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TSM.US)率先开启了 9 月财季业绩的序幕,这家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于 2025 年第 3 季实现了 30.31% 的收入增长,至 9,899.18 亿新台币,约合 331 亿美元,处于指引区间 318-330 亿美元的上限水平。
从晶圆技术分类来看,3 纳米的收入占比为 23%,略低于第 2 季的 24%,5 纳米的收入占比则从上个季度的 36% 上升至 37%,7 纳米的收入占比则持平为 14%,7 纳米以下技术(先进制程)的收入占比为 74%,与上个季度持平,较上年同期提升 5 个百分点,见下图。
从平台分类来看,AI 为主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收入占比继续领先,于 2025 年第 3 季达到 57%,较上年同期上升 6 个百分点,但略低于上季的 60%;智能电话应用的收入占比则较上个季度有 3 个百分点的提升,达到 30%,见下图。
按季对比,物联网的增长最强劲,按季增长 20%,智能电话也有显著提升,按季增 19%,汽车平台则按季增长 18%,高性能计算大致持平,而数字消费电子产品依然疲弱,按季下降 20%,见下图。
按地区分布来看,北美于 2025 年第 3 季依然是台积电的最主要市场,收入占比为 76%,较上年同期上升 5 个百分点,较上季增加 1 个百分点;亚太区的占比为 9%,与上季持平;中国占比为 8%,较上季下降 1 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 3 个百分点,见下图。
2025 年第 3 季,台积电的季度毛利率按年提升 1.62 个百分点,按季微升 0.84 个百分点,至 59.45%,主要因为成本优化措施和产能使用率的提升,抵消了汇兑变动和海外晶圆厂摊释的负面影响,超出该公司早前提供的指引区间 55.5%-57.5%。
台积电的第 3 季经营利润率按年提升 3.09 个百分点,按季微升 0.95 个百分点,至 50.58%。我们留意到,该公司仍保持研发投入,研发开支按年上升 20.76%,但是在营销和行政开支方面则进行了优化,该项费用按年下降 8.64%,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经营利润率也优于之前的指引区间 45.5%-47.5%。
受利润率改善带动,台积电的 2025 年第 3 季经营溢利按年增长 38.78%,至 5,006.85 亿新台币,但增幅较第 2 季的 61.72% 有所放缓。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为 4,523.02 亿新台币,按年增长 39.06%,增幅也低于上季的 60.69%。
2025 年第 3 季,存货周转天数为 74 天,较上季缩短两天,应收款周转天数为 25 天,较上季延长两天。季度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 4,268.3 亿新台币,按年上升 8.89%;资本开支为 2,874.5 亿新台币,按年大增 38.81%;产生自由现金流 1,393.8 亿新台币,按年下降 24.62%。
台积电仍将受到海外晶圆厂成本较高的影响
管理层预计,其第 4 季收入将介于 322 亿美元至 334 亿美元之间,若按中位数计,按年增长 22%,但按季下降 1%;预期毛利率或介于 59%-61% 之间,预期经营利润率或介于 49%-51% 之间。
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海外晶圆厂的成本仍较高,预计随着产量爬升,海外晶圆厂对毛利率的摊释效应将接近 2%,全年来看,对毛利率的整体影响或在 1%-2% 之间,低于之前的 2%-3%,预计未来几年的影响介于 2%-3%,在此之后将扩大至 3%-4%。台积电表示,未来将扩大在阿利桑那州的规模,优化成本结构,以控制此等影响。
2025 年资本开支方面,由于结构性 AI 相关需求持续强劲,台积电将继续投资以支持客户增长,该公司将 2025 年资本开支区间从之前的 380 亿美元 -420 亿美元,缩小至 400 亿美元 -420 亿美元,大约有 70% 的资本预算将用于先进制程,大约 10%-20% 将用于特殊技术,约 10%-20% 将用于先进封装、测试、掩膜和其他。
魏哲家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目前没有发现客户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但承认关税潜在影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尤其对消费相关和价格敏感的行业,所以会保持谨慎规划。
