个专为帕金森病患者设计的乒乓球赛事,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锦标赛自 2024 年启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在徐寅生、王励勤、樊振东等众多乒坛人士的号召与参与下,该赛事旨在通过乒乓球运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社交互动,同时提升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关注和支持。

" 从前作为乒乓人,我专注竞技体育为国争金夺银,现在转向运动普及推广。我希望乒乓球运动既能延续竞技争光的使命,也能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发力。"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会长施之皓表示,未来将推动下一届帕金森患者世界锦标赛落地上海,还将从联合瑞金医院研究乒乓球延缓阿尔茨海默症、与豫园社区共建乒乓乐园、按 " 运动处方 " 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等方面持续深入,在全民健康领域持续发力。

杨浦区四平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则把 " 健康服务站 " 建在了居民家门口,集体质检测、运动前评估、运动干预指导、运动伤病防治、体育科普和科学健身指导等功能于一体。

2013 年退休后,岑雪芳因生活节奏突变陷入亚健康状态,直到走进社区健身中心,身体才迎来转机。" 这里有专业的营养师、健康师和评估师,能根据个人情况定制运动方案。" 从 2018 年至今,她每天坚持锻炼 1.5 小时,不仅血压恢复正常,脂肪肝也明显改善。如今,岑雪芳还主动成为社区健康指导员,用自身经历带动更多人参与运动。

徐汇区长桥街道 " 智慧阳光康健苑 " 是全市首家 " 智慧型 " 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场所;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 " 市民健身夜校 " 则联合多区开设八段锦、尊巴等课程,吸引市民参与。从服务特殊群体到满足日常需求,这些特色品牌让运动健康的红利真正触达每一个需要的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健身 上海 体育 硕士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