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前天
马自达MX-5四代的前世今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我们都知道马自达的 MX-5,从 1989 年至今一共推出过四代车型,而早在 1986 年我们节目嘉宾海哥就曾参与过这个项目,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就这个点来聊聊马自达 MX-5 的前世今生。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一代诞生故事

先从背景说起,在这台车诞生的三年前,也就是 1986 年,其实这个项目就已经在开始开发了。那个时候,马自达也刚刚才被福特完全收购,福特开始派人去管理马自达。那个时候海哥也是在福特亚太的团队,被派到日本广岛马自达总部去支持他们。

那个时候主要工作是两块,一块是型谱规划,怎么样把马自达的型谱规划纳入沃尔沃、纳入福特的体系;另一块是想办法移植福特的产品开发流程,也就是 GPDS,还有就是让他们未来的产品,包括动力总成的型谱规划,能够融入福特全球的规划。

在八几年的时候,其实有一段时间,小跑车市场是很好的,在欧洲尤其好。所以福特那个时候就想要开发一部敞篷小跑车,来打入包括澳洲、新西兰还有欧洲的市场。当时最理想的平台就是马自达的 323,因为 323 是 A 级车,而且马自达也有很好的自然吸气 2.0 发动机。

所以当时福特亚太老板就要求马自达支持,在澳洲福特开发一部这样的小跑车,然后用上马自达的这些动力总成还有平台,这台车叫 Capri。

这个时候马自达就有机会参与整个全球范围内两门车的开发流程,了解这个市场。有一些马自达的工程师,就是当年开发转子发动机(Rotary Engine)的人,他们脑子里还是想着马自达,并没有因为福特收购就接受福特的全球化安排,而是在想马自达将来该怎么发展。

所以他们就想到,既然马自达品牌的核心是驾控乐趣,而当时这个细分市场的车型很少,加上福特给了他们所有的市场讯息,包括目标客户画像和需求,那马自达就想做一部能代表自己品牌、形成差异化、不与其他车型冲突且能卖得贵一点的车,最重要的是重新树立品牌形象。

但是福特并不批准这个项目,所以这是一个偷偷摸摸的地下项目。海哥之所以知道这个项目,是因为日本人经常在下班之后去居酒屋喝酒聊天,就是在这个场合下知道他们还在做这个项目。

因为大家聊得比较开心,而且都爱车,所以有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他们就带海哥去了那个秘密的造型室,去看的时候油泥模型已经做好了,当时正在做内饰。那个时候海哥就知道,他们的思路是对的。

这个项目就一直以秘密项目的形式推进,等到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大概在 1986 年底圣诞节左右,利用一个好时机,把这个项目推荐给了当时福特的总裁 Mark Fields。他们说这个项目看起来会是一个很好的获利项目,因为没有其他品牌在做这个类型的车,而且投资不大,因为发动机总成都是 323 现成的,最早是 1.5 升,后来是 1.6 升自然吸气,也就是第一代 MX-5,马自达叫 NA 第一代。

二代辉煌年代

当年这台车凭借 115 匹马力、1.6 升自吸发动机,却卖了 10 年,给马自达奠定了 " 平民小跑 " 的江湖地位,让这个品牌在众多主力市场的中价位市场里,建立了自己的特色。

到了 1998 年,第二代 MX-5 推出的时候,跳灯设计就没有了,好像是因为美国法律不允许使用。这个灯当时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流行趋势的变化,跳灯已经流行了一二十年,不再符合当时的潮流。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有了 45 度侧面碰撞和行人碰撞保护的安全要求,跳灯设计无法满足这些新规。而且后来灯的技术发展,小尺寸的反光漆就能达到一样的光度,所以跳灯就彻底被淘汰了。

不过这台车的底盘架构、悬挂、转向,都保留了小跑车必须的要素,而且纵置后驱对这种车来说是必备的。

第二代车型在动力上略有提升,日本车企习惯逐步小步进步,而且一直没有用涡轮,就是为了保持扭矩的线性,这与转向和加速的线性都要匹配。

第二代车型推出时,福特与马自达的合作状态和推出第一代时有所差异,这台车开始给公司赚钱了,因为竞争对手不多,而且主要以出口为主,欧洲市场是核心。所以第二代 MX-5 可以说是最辉煌的一代,因为已经彻底打开了市场,当时大家想到买马自达小跑车,第一选择就是 Miata(MX-5 在部分市场的名称)。