他表示,近期 AI 市场发展持续向好,消费者对 AI 模型的采用日益普及,也意味着对算力的需求在激增,从而激发了对先进芯片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像台积电一样,通过内部应用 AI 提升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以创造更多价值,因此,企业级 AI 成为了另一大需求来源;此外,主权 AI 的兴起也将带来强劲的需求。
为此,台积电与客户及终端企业紧密合作规模产能。目前,台积电正加快亚利桑那州的产能扩建,按计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该公司正准备在当地加快技术升级至更先进制程,并已在现址锁定第二块大型建设用地,以便为其未来的发展预留弹性空间,该规划将使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形成规模化尖端晶圆厂集群,以满足智能手机、AI 及高性能计算领域客户的需求。
他提到,日本的熊本第一家特殊制程晶圆厂已于 2024 年末实现量产,且良率优异,已启动第二家晶圆厂的建设,量产时间将根据客户需求与市场状况确定。
在欧洲,台积电的德国德累斯顿特殊制程晶圆厂已动工,并按计划顺利推进。
台积电正在新竹和高雄科技园区筹备多期 2 纳米晶圆厂,未来数年将持续在台投资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产能。
魏哲家还提到了新技术的进展:N2 制程将在本季度末如期量产,预计 2026 年在智能手机与 AI 高性能计算应用驱动下加速爬升。台积电还将推出 N2 系列延伸版 N2P,在 N2 基础上实现性能与能效再升级,计划 2026 年下半年量产。同时推出的 A16 采用业界顶尖的超级电轨技术,特别适合需要压缩信号路径与密集供电网络的高性能计算产品,计划 2026 年下半年量产。他相信 N2、N2P、A16 及其衍生技术将推动 N2 系列成为台积电又一个规模庞大、生命周期长的技术节点。
结语
总体而言,台积电强劲的第 3 季财报印证了其在 AI 浪潮中的核心地位,但未来之路也交织着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该公司凭借卓越的运营效率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率的双双向好,以 AI 为核心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更是增长的绝对主力。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已从潜在的威胁演变为切实的运营压力,为其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
当前,台积电正面临一个日益复杂的宏观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贸易政策风险,特别是美国可能对进口半导体加征的高额关税,这将直接挤压其利润空间,或迫使其加速成本更高的海外产能转移;其二,特定市场的准入风险,例如其在特定地区工厂的 " 经验证最终用户(VEU)" 资格被取消,未来运营面临更多审批与不确定性,增加了服务客户的复杂性和成本。此外,科技竞争背景下的供应链 " 脱钩 " 压力以及关键原材料(如稀土)的管制,也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台积电的核心机遇同样清晰。由消费端普及、企业应用深化和主权 AI 兴起所驱动的结构性需求依然强劲,而其自身在N2、A16 等先进制程技术上的稳步推进,则持续巩固着其技术护城河。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台积电的应对策略是在进取与审慎间寻求平衡。该公司通过上调资本开支和推进全球精准扩产(亚利桑那州、日本、德国及本地)来捕捉增长机遇。同时,管理层也反复强调会保持谨慎规划,并通过严谨的产能规划体系来管理风险,力求在支持客户增长的同时,为股东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
华尔街对 AI 泡沫的担忧正在上升,最近英伟达(NVDA.US)的股价受压,但是其竞争对手AMD(AMD.US)、博通(AVGO.US)等却得到了追捧,但无论如何,作为最先进逻辑晶片的最大供应商,台积电都能从中得益,因为无论 AMD 还是博通,或都需要依仗台积电的代工,此外,其重要客户苹果(AAPL.US)新款产品的推出也将为其提供支持。
展望未来,台积电的技术领先地位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依然稳固。然而,其未来的发展轨迹将不仅取决于技术竞赛的胜负,更取决于它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成功导航。平衡好技术领先、全球布局与风险管理,将是其维持当前领先地位的关键。
公布季绩前,台积电的股价已再创新高,到达 304.71 美元,市值 1.58 万亿港元;公布季绩后,其股价盘前大涨 2.62%,现报 312.69 美元,约合市值 1.62 万亿美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