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14 日晚,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主办的 "2025 高雅艺术进校园 " 专场演出《泱泱国风》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举行,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执棒,金玥为首席,乐团以饱含民族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乐章,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呈现了一场彰显中华文化气韵的视听盛宴。
在音乐会乐曲间隙,刘沙指挥为在场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首乐曲背后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及乐理知识。从作曲家创作时的灵感妙趣,到作品中中西方表现手法的融合探索,再到对不同地域曲目特色的生动诠释。这些鲜活的幕后 " 轶事 ",如同为音符注入了灵魂,让沉睡的乐谱变得有温度、有生命。在他的讲述中,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旋律之美,更窥见了作品背后广阔的人文世界与一代代艺术家的匠心传承,完成了一次超越听觉的深度审美之旅。
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醒狮起舞》激昂的锣鼓声中拉开序幕,乐曲以生动的音乐语汇描绘出醒狮腾跃的雄姿,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舞之光影》以灵动的旋律展现了光与影的交错之美,弦乐与弹拨声部如同光与影在追逐嬉戏,编织出一场瞬息万变的明暗变奏。
《云想 · 花想》将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孟霄手中的琵琶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热烈奔放,琵琶晶莹剔透的音色与乐队绵延的交响交相辉映,点燃现场观众激情。《瑶族舞曲》以其奔放的节奏与炽热的情感织就一幅瑶乡欢宴的锦绣图景。管弦泼彩处,少女银饰闪烁,长鼓声声激荡。上半场尾声,《春华秋实》以丰沛的情感织体勾勒出四季轮回的生命礼赞,旋律如稻浪般层层涌动,寄托着对耕耘与收获的深沉敬意。
一曲《青青思念》为音乐会下半场开场,乐曲以细腻的笔触勾起了人们心中的淡淡情思,旋律如丝如缕,搅动心弦。《观海河》悠然而来,黄开的笛声清越悠扬,描绘着海河的粼粼波光,笛声如水,在观众的心间荡起涟漪。
一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解维鹏以一把唢呐独特诠释将经典流行旋律,既保留了原曲的深情,又增添了诙谐与豪迈之气,一曲闭,掌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民风四首》接续奏响。从云南月下的《小河淌水》,到江南水乡的《渔歌》;从闽台地区的《雨夜花》,到天山脚下的《黑走马》,这部作品以丰富的音乐色彩,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带领观众在不同的民俗风光中自由切换。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师生热烈的欢呼声中,乐团返场带来《花好月圆》,为本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音乐会的巨大感染力在学生中引发强烈共鸣。一位学生激动地表示:" 整场音乐会,我浑身起了好几次鸡皮疙瘩,民乐的力量感太震撼了,从来没想到民乐这么好听!" 许多同学也感慨,这是一次突破认知的体验,原来民族音乐可以如此年轻、时尚而又动人心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演出的前夕,乐团首席、胡琴演奏家金玥还特意抽出时间,为学校民乐团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辅导。他聚焦于乐队合奏的核心,从弓法的统一与控制、乐器之间的平衡与对话,到乐句的气口与情感层次,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更分享了舞台背后的艺术感悟,这让同学们对乐队协作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认识。在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中,传递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坚守。
多年来,中央民族乐团始终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普及与推广,将 " 高雅艺术进校园 " 作为一项重要的常态化工作。通过组织一系列高质量演出,乐团不仅让广大青年学子得以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院团的艺术水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让年轻人切身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未来,乐团将持续努力,与年轻一代继续这场 " 双向奔赴 ",让他们从民乐中汲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