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连线出行,作者 | 王慧莹,编辑 | 子夜
又一新能源车企 " 国家队 " 冲击上市。
10 月 2 日,岚图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距离其母公司东风集团宣布推动岚图上市的计划,只过去 40 天。
这一速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赴港上市历程中堪称 " 光速 "。这背后,是一连串的资本运作。作为东风集团在新能源时代押注的全新品牌,岚图承载着东风集团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希望,此次岚图上市之余,东风集团将同步私有化退市。
一退一进之间,隐藏着一个传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的焦虑与渴望。
这几年,岚图一直在多元化之路上探索,推出岚图 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知音四大产品线,覆盖 SUV、MPV 和轿车三大品类。只是,从销量上看,岚图梦想家贡献了大部分成绩,爆款车型也未达到预期销售量。
图源岚图汽车微博
多元化困境、爆款焦虑,这几年岚图盈利也成了难题。直到临上市的这半年,岚图汽车的盈利能力才明显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现盈利的主因之一是拿到了政府补助。
短暂实现盈利,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缺乏核心技术亮点的岚图,正面临品牌记忆点模糊的困境,以及再度亏损的风险。
这场极速上市,是岚图冲刺资本舞台的起点,更是东风新能源转型的压力测试。不过,岚图想要扛住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长期竞争,还需要更多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1、岚图火速冲刺上市
从宣布上市计划到正式递表仅用时一个多月,岚图汽车赴港上市的光速进程吸引了市场注目。
与常规 IPO 不同,岚图选择了独特的 " 介绍上市 " 路径——不发行新股、不募集资金,而是通过 " 股权分派 + 吸收合并 " 完成资本转换。
根据公告,这两大环节互为前提。
股权分派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 79.67% 股权,按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份类别向全体股东进行分派;吸收合并的环节,由东风汽车境内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向东风集团股份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付股权对价,向其他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这一精巧设计的背后,岚图母公司东风集团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一边推进集团 H 股私有化退市,一边将具有成长潜力的新能源资产推向资本市场。
这场 " 腾笼换鸟 " 的资本运作中,东风集团的精妙之处在于用一招平衡了三方。
对岚图而言,其股权已经在东风集团体系内进行过清晰的分配,无需新发股份进行融资,规避了行业估值低谷期低价发行的损失,可以快速获得港股融资平台。
对东风集团来说,实现了上市平台从传统资产向新能源核心资产的切换;对中小股东而言,现金 + 股票的方案提高了接受度。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岚图上市的迫切性。华福证券研报指出,虽然短期不募资,但上市后岚图可通过增发、可转债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为技术研发和海外扩张铺路。
总之,先让岚图拿到一个上市身份,对岚图汽车和东风集团而言,这招 " 以退为进 ",是一场事半功倍的尝试。
东风集团已经绕不开 " 自身资本市场估值长期偏低 " 的困境。
在退市公告中,东风集团表示,受行业转型阵痛等因素影响,东风集团股份近年来估值表现偏低,股票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
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为 391.2 亿港元,收盘价为 4.74 港元 / 股,PB 仅为 0.25 倍。受制于估值情况,东风集团股份上市以来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已基本失去 H 股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
这时候,东风集团需要一系列资产腾挪来提高自身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推选一个相对优质的资产上市,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作为东风集团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岚图踩中了行业大趋势。新能源市场是资本的香饽饽,岚图自然成为转型先锋。
实际上,2021 年独立运营后,岚图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多次为 IPO 铺垫。2023 年,岚图汽车 CFO 沈军对外表示," 如果月销能有 1 万辆,那我们就具备上市条件。" 从销量来看,2025 年,岚图已经连续 5 个月销量破万。
若能成功上市,岚图汽车的示范效应也会带动东风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以及整个集团的正向增长。
岚图的上市之路,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化进程,更将成为检验传统车企新能源业务能否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重要试金石。
2、岚图阶段性扭亏,却不是因为销量?
无论以何种形式上市,业绩都是首要考核标准。翻看招股书,岚图的财务表现也被摆在了台面上。
招股书显示,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及 2025 年 1-7 个月,岚图汽车分别销售新车 19409 辆、50285 辆、80116 辆、66680 辆。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岚图汽车的销量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103.2%,是增速第三快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销量的增长也带动岚图的营收增长。从增速上看,岚图营收从 2022 年的 60.5 亿元跃升至 2024 年的 193.6 亿元,复合增速为 78.9%。进入 2025 年,岚图汽车延续增长势头,1-7 月实现收入 157.8 亿元,同比增长 90.2%。
毛利率方面,岚图从 2022 年的 8.3% 上升至 2025 年前 7 个月的 21.3%。2024 年,成为毛利率排名第二的新能源车企。
尽管营收和销量在增长,但岚图汽车盈利表现乏善可陈。2022-2024 年,岚图汽车亏损分别为 15.4 亿元、15 亿元和 9000 万元。
难得的是,岚图汽车的亏损在逐渐收窄,并在 2025 年前 7 个月实现 4.3 亿盈利。
经历连续多年的亏损后,岚图汽车在上市的节点实现盈利,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市场的疑虑在于,短短七个月,岚图的盈利能力增长为何如此迅速?
