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R 陀螺 冉启行
2025 年 10 月 16 日,知名 AR 眼镜品牌 INMO 影目科技在四川成都举行「未来科技美学提案 INMO GO3" 一镜到底 " 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新 AR+AI 多模态眼镜 INMO GO3。
作为 GO 系列的第三款产品,INMO GO3 延续了该系列一直以来的轻薄设计理念,产品搭载了极具性价比的 " 一拖二 " 单绿色 Micro-LED+ 衍射光波导方案,支持双目显示,镜片正面不漏光,产品拥有 8mm 超细镜腿。其他核心产品亮点上,产品拥有多个镜框设计、支持 5 秒磁吸换电。应用场景方面,目前 INMO GO3 已支持 AI 翻译大师、AI 提词器、AI 会议助理和摄影摄像等功能。
现场,影目科技还宣布 "AI+AR" 内容开放生态平台「影目世界」全新升级,正式联手中国移动、蚂蚁集团、腾讯应用宝、高德地图、智谱 AI、芒果传媒、陌陌、58 同城和三七互娱等全国最顶尖的内容合作伙伴。后续,INMO GO3 还将上线 AI 支付、AR 社交名片等功能,进一步挖掘 AI+AR 眼镜的多场景应用潜力。
图源:VR 陀螺
得益于全新的光机设计以及极致的供应链管理,INMO GO3 今天带来了一个十分亲民的首发价—— 2999 元,限量 3000 台。产品即日起在京东平台开启预约,11 月 10 号开始陆续发货。INMO GO3 基础款零售价 3299 元,限量联名款 3699 元。
8mm 超窄镜腿
一副不想被认出的 AR 眼镜
INMO GO3 的第一印象,是它在形态上向传统眼镜的极致靠拢。正如影目科技设计副总裁魏峥在发布会上所强调的那样—— GO3 只讲两件事:第一,它是一款真正的日常款眼镜;第二,这是一款真正适合全天佩戴的智能眼镜。
为此,影目在产品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改革。得益于 " 一拖二 " 光学方案的设计,光机已被转移至镜框中央,让镜腿有了更多可塑性,于是影目将各个主芯片和核心器件集中压缩在了镜腿末端,挡在耳后,实现了突破性的 8mm 超细镜腿。
不仅如此,作为一款需要 " 戴在脸上 " 的设备,外观是决定用户是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它的首要因素。此次,INMO GO3 还提供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框型以供消费者选择,包括威灵顿商务款、学院风波士顿款、瑟蒙特眉框款和 Panda 渐变个性款等。影目强调,这四款设计只是起点。未来,将以季度为单位,以社群用户的共同投票决定即将投产更多新框型。
INMO GO3 多框型设计的背后是特殊的工艺制造。区别于传统 AR 眼镜,多镜框设计必须重新「开模」的繁琐。据介绍,INMO GO3 采用了昂贵的五轴 CNC 机加工精雕,每个镜框零件都历经了 4800 秒的精心雕琢,虽然成本大幅提升,但换来了多框型的自由。
并且,精雕工艺所采用的更致密金属材料,也使其可以使用喷砂阳极工艺,为 INMO GO3 带来了更高级的磨砂质感与纯粹的金属光泽,同时具备了不沾指纹的优点。
人体工学佩戴方面,INMO GO3 尺寸采样于传统眼镜的人机工学参数,同时配备了外扩 15 度的自适应回弹镜腿,可以适配更多不同用户的头型与脸型,确保使用舒适不夹头,且佩戴稳定不滑落。空气囊式设计的鼻托,柔软亲肤,可以有效分散镜框部分的向下压力。据介绍,INMO GO3 的重量主要分布于耳部前后两侧,大幅降低了对于鼻梁的压迫感。
此外,为了实现硬件上的真正的全天候佩戴,INMO GO3 还首次在行业内实现了可换电式设计。眼镜标配两块可拆卸电池,5 秒即可更换,配合充电仓循环使用,成为业内首个首个量产的换电智能眼镜。同时,其搭载的紫光展锐 W337+ 物奇微(蓝牙音频芯片)的双芯片架构,在非算力密集场景下,能以极低功耗待机,据称续航可长达 8 小时,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眼镜的 " 电量焦虑 "。
VR 陀螺实际体验, 8mm 的镜腿宽度确实是目前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从侧面看,它与普通板材的太阳镜的镜腿宽度相差无几,多镜框 ID 的设计让「千人千面」喜好更加具象化。其次,实际佩戴体验舒适,耳部、鼻梁等承压部分无明显不适感,后坠感,适合长久佩戴,相比于上一代,佩戴舒适度大幅提升。
新一代 IMAR 光学引擎
硬件成本与光学质量的效益最大化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是 AR 眼镜的核心。INMO GO3 搭载了其独家的新一代 IMAR 光学引擎,在成本、显示效果与保护隐私之间取得了精妙的平衡。
