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主企业提出需求,上下游企业展示解决方案,还有银行、投资机构等 " 打辅助 ",昨天(15 日)举行的首场 " 百场万企 " 专精特新企业上海行聚焦低空经济,来自全国的 100 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对话,共同为低空经济 " 强链 "" 补链 "。
" 百场万企 " 系列活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搭建全国性的对接平台,有效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据悉," 上海行 " 活动首期计划持续举办 10 场,助力实现 " 十五五 " 期末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 2 万家左右的目标。
链主发布需求,上下游伙伴对接
近半年来,上海低空经济企业频传喜讯。
7 月,上海时的科技斩获阿联酋企业共计 350 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价值 10 亿美元意向采购订单;紧接着,上海峰飞航空自主研发的 V2000CG 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完成交付的 " 三证齐全 " 吨级以上 eVTOL;8 月,沃兰特航空与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分别签署 10 架沃兰特天行 eVTOL 的确认订单和 110 架意向订单,订单总额达 30 亿元。而更早前的 5 月,御风未来也拿到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 100 架 eVTOL 意向订单协议。
作为链主企业,沃兰特航空、御风未来集中发布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采购合作需求,引来不少企业关注。
在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看来,低空经济今年已完成许多前期探索,明年有望迎来场景爆发,目前最重要的是实现 eVTOL 的常态化飞行,因为生态是在大量飞行中一边探索、一边搭建起来的。通过此次活动,他希望结识一批生态下游企业,如潜在运营商、基础设施服务商,大家合力将低空生态做好。
" 我们已找到常态化的飞行路线,接下来将在某些省份开展大规模跨城快运。" 面对百家上下游企业,谢嘉不忘做起 " 预告 "。
中小企业竞相入局,寻觅 " 第二曲线 "
低空经济的热度也吸引大量新材料、新制造企业入局,寻找企业发展的第二、第三曲线。
成立于 2020 年的云路复材是一家能够 " 编织 "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企业,他们为冬奥会造过火炬,也为火箭铸过筒体。一架无人机的材料中,七八成是碳纤维,而云路复材正是编织碳纤维的好手。公司创始人朱永飞说,通过 3D 编织的碳纤维不再有裁剪切口,且纤维在面内和面外的各个方向取向一致,理论上可以减少复合材料的分层现象。经测试,编织后的碳纤维在各项性能上均提升 30% 以上,综合估算成本降低 30%。
上海云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十余年,其 3D 打印零部件已实现航天器批量装机应用,覆盖火箭、卫星等关键型号。公司总经理李俊锋表示,希望借此次活动拓展新的应用市场。在他看来,国内 3D 金属打印技术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在复杂结构件一体化成型、多品种小批量敏捷制造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这些技术特性与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的高端制造需求高度匹配。" 我们期待与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挖掘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他说。
同样毛遂自荐的还有有行鲨鱼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聚焦电子设备的动力核心——电控、电机、电芯的系统应用。公司董事长方珍英介绍了他们为大疆、宁德新能源等低空经济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她还表示,公司正在研发高分子材料全面替代金属焊接工艺,有望进一步降低飞行器重量。
安全管控构筑低空经济产业基石
" 这场活动对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 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化京说。上海特金是一家在无线电感知与目标识别定位技术领域深耕 20 多年的老牌科技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近年来,企业积极融入低空经济赛道,走南闯北主动参加相关展会,像 " 上海行 " 这样 " 高密度 " 的交流会十分难得。
未来 10 年,头顶将有 10 万架 " 空中的士 " 飞驰,上海特金的 " 独门绝技 " —— TDOA(到达时间差)城市级网格化无人机管控解决方案,集灵活预案、远距预警、身份识别、精准定位、实时追踪、快速处置于一体,支持大规模组网和大区域无缝覆盖,可应用于社会公共安全各个领域,实现精细化低空空域治理。
" 低空经济既要‘飞得起’,更要‘管得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中交遥感天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颖说。作为无人机侦测反制领域龙头企业,中交遥感目前已在低空防御领域实现全链条技术布局、场景化解决方案创新、权威认证与实战验证三大维度部署,用户包括北京大兴、上海虹桥等 60 多座机场。
谈及此次活动,苏颖认为,这是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的绝佳契机,希望借此对接产业链资源,推动技术与资本、场景深度融合,同时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