是靠销量吗?今年前七个月,岚图卖出 6.67 万辆车。对比同样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不谈高销量的比亚迪,赛力斯、理想等都卖出了 20 万辆以上的成绩。
即便是毛利率再高,岚图单凭销量也很难达到 4.3 亿盈利的水平。翻看财报会发现,政府补助扮演了关键角色。
招股书显示,2025 年 1-7 月,岚图汽车 " 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 " 从去年同期的 1.20 亿元大幅提高至 6.03 亿元,增幅高达 404.13%。
图源岚图汽车招股书
这也意味着,岚图这波盈利,更像是阶段性扭亏。若剔除政府补助这类一次性收益,岚图汽车很可能仍处于亏损状态。
之所以这样判断,可以从岚图汽车的多元化之路上略窥一二。目前,岚图汽车共有 FREE 系列、梦想家系列、追光系列、知音系列四大系列,覆盖轿车、SUV、MPV 车型,但梦想家系列撑起销量半边天。
招股书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梦想家系列售出 4.01 万辆,梦想家系列销量占比超 60%。占比超 60%。
对岚图梦想家的高度依赖,已成为悬在岚图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招股书显示,梦想家单车均价突破 39 万元,是支撑岚图毛利率的核心力量,但这种产品矩阵失衡,与理想汽车 " 爆款带动全系 "、蔚来 " 多品类均衡发展 " 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其高端智慧新能源的品牌定位抗风险能力存疑。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轿车和 SUV 市场,岚图梦想家所处的 MPV 赛道是典型狼多肉少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统计,2025 年 1-7 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 MPV 生产企业共销售 52.1 万辆,约占乘用车总零售销量的 4.1%。
盘子有限,竞争对手不少,岚图梦想家却成了 " 唯一的希望 ",这无形中降低了岚图销量天花板。
多元化不利,岚图新车型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今年 7 月上市的岚图 FREE+,被公司高层寄予厚望。月销量达 2 万辆,进入细分市场 TOP3 是岚图内部对该产品的预期。
岚图 Free+,图源岚图汽车微博
对于这一目标,岚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清林解释称," 即便月销目标 2 万 + 很有挑战性,但我们对这款产品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从销量上看,岚图官方显示,7 月岚图 FREE+ 实现 4273 台总销量;2025 年 8 月中国新能源 SUV 市场销量榜单显示,岚图 FREE+ 实现 5239 台销量。这两个月均与预期的交付量存在一定差距。
对岚图而言,比起一次性收益之下的阶段性扭亏,多元化和爆款之下的持续性盈利才更为关键。
3、岚图,还缺些亮点
2018 年,东风集团内部转型孵化岚图,动作不算晚。
作为传统车企转型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岚图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基于东风集团的央企优势,岚图依靠东风的供应链体系和品控能力,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品牌发布到首款产品的量产交付。
不仅如此,在底盘调校、车身安全等硬件方面建立了相对优势,全铝底盘、2000MPa 热成型门环等配置成为产品卖点。
但随着新势力加速补全制造短板,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竞争趋近白热化,岚图的先发优势逐渐被削弱。像问界与华为合作后品控显著提升,极氪依托吉利供应链实现快速交付,而岚图一度陷入品牌定位不清晰、产能不足等关键问题中。
多重因素,导致岚图虽然车型多,但缺乏亮点。
比如,在品牌成立之初,岚图 CEO 卢放曾用 " 中式优雅 " 这个标签来作为该品牌的定位," 岚图希望用优雅的形象和姿态,面对所有用户,提供更优雅的服务。"
乍一看,这一标签和中国风结合,但相对于其他车企强调的智能化、年轻化、实用性等标签,岚图这一标签难免有些抽象。
更关键的是,这几年岚图在扩展 " 朋友圈 " 的同时,重营销、轻研发的趋势愈加明显。2025 年 1-7 月,岚图研发投入为 6.37 亿元,占同期收入比例下降到 4%。同期,岚图销售费用达到 26.46 亿,占同期收入的 16.8%。
这种模式在竞争激烈的车圈,也许短时间内能迎来销量,但或许会逐渐瓦解岚图这些年积攒的优势,长期来看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清晰的记忆点。
提起蔚来,消费端想到换电服务;提起小鹏,市场会想起智能驾驶;提起理想,市场会想到家庭出行……这些标签都是品牌在市场的核心亮点,也是提振销量的关键。
相比之下,岚图的亮点似乎还停留在 " 央企新势力 ",而这种身份反而会造成定位模糊:既未能像传统豪华品牌那样建立信赖感,也未能像新势力那样传递创新基因。
如今,独立上市,或许也将成为岚图转折的起点。今年年初,岚图汽车制定的销量目标是挑战 20 万辆。这意味着在剩下的五个月,公司每个月需要完成约 2.7 万辆的交付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保证销量的同时,上市后的岚图仍需要大量投入。在招股书中,岚图汽车提到,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扩大产能,以及开设岚图全功能用户中心、岚图空间及新店形态,例如岚图品牌旗舰店、集中交付中心及集中展车及喷漆中心。
依赖政府补助实现的盈利很难持续,单一车型支撑的增长结构脆弱,研发与营销的失衡可能透支长期竞争力。对岚图而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若想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打造差异化优势、优化产品矩阵、树立品牌定位这三件事都要持续押注。
随着新能源行业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期,车企唯有夯实技术根基、找准市场定位,才能让这场极速上市的资本游戏,真正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