据介绍,IMAR 光学引擎为典型的 " 一拖二 " 光学方案,通过单一光机驱动双目显示,在保证符合人眼双目显示自然视觉习惯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硬件成本与体积,为实现轻薄化的外观设计奠定了基础。
此外,相较于在两侧镜腿各放置一个光机的传统双光机方案,官方数据显示,它可以显著降低约 45% 的显示功耗,这对于一款追求长续航,定位 " 全天候 " 的设备至关重要。
在核心的显示体验上,INMO GO3 针对消费级 AR 眼镜的几个关键痛点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视场角与波导位置:在 IMAR 光学引擎的加持下,INMO GO3 实现了 30 度的视场角,对于主打轻量级的信息提示类 AI 眼镜而言,这是相对合适的数值,实际双目肉眼体验中,并不会感觉 AR 显示画面过小,同时又平衡了其他光学参数。核心的表面浮雕光栅(显示区域)位于视野中间位置,符合最自然的阅读习惯。
显示亮度与清晰度: INMO GO3 提供了最高 1500 尼特的入眼亮度,确保了即使在户外强光环境下,显示内容依然清晰可见。对于光线过于刺眼的情况,官方还配备了磁吸墨镜夹片,一贴即用,秒变太阳镜。
外部隐私漏光: 这是决定 AR 眼镜能否在社交场景下 " 无感 " 使用的关键。据称 INMO GO3 通过重新优化波导片的光栅设计与光学衍射倾角,做到了 " 正面不漏光 "。在面对面交流时,对方几乎无法察觉镜片上的显示内容,可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也让交流的视线更为自然。
VR 陀螺现场实际体验,在正常社交距离下,环绕约 150 度,的确较难察觉到镜片内的显示内容,除非一些刁钻角度。这一点对于商务人士和注重隐私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点亮状态(外部无漏光)
波导镜片纯净度: 现场体验的镜片底色控制得当,在未点亮波导片时,镜片通透,接近普通眼镜的观感,并未出现明显的表面浮雕光栅结构,眼镜开机点亮后,现场室内环境体验下,无明显彩虹纹现象。
IMAR 光学方案是一套 AI 眼镜效益最大化的光学方案选择,在追求近眼显示前沿技术的同时,聚焦于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最终在有限的成本和体积内,实现了用户体验的最大化。
AI+AR 深度协同
三大杀手级应用功能 + 未来 AR 新生态
当然,评估一款技术产品消费市场的落地,还得看应用场景生态如何构建。目前,结合 GO 系列的轻量级产品设计,以及此前一系列的技术的沉淀,INMO GO3 已支持 AI 翻译大师、AI 提词器、AI 会议助理三大高频场景功能。
AI 翻译大师:首创「双向实时翻译 +AI 拟声说话」
" 关注影目的朋友都知道 INMO GO2 的杀手级应用是翻译,INMO GO2 也是当前销量第一的翻译眼镜,非常强大,要想超越可不容易,我们的团队经过 300 多天的努力,不断找痛点,不断想方案,不断验证想法,终于可以在今天交一份答卷。" 影目科技软件副总裁陈海军说道。
实时翻译是 AR 眼镜的经典应用场景,而 INMO GO3 则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据介绍,从 INMO GO3 开始,「翻译」功能正式命名为 AI 翻译大师。GO3 能听得懂 77 种语言,相比 GO2 的 40 种,提升了 92% ;并且能翻译成 260 多种目标语言, 相比于 GO2 的 90 种,提升了 190%,实现了智能眼镜行业最全的语种支持。
具体来看,AI 翻译大师支持 AI 在线翻译与离线翻译两个模式,交互上支持拍照翻译和对话翻译。INMO GO3 搭载的 4 麦克风阵列,结合波束成形和降噪算法,能精准捕捉锥形区域内的人声。
此外,针对双向翻译交互场景,影目科技还带来了「影目领夹音箱 INMO Speaker」和「AI 拟声说」 。搭配 INMO Speaker 使用。对方说的话,可以实时翻译成母语显示在 INMO GO3 上,用户说的话,可以实时翻译成对方的母语,通过 INMO Speaker ,AI 拟声说给对方听。并且 INMO AI 会 " 模仿 " 你的声音,带着你的语气语调、情绪。
陈海军强调:"INMO GO3 搭配 INMO Speaker ,成为行业里第一个支持双向实时翻译 +AI 拟声说话的智能眼镜。"
VR 陀螺现场体验中,眼镜翻译能力较强,结合 AI 大模型,能够给出更地道的翻译,且响应速度较快。
AI 提词器:交互戒指 +AI 跟读双重加持
对于许多需要公开演讲、汇报的用户来说,忘词的恐惧如影随形。INMO GO3 的 AI 提词功能正是为此而生。用户可在 APP 中上传讲稿,演讲时字幕会清晰地悬浮在眼前。
据介绍,相比于 GO2,此次 INMO GO3 搭载的 AI 无感提词带来了三大升级:
得益于全新 IMAR 光学引擎,INMO GO3 实现了正面不漏光,不反射,不挡视线。观众几乎看不出用户在提词,大大提升了设备的隐私性和物理视觉清晰度;
