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要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10 月 7 日,快手率先启动双十一预售,抖音电商则在 9 日 0 点开启,同一天晚 8 点,京东宣布双十一全球好物节正式启动,小红书与淘天则分别在 11 日和 15 日开启。
这是史上第 17 个双十一,但很多消费者却对它有些麻木,甚至厌倦、厌烦了。
如何让消费者重新找回那种一年才有一次的快乐?各家平台都在做不同的探索,但从几大电商平台目前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今年双十一的趋势:简化玩法,曾经备受好评的立减与直接折扣被更广泛采用。
但仍然有人决定多走一步,在京东双十一发布会上,我们发现了京东今年的决心。
一个不一样的双十一来了。
从 10 月 9 日开始,京东 App 的用户有了个新发现:点开想要选购的商品卡片时,会发现没有领劵的弹窗和选项,直接显示到手价格,无需凑单,无需计算满减。
甚至有标注 "30 天最低价 "、"90 天最低价 " 等提醒。
更让人感受良好的是现货销售,没有预售、没有定金、尾款与漫长的等待,最快下单当天就可收货。
一切又变得简简单单,但京东的由繁入简,背后却是对整个电商行业积习与传统的改变。
双十一的本质,是一场全行业的大型营销活动,促销是它最直接的目标。围绕销量,各大电商平台的聪明人曾经想尽办法——各类优惠券可以靠折扣吸引购买,满减优惠可以让消费者为了凑单买一些本不打算买的东西,预售可以通过定金锁定消费者,确定的增长因此而产生。
这些营销策略不断被发明,又层层堆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都是销量的保证,创造了许多 "GMV 时刻 ",把双十一不断推向新高度。
但随着一些改变的发生,老打法跟不上时代了。
这些变化,有的是宏观的行业格局:早年的电商渠道数量少,消费者没有太多选择,因此用预售方式完成与用户的绑定,是行得通的;但当供给已经不再稀缺,价格也更加透明,这就让预售方式,和用户体验产生了冲突。
这些变化,还有微观的用户心态:复杂的促销,要求消费者必须投入更多时间,摸透复杂规则,得到的实惠与折扣没有多大改变,体验与趣味却损失不小。
在用户更加重视 " 消费者主权 " 的当下,这同样与用户体验有冲突。
当电商行业从 " 增量争夺 " 走向 " 存量深耕 ",时代其实对双十一的商业逻辑提出了转型要求:
能不能从 " 以平台为核心、商家被动跟风、消费者被迫适应 ",转向 " 以用户为核心,一切围绕消费者需求 ";能不能让双十一从创造单点增长的奇迹时刻,转向常态化运营中实现确定性回报的关键一环。
在电商行业内,京东可能是最早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企业。
早在 2022 年,它就率先将双十一的开启时间从凌晨调为晚 8 点,让消费者无需熬夜;2023 年,京东又推出了 " 现货开卖 " 模式;再到今年极致优化的 " 单件立减、取消预售 "。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再次进化、同时净化的京东双十一。
它更省,继续给消费者打狠折," 官方直降低至 1 折 ";它更快,以现货开卖,即买即得,让买到心仪商品的开心满足感无需等待;它简单," 单件立减免凑单 " 的玩法格外醒目。
这也让京东收获了双十一的开门红。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 ( CTR ) 数据,仅在 10 月 9 日至 10 日,京东 APP 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47.6%,增速位居行业首位。诸多品类实现销售爆发,其中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带电品类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超 70%。
三年,京东用 " 做减法、更实在 " 的玩法,让购物节变得有点像个真正的节日了,但这还不够。
今天的所有电商平台,其实都面对着同一道考题:在促销已成常态的环境里,如何能仍然精准触达用户,并高效转化的新方法论。
比如在长期实践中,京东就发现小到节假日、天气变化,大到社会热点,都可以找到用户关切的地方。如果能做到互动,就能达成满足用户需求和商业增长的多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诞生于今年 618 购物节的 " 惊喜日 "。
过去的促销活动,都是依据品类开展。用户像逛商场一样去看家电、买服装、选数码产品。但真正紧扣用户的做法,不是这些专场——因为人以群分,用户除了关注那些 " 必须买的 ",更会关注自己 " 感兴趣的 ",以及这些 " 感兴趣的 ",常常也是必须买的、买起来更痛快的。
在今年的京东 618 购物节,惊喜日这一营销新模式应运而生。
发烧友惊喜日、美食惊喜日、六一惊喜日、潮流惊喜日、爱家惊喜日、电竞惊喜日……透过这些名字可以看出,每一个惊喜日,都围绕着不同圈层用户的兴趣,涵盖了数码、居家、健康、服饰、美食等大宗刚需消费,尽可能地让每位用户都能精准找到自己需要的优惠,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消费体验,避免在海量商品中大海捞针。
六大惊喜日的促销活动,也的确收到了奇效。
比如美食惊喜日上的 " 百斤瓜王拍卖 ",吸引了超 10 万用户的围观,直接拉动西瓜销量环比大涨 100%、同比大涨 200%,京东超市休闲食品、酒类、生鲜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过 100%。
发烧友惊喜日那一天,超 3000 万发烧友爱好者涌入京东," 京东拍卖 " 频道围观人数环比增长超 6 倍。
相比生硬的广告营销,连续的折扣 + 有趣 + 热点,形成了一个 " 来转回 " 的创新营销体系:
所谓的 " 来 ",指的是通过创新活动、独特玩法来吸引用户;" 转 ",是通过精准推荐、优质商品促使用户转化下单;" 回 " 则是通过完善的售后、丰富的会员权益,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成为京东的忠实用户。
