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作为西北 " 城商行第一股 ",西安银行(600928.SH)长达 15 个月的行长空窗期画上句号。
陕西金融监管局 10 月 14 日披露,张成喆西安银行董事、副董事长、行长的任职资格已获核准。自 2024 年 7 月,西安银行时任行长梁邦海被选举为董事长后,行长职位就一直空缺,由梁邦海代行职责。
行长补位的背后,是西安银行罕见的管理层 " 大换血 ",自 2024 年以来已有 3 名独立董事、2 名董事、3 名副行长、1 位行长助理、1 位董事会秘书、1 位监事辞任。与此同时,包括新晋行长张成喆在内,西安银行此前多名管理层存在 " 超期服役 " 情况。
人事动荡并未拖累该行业绩增长。2025 年上半年,西安银行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 52.05 亿元,同比增长 43.7%;归母净利润 14.52 亿元,同比增长 8.59%。
但光鲜业绩下,资产质量却依旧承压,该行上半年不良率 1.6%,在 A 股 42 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 4;同时,该行上半年逾期贷款金额超过 80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44.94%。
从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到资产质量的承压,新行长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1
" 老将 " 张成喆晋升行长,
副行长仅剩两位
张成喆出生于 1967 年 9 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历任西安银行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
今年 7 月 29 日,西安银行已宣布聘任张成喆为行长,自监管部门核准之后开始履职。
而晋升行长之前,张成喆已担任副行将近 9 年。2016 年 8 月 16 日,西安银行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陈国红为行长,石小云为董事会秘书,王欣、黄长松、李富国、张成喆、狄浩为副行长。
与张成喆同期获批的副行长中,李富国 2022 年 5 月转任西安银行监事长,2023 年 9 月 25 日,与原董事长郭军均因到退休年龄辞去相应职务;王欣 2022 年已不再担任副行长,2024 年 9 月,因到退休年龄辞去董事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图源:罐头图库
2023 年,西安银行迎来了三位新任副行长,分别为赫勇、管辉、刘强,形成短暂的 " 一正六副 " 格局。然而,狄浩、黄长松、管辉相继于 2024 年 6 月、2024 年 12 月、2025 年 5 月不再担任副行长,而行长助理王星与管辉同日辞职。
也就是说,目前西安银行仅剩两位副行长。2025 年半年报显示,张成喆持有西安银行 23.88 万股股份,是该行董、监、高人员中持股比例最高的;而两位副行长刘强、赫勇分别持有 8.39 万股和 17.31 万股。截至 10 月 16 日,西安银行股价 4.04 元 / 股,总市值 179.56 亿元。
行长之位落定,也为西安银行董事长梁邦海减轻了负担。2024 年 4 月以来,由于董事会秘书石小云辞职、行长职位空缺,梁邦海曾一人身兼身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董事会秘书四项职务。直到 2025 年 2 月,魏海燕获任董事会秘书;如今张成喆获任行长。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 高管频繁变动可能导致战略执行断层,副行长密集离职则会削弱中层管理力量,影响业务推进效率。"
为确保核心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效率,支培元建议," 新任行长可以通过内部调研明确既有战略的核心目标,避免方向性调整;提拔内部骨干填补关键岗位空缺,同时引入外部人才时注重文化匹配度;建立高管定期战略复盘会议,确保信息透明与执行一致性。"
2
为何多位管理层 " 超期服役 "?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银行副行长密集卸任的原因,或与 " 超期服役 " 有关。
2019 年末,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结合自身行业、所处地域的特点,加强重要岗位管控,建立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 7 年。
在时间期限上,考虑到各类银行保险机构、各个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对于存量任职回避问题,《意见》给予了 3 年的过渡期,即原则上于 2022 年底前清理完毕。因此,2023 年 "7 年轮岗 " 红线再次受到高度关注。
而 2024 年离职的三位副行长中,两位已 " 超期服役 "。黄长松自 2011 年 12 月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在任超过 12 年;狄浩自 2016 年 8 月担任副行长,在任达 8 年。而晋升行长之前,张成喆也担任副行长将近 9 年。
支培元认为,西安银行高管 " 超期服役 " 的深层原因是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可接替的高管梯队,导致依赖现有人员。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表示,"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导致人员轮岗未能按计划施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可能存在较复杂的经营性问题,导致高管或部分高管无法短时间内完成轮岗、需要在原岗位处理好相关事项,另一方面是可能存在上级对其进行人事调动的安排没有完成。"
此外,2024 年以来,西安银行独立董事廖志生、梁永明、冯根福,董事杜岩岫,外部监事尹振涛也均辞去西安银行相关职务。其中,廖志生、梁永明辞任原因为 " 即将届满 ",而两人曾因 " 超期服役 " 收到罚单。
2024 年 4 月 25 日,西安银行收到陕西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原因包括该行独董廖志生截至 2022 年 11 月已连续任职满 6 年,仍继续任职并领取津贴,未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该上市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但是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此外,原银监会 2012 年发布的《商业银行监事会工作指引》,外部监事在同一家商业银行任职时间不应超过六年。