INMO 智能交互戒指:新一代的 INMO 智能交互戒指搭配下,INMO GO3 可实现翻页更隐蔽,交互更简单;
AI 自动翻页功能:AI 大模型的加持,让 INMO GO3 能自动识别用户当前的语速 / 语义,实现 AI 跟随滚动字幕。当然,读稿太无趣,你也可以自由发挥甚至还能跳着讲,它都能及时给你准确提词,再也不用担心演讲忘词了。
全能 AI 会议助理:从录音到纪要的全流程覆盖
会议场景是 INMO GO3 发力的另一个重点。它不仅能作为线下会议的录音笔,还能通过蓝牙耳机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了 iPhone 以及微信、飞书等第三方应用无法便捷录音的痛点。
影目强调,INMO GO3 还升级了 INMO 音频算法,借助降噪算法,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地记录。借助声纹识别和人声分离算法,可以区分不同的发言人,让 " 谁说了什么 " 一目了然,真正把会议记录做到省心、省力。
当然,除了这些核心效率功能,INMO GO3 也具备了基础的拍照录像能力、AI 轻语速记和 AI 对话精灵等拓展功能。INMO GO3 的摄像头更适合作为第一视角的 Vlog 或生活记录工具,解放双手,轻松拍摄。其醒目的拍摄提示灯和物理镜头盖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公众场合的隐私问题。
基础功能、杀手级应用场景外,在本次发布中,INMO 还公布了更长远的生态战略—— " 影目世界 " 内容生态平台全新升级,正式联手中国移动、蚂蚁集团、腾讯应用宝、高德地图、智谱 AI、芒果传媒、陌陌、58 同城和三七互娱等全国最顶尖的内容合作伙伴。
影目科技创始人兼 CEO 杨龙昇表示:影目将提供从底层 AI 能力、全场景空间地图、社交数据、支付接口等一站式能力,让每个开发者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生成属于自己的 AI 应用。依托这些能力,未来三年,我们将围绕 AI 逛街、购物、社交、游戏等多个场景,孵化 1000 款以上 AI+AR 原生内容,让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 AI+AR 未来生活的魅力,我们希望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及用户一同来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乌托邦,助力全国的线下消费实现 AI 化升级
全系列产品突破 10 万台
INMO 持续发力一体式 AR 眼镜
AR 产业正从技术探索期迈向消费普及的关键节点,影目科技作为一体式 AR 眼镜的长期坚守者,备受全球关注——从率先推出 AIR 系列叩开海外市场,到该系列接连斩获 Gizmodo、Trend 等国际权威媒体 "2025 年最佳智能眼镜 " 认证,再到 GO 系列凭借技术突破性获得央视新闻、新华社专题专访,甚至吸引国家商务部、外交部的重点关注,INMO 用一款款产品证明,一体式形态既能承载专业功能,也能打通消费级市场的任督二脉。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份坚守的价值:全系列产品销量突破 10 万台,连续 4 年稳居国内一体式智能眼镜销量榜首,这份成绩背后,是用户对其产品体验的投票,也是产业对其技术路线的认可。此外,为加快 AI+AR 眼镜的市场普及,让更多人提前 " 看到未来 ",在本次发布会上,影目还宣布了全新的「AI 终端点位」——影目终端快闪点。
杨龙昇表示:" 我们将与成都广播电视台、梁溪文旅集团、洛阳文旅集团深度合作,率先在成都、无锡及洛阳三个城市布置我们的 AI 终端点。未来每个人都可以以租赁的形式来租用 AI 智能眼镜,并体验影目世界中全部的内容。未来每个人将不再需要低头看手机,也不再需要抬头找路标——因为路,就在你眼前。影目世界,就在你身边。"
伴随着影目科技新一代 AR 硬件的发布,全新市场战略的布局,再加之 Meta 等头部玩家市场脚步的加快,深耕一体式智能眼镜赛道多年的影目科技,有望凭借技术积累与用户基础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一时间了解 XR 资讯
关注 VR 陀螺官网(vrtuoluo.cn)
VR 陀螺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投稿 :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寻求免费曝光: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陀螺研究院热门报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