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次参加 618 大促后,美团闪购如今似乎又开始为双十一做准备。近日美团闪购方面发布新项目 " 品牌官旗闪电仓 ",宣布将在北上广深及省会城市等地设立即时零售共享仓,以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邀请多个品类的品牌商家入驻。
据了解," 品牌官旗闪电仓 " 的核心是美团闪购主导仓储筹建和运营,品牌商家则通过 " 中心仓——闪电仓 " 的二级链路入仓,共享服务、并分摊成本。
具体而言,美团闪购将提供标准化运营支持,包括每周两次商品上架、48 小时内补货,每月库存盘点等,品牌商家最快 7 天即可上线营业。收费采用了 " 扣点与保底取高 " 机制,其中一线城市每组货架月保底 600 元,二线城市为 500 元,并且均按照商品交易总额的 10% 计提扣点。而针对今年 12 月 31 日前入驻的品牌,美团闪购方面将提供限时免仓租政策。
不难发现,此次推出的 " 品牌官旗闪电仓 ",美团闪购是意在推动品牌商家入局即时零售。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毕竟商家资源的争夺本就是即时零售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而品牌商家的知名度和产品品质,更有助于即时零售平台获得用户的认可。
事实上,此次并非美团首次出手推动品牌商家入局即时零售。此前,美团闪购方面就已针对品牌商家提出全链路运营策略、推出超级品牌联盟和超级大牌日等活动,并打造美团闪购品牌通等数据决策产品体系等动作。
而且随着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的步步紧逼,美团闪购显然有更多的理由加速这一进程。其中以淘宝闪购为例,今年 8 月美团与阿里巴巴先后发布季度财报,双方均高调宣布闪电仓数量突破 5 万家。虽然这两组数据并非处于同一时间节点,比如美团的统计节点为截至 6 月 30 日,阿里则延至 8 月底。但即便考虑口径的差异,也足以体现出阿里令人瞩目的动员能力。
此外,从 " 闪购 " 到 " 闪电仓 ",淘宝闪购几乎是照搬了美团闪购建立的品牌与前置仓术语。这种策略虽看似缺乏创意,却在用户认知与商家迁移中显著降低了成本。
更何况在踩着美团闪购向上爬的同时,淘宝闪购也有自己的底牌。此前就在 9 月 8 日,天猫方面就面向品牌商家开通淘宝闪购合作邀约,并且品牌官方及经销商均可作为主体申请合作,将线下直营门店和授权经销门店接入淘宝闪购。
与不善电商的美团,以及一向以自营电商著称的京东相比,淘宝闪购此举可谓是扬己之长,将有望在供给模式上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更进一步来说,此举不论在用户体验、还是业务层面,淘天闪购都能更好地与淘天的电商业务进行协同。
据了解,以往品牌商家想要接入即时零售平台,要么自建前置仓,要么就是与本地零售终端合作,都面临着成本、渠道和库存管控等问题。而美团 " 品牌官旗闪电仓 ",则是试图通过共享模式为品牌提供一种轻资产和低成本的接入方式。换而言之,美团意在通过标准化服务,来降低品牌入局即时零售的门槛。
事实上,美团不仅有意在即时零售领域应用这一策略,此前在餐饮外卖赛道,便已推出基础设施品牌浣熊食堂。而对于入驻浣熊食堂的商家,美团外卖方面将提供食品安全的全链条服务、日常操作标准、数字化运营规范和必要的各类扶持,其中包括从供应链、明厨亮灶到数字化运营的全套基建。例如根据商家需要,美团外卖可提供完整的食材供应链。
当然,这种模式也并非完美。例如 " 品牌官旗闪电仓 " 可以帮助品牌商家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但对于其他闪电仓、便利店商家而言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如果不能维持双方的平衡,美团现有的闪电仓格局或将受到一定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从浣熊食堂到品牌官旗闪电仓,美团势必将变得越来越 " 重 "。而且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就已显示,外卖大战已然为美团带来了经调整溢利净额下跌 89% 的代价。此外摩根大通方面也认为,美团的核心风险,在于其财务资源与阿里相比更为有限。
由此看去,在这场如今还看不到尽头的大战中," 品牌官旗闪电仓 " 或许也是一招险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