罚单开出仅几天后,4 月 29 日,廖志生就递交了辞职报告。不过,彼时西安银行表示 " 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廖志生将继续履行公司独董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
2024 年 5 月 7 日,西安银行独董梁永明也因任期即将届满,提交辞职报告。西安银行表示其同样需要继续履职。造成这一尴尬的原因是,彼时西安银行董事会 11 人,其中独董 4 名。任何一名独董离职都将导致西安银行独董人数低于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即便独董辞任,也需要履职到新独董选举产生,并且任职资格被核准。
存在同样情况的还有西安银行独董雎国余。其截至 2022 年 11 月连续任职满 6 年,在 2023 年 3 月提交辞职报告。但也因上述原因,需要继续履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西安银行收到的责令改正决定,内容也包括雎国余辞任,但西安银行未完成独立董事的补选工作。
对于两位 " 超期服役 " 独董所遇情况,西安银行彼时表示廖志生实则早已沟通过请辞事宜," 就延误调整独董有关事宜对廖志生和雎国余先生造成的影响深表歉意。"
随后,2024 年 6 月,西安银行已选举冯根福、于春玲、曹慧涛为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其中冯根福履职不到一年,2025 年 4 月因工作安排已辞任。随后,5 月 30 日,西安银行选举邱伟为独立董事。
3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资产质量承压
西安银行的前身,是 1997 年由西安市原有的 41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与西安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整合组建为西安市商业银行。历经 2010 年的更名以及 2019 年 3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功挂牌上市,西北 " 城商行第一股 "。
2025 年二季度末,西安银行总资产规模达 5390.99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幅 12.23%;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2.05 亿元,同比增长 43.7%;归母净利润 14.52 亿元,同比增长 8.59%。
其中,利息净收入 38.98 亿,同比增加 14.61 亿,增幅 59.92%,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对此,西安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一方面是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带动生息资产规模增长,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4588.28 亿,同比增加 561.09 亿,增幅 13.93%,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 2632.59 亿,同比增加 498.49 亿,增幅 23.36%;另一方面是随着存款付息率的持续压降,净息差同比增加 0.49 个百分点至 1.7%。
不过,在 17 家上市城商行中,西安银行总资产、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排名均为倒数第三,仅高于兰州银行、厦门银行。
图源:罐头图库
2019 年 -2024 年,西安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262.41%、269.39%、224.21%、201.63%、197.07%、184.06%;同一时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18%、1.18%、1.32%、1.25%、1.35%、1.72%。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西安银行拨备覆盖率回升至 205.7%,在 A 股 42 家上市银行中排在 33 位;不良贷款率为 1.6%,较 2024 年末下降 0.12 个百分点,但从行业上看依然偏高,在 A 股 42 家上市银行中倒数第四。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西安银行逾期贷款金额达 80.99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44.94%,其中逾期 1-90 天的短期贷款金额从 22.81 亿元增至 34.85 亿元,占比从 0.96% 升至 1.19%,增幅最大。
图源:西安银行半年报
此外,西安银行上半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 2024 年末的 11.73% 增长至 32.61%;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已从 38.31% 翻倍至 85%。
支培元认为," 西安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表明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可能受区域经济下行或行业集中度影响。建议对可疑类贷款逐笔分析,优先处置抵押物不足或关联企业贷款;若不良集中于特定行业,如房地产,则需收紧相关授信。"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西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3.43%,较 2024 年末上升 1.02 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0.56%,较去年末上升 0.49 个百分点。但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出现明显下滑,由 2024 年末的 10.07% 降至 9.16%,同比下降 0.91 个百分点。
支培元指出,"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原因在于资产扩张过快,存贷款规模增长消耗资本,若利润留存不足(如分红比例高),资本补充滞后。公司可探索永续债、可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实际上,为缓解资本压力,西安银行已在今年 6 月以 2.3% 的票面利率成功发行了 20 亿元二级资本债,随后又获批了 70 亿元永续债的发行额度。
你认为随着西安银行新行长到位,该如何解决资产质量问题?评论区聊聊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