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李若菡
距离小熊电器 ( 002959.SZ ) 养生壶爆炸伤人事件已过去十几天,目前该案件仍在调查中,尚未有明确结论。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等问题,均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在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的背后,公司长期以来 " 重销售、轻研发 " 的模式一直为市场所诟病。同时,公司对供应链控制力弱以及 " 以量取胜 " 的策略,均为其产品质量问题埋下隐患。
结合业绩来看,尽管小熊电器在上半年的业绩有所反弹,但生活小家电收入缩水、个护小家电业务毛利率下滑、线上销售占比较高等挑战仍存。目前,小家电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如何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切实提升产品品质、构建可持续的品牌护城河,成为公司需攻克的首要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频出,行业通病难改
9 月 27 日,山东济南一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月 20 日家里小熊电器玻璃养生壶突然爆炸,导致 1 岁孩子全身 40% 面积遭受Ⅱ度至Ⅲ度烫伤。受伤孩童已于 9 月 24 日进行手术治疗,后续还需植皮修复疤痕。
该网友表示,事发后已第一时间联系小熊电器客服以及 12315 热线进行投诉,但品牌方仍未就 " 承担全额治疗费用 " 这一核心诉求给出满意答复。随着舆论的发酵,小熊电器于 9 月 28 日作出回应,称已安排专人与当事人沟通,但具体事故原因及责任尚未查明。
据了解,涉事的小熊电器养生壶型号为 YSH-D15Y3,标价 68 元,曾位列小熊煎药壶年度畅销榜第 1 名。事件发生后,相关产品已被下架。目前,距离事发已过去十多天,该案件尚在调查中,暂无新进展。
证券之星注意到,小熊电器旗下产品引发的炸伤事件并非个例,此前已多次有消费者反馈类似问题。
从黑猫投诉平台的信息来看,2024 年 10 月,有用户反映家中的小熊养生壶在使用过程中爆炸,导致其手臂被烫伤;2025 年 5 月,用户投诉称小熊电饭煲发生爆炸并造成二级烧伤;2025 年 9 月,用户反映其养生壶使用仅 14 天,就出现壶底炸裂的情况。除了产品质量问题之外,小熊电器售后服务态度差也是用户投诉的重灾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熊电器产品质量问题频出的背后,与小家电行业创新频率高、技术门槛低、产品价格低三大特征有关。
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小熊电器不断进行品类扩张。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已有超过 90 个产品品类、1000 多款型号产品。但 " 以量取胜 " 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带来业绩增长,却为产品质量问题埋下隐患。
不仅如此,公司重销售轻研发的问题一直被市场诟病。2020 至 2024 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由 4.4 亿元增至 8.64 亿元,其销售费用率则由 12.03% 增至 18.17%。相比之下,公司的研发投入每年均不超过 2 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 4 至 6 倍。这一趋势在 2025 年上半年仍在延续: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8.19%,达到 4.3 亿元,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为 1.06 亿元。
持续的营销投入虽能在短期内提振销量,却难以构筑坚实的品牌护城河,更无法从根本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亦有分析指出,公司的产品创新多停留在外观层面,未能触及消费者真实痛点。
从供应链环节来看,尽管小熊电器拥有自有工厂,但其生产模式仍以贴牌代工为主,这种模式削弱了公司对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力,也是公司频繁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的主因之一。
依赖线上渠道,生活小家电业务缩水
小熊电器作为小家电企业的代表,在宅经济的驱动下,公司业绩迎来快速增长,并于 2019 年成功上市。但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并于 2024 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目前,小熊电器的产品涵盖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个护小家电、母婴小家电等。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25.35 亿元,同比增长 18.94%;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27.32%,扭转了去年同期营利双降的情况。
证券之星注意到,厨房小家电业务作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其在上半年表现一般。报告期内,公司厨房小家电业务实现收入为 16.73 亿元,同比增长 5.02%,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66.02%。相比于个护、母婴小家电双位数及三位数增速,该业务表现并不亮眼。
目前,个护小家电业务已成功取代生活小家电,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2025 年上半年,公司该业务实现收入为 3.26 亿元,同比增速达 415.99%,占总营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2.94% 增至 12.77%。
值得注意的是,小熊电器个护小家电产品大幅增长主要靠去年收购的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称罗曼智能 ) 所贡献。2024 年 7 月,正处于业绩承压期的小熊电器以 1.5 亿元收购罗曼智能 61.78% 股权,以此拓展个人护理小家电业务。
2025 年上半年,罗曼智能实现营业收入 2.86 亿元,占公司个护小家电业务的比例高达 88%。虽然该业务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但毛利率却出现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个护小家电业务毛利率为 33.43%,同比下滑了 8.29 个百分点。
小熊电器生活小家电业务的收入则出现下滑。2025 年上半年,公司该系列产品实现收入 2.06 亿元,同比下滑 13.18%,占营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11.09% 下滑至 8.09%。
从渠道端来看,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经销、电商平台入仓和线上直销方式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在最高峰时超过 90%。
实际上,为化解线上销售占比较高的风险,公司近年来也在开拓线下及海外销售渠道,发展线下经销商和海外经销商。但结合业绩来看,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 4.12 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两成。公司也在 2025 年半年报提及,其线上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大,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证券之星还注意到,产品品类的扩张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库存压力。近年来,公司存货规模呈逐年攀升趋势,到了 2025 年上半年,其存货金额达 7.16 亿元,同比增长 17.41%,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李若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