对用户心智的更透彻理解,对用户的更精准触达,让惊喜日在今年的双十一,得到了进一步复用:电玩惊喜日、爱家惊喜日、上新惊喜日、花少惊喜日、风尚惊喜日、球迷惊喜日、吃喝玩乐惊喜日、暖暖惊喜日。
" 从六大到八大 ",其实有一个很细微却重要的变化:京东对于用户需求和圈层的把握,越来越细分,但同时又能高度聚焦。
这背后是一个清醒的认知:在无限的货架与有限的用户注意力之间,唯有提升流量转化效率才是关键。
惊喜日的设计,巧妙地平衡了两方面诉求:一方面通过用户需求和圈层聚拢了流量,另一方面又以京东的品牌信誉,对惊喜日中的各种单品进行了强力推送。
这相当于以 " 兴趣 " 为号召,专门设立了一个高价值的客户群,激励商家拿出好商品、给出极致好价格,然后用便宜这个直接有效的利益点促成交易,为这些单品创造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方惊喜:一旦某款单品在惊喜日成为爆品,就会带来巨大的品牌曝光,有机会转化成具备长尾效应的 " 经典单品 ",既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惊喜满足感,也持续为品牌、为平台贡献销量与影响力。
在网经社发布的《2025Q3 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中,部分平台投诉占比高达 40.71%、26.64%,而京东以 3.54% 的商家投诉占比,成为几大主流电商平台中投诉最低的那一个。
要达到这个标准,客服的售后与善后显然不起作用,它只有一条路:让消费者买得满意。
在今日京东 90 多万人的大体系中,采销团队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它负责商品的采购与销售,确保商品的质量与成本,以及保持对市场趋势的敏感度。采销的专业性,既直接影响京东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并把又好又便宜的惊喜带给消费者。
这让按照品类分组的京东采销,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是深入行业多年的行家里手,对于各自负责的产品品类,他们甚至要比生产厂家还熟悉。
正因为如此,在一些老资格的京东采销同事看来,这个岗位绝不限于找到好商品,它还需要懂市场、懂需求,乃至于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选择。
例如,在这一届双十一里,京东卫浴小组的采销就筹划了一项大工程,他们推出了一款好马桶。
马桶是个老产品,也是个问题颇多的产品——长细菌、浪费水、排污不强、安装困难,以及高端马桶的不菲价格。沿着这条思路,京东卫浴与恒洁共同研发了一款马桶。
它采用了微晶抗菌釉面技术,抗菌率高达 99.99%;具备一级水效,每年可节水 8760 升;它强力排污,冲力高达国标 6 倍,最重要的是,依托于京东的规模化采购和供应链优势,它的首发价只有 569 元,击穿了普通马桶的市场底价。
这款马桶不出意外地成为了爆品——上线 7 天销售突破万台,刷新了马桶品类最快破万纪录。
相比事后处理问题再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彻底满意,完全没有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
每年的双十一,既是全球消费者的购物狂欢,也是物流行业的履约能力大考。面对海量订单与复杂要求,考验的是京东物流体系的实力。
但今年的双十一大考,恰恰撞上了京东供应链体系的科技高光时刻。
在长达 17 年的时间里,京东花费上千亿,打造了一个超级物流体系——从升级自动化设备,到加强末端人力投入;从建设与消费者距离尽可能近的分布式仓储集群,到重新规划链路;从持续对云、智能物流进行投入,到提升供应链上每一瓶颈的效率……
这些投资与建设之下,尽可能多的机器代替了人的手和脑,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了犯错的可能性。
在今年双十一,京东物流的 " 超脑 " 与 " 狼族 ",作为 " 智慧指挥中枢 " 与 " 高效执行者 ",共同构成了科技核心双引擎。
物流超脑大模型可以与 " 狼族 " 设备的互联互通,直接驱动终端执行:让员工操作标准化水平提升 15%,一线作业效率提升近 20%,人机协作效率提升超 20%。
覆盖了存储、搬运和分拣等全链路的 " 狼族 " 机器人集群已在全国超 20 个省份、全球超 10 个国家部署。其中," 智狼 " 货到人系统利用 12 米净空实现 " 秒级拣货 ",坪效较传统提升 4 倍,准确率达 99.99%;" 异狼 " 具身智能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破解非标包裹自动化码笼难题;" 独狼 " 无人车以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减轻传送和末端配送压力;" 飞狼 " 无人机可实现全天候多场景飞行,覆盖城市即时配送与偏远山区的配送场景;" 天狼 " 托盘货到人系统,解决托盘级商品高密度存储难题;" 地狼 " 智能搬运机器人,拣货效率相比人工拣货提升 3 倍以上。
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缺少的不再是供给,而是确定性履约的服务。因此物流的核心,就是提供服务的确定性。
从更简单更省心,到更开心更惊喜,再到更放心更高效,已有 17 年历史的双十一大促,今年在全新的氛围中展开,也必然会以全新的体验谢幕。这显然得益于京东的努力与实力,以及一些看不见、无法量化,却更重要的因素:
相比 GMV 的数字,从刘强东到一线京东人,他们更在意每一位用户在买到商品后的回应,在整个双十一中的心态。京东双十一的价值,不仅在于从世界各地将好商品送到消费者面前,更在于通过每一次购买,每一场活动、每一分优惠,给用户带来愉悦、满足、可信赖的感受。
一切正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所说:
" 让用户满意并超越预期,这是京东千年不变的规矩,万年不变的目标。"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