三代走向全球

在 MX-5 的历代车型中,我觉得第三代(NC)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时有 san1 个关键点。

第一个是轴距做的更大了一点,车子也更宽了一点,所以比例上不像原来那么窄、像雪茄的造型,而是更符合当时流行的平衡感,长度和宽度拉宽了,车身也降低了。

第二个是动力提升了,推出了 1.8 升和 2.0 升版本,终于在十年后有了 2.0 升机型。而且因为有了前两代的铺垫,第三代车型成为了全球敞篷车销量最高的级别。

第三个是增加了自动挡版本,因为后来各地交通越来越堵塞,2.0 升发动机配自动挡更适合日常使用,扭矩表现也更好。自动挡版本还配上了换挡拨片,所以对第三代车型来说,自动挡市场的开发很重要。

最早的时候自动挡车型卖得很少,因为当时是 4AT,加上发动机扭矩小,开起来不舒服。而这一代车型之所以卖得好,主要是因为上了 2.0 升发动机搭配 6AT 自动挡,让更多人接受了这款车。

这一代车型的 NC2 版本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好像来得太早了。以前低排量手动挡虽然有乐趣,但现在的路况下,开手动挡太困难了,尤其在上海、伦敦这种大城市。

所以自动挡的推出,对第三代车型的销量有十足的帮助,也让它创下了销量最高的记录。到那个时候,做这个小跑车的品牌只剩马自达了,它把竞争对手都淘汰了,所以这种小众市场很容易形成聚集效应,就像 MINI 一样,MX-5 在这个细分市场里也没有直接竞争对手。这其实也说明,要想在市场中立足,还是要把品牌定位、竞争优势和产品型谱计划结合在一起。

四代良性变革

到了 2015 年,第四代 MX-5(ND)推出,也让 MX-5 正式在中国市场有了稳定的存在感。而且因为客户基盘大了,很多老客户有换代需求,又不希望他们去买保时捷 718 或者宝马 Z4,所以这一代车型首次除了软顶之外,还提供了真硬顶和半硬顶版本,就像保时捷 911 Targa 那样。

因为当时他们看到保时捷 Targa 的市场表现不错,所以第一次在这一代车上提供了半硬顶的 RF 版本。

现在因为 MX-5 的销量起来了,加上能看到客户的升级换代需求,所以这一代车型在尺寸上跟上一代 NC 没太大变化,但车身形式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我觉得这一代的造型很耐看,也跟得上时代,看起来比较丰满,但还是维持了马自达 Miata 的风格,因为这个车要卖 10 年,所以造型上不会太激进。

这时候马自达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而且现在福特出售了马自达的股份,马自达与丰田的关系比较密切了,所以我们相信将来马自达可能会与丰田,还有斯巴鲁的 BRZ、丰田 86 有一些合作关系。

第四代马自达 MX-5 还有关键点是他们回归了轻量化,当时第四代车型的整备质量只有一吨,非常轻巧,即便在同价位竞品中也极具竞争力。

写在最后

如果按照每十年一换代的规律,MX-5 现在也应该迎来第五代产品了,但目前还没有消息。

我们猜测可能是和丰田入驻马自达有关,因为要考虑如何共享资源。但马自达确实培养了一些对汽车本质很坚持的工程师,还有一些对品牌造型很有想法的设计师。

福特加入之后,给了他们底特律最新的车身造型数据化工具,后来还陆续派了欧洲和美国的设计师去支持,才带动了他们造型设计能力的提升。所以马自达其实很懂得整合各地的好资源,聚焦在关键领域,把品牌做起来,实现品牌向上。

但如何让一部车的寿命拉到极致长度,一开始的产品规划、如何满足全世界各地不同的法规要求,这些都是很大的学问。

往期回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马自达 福特 马自达mx-5 沃尔沃 发动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