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atom 10-16
上市“高光”后:云迹科技如何穿越酒店机器人“单一场景陷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系深潜 atom 第 964 篇原创作品

"

上市即巅峰,

还是服务机器人新纪元?

"

孟烦了丨作者

深潜 atom 工作室丨编辑

随着优必选、越疆科技的 IPO,机器人来到了大众视野当中,此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企业在资本市场也是动作频频,让机器人赛道似乎进入了井喷时代。2025 年 10 月 16 日,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繁荣

自 10 月 8 日,启动招股后,云迹科技就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香港公开发售接获 5657.2 倍认购,国际发售录得 18.62 倍认购;10 月 16 日,云迹科技开盘报 142.8 港元,较发行价 95.6 港元大幅上涨 49.37%,最终收盘价 120.5 港元,涨幅 26.05%。

尽管如此,云迹科技依然面临着 " 技术—商业—资本 " 三重挑战,979 件专利多为结构外观,同时将研发团队缩至 66 人,导致产品迭代较慢;商业上,酒店收入长期占比 80% 以上,第二场景规模效应远未形成;股权分散,无单一股东超 10%,一级市场遇冷,上一轮融资停留于 2021 年 12 月。

资本助力与经营改善:现金流压力缓解,业绩增长

2014 年,连续创业者支涛怀抱着 " 由机器人来解放我们人类,让我们恢复我们的天性,让我们去做可能更多我们愿意做的事 " 的愿景,创立了云迹科技。

作为机器人领域少有的女性创始人及 CEO,对于云迹科技在一众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起到了推动作用。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刚刚成立的 2014 年,云迹科技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此后,云迹科技在资本市场也是一帆风顺,以平均一年一轮的速度总共进行了 8 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 12 亿元

与此同时,云迹科技成功引入了启明创投、沸点资本、澜亭资本、洋葱基金等一众投资方,甚至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联想创投、携程等多家科技巨头的入局,资金 + 资源的融资策略,让云迹科技成功起飞

2025 年 3 月 21 日晚,云迹科技向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10 月 16 日,云迹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 "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共发行 690 万股 H 股,募资规模总额约 6.60 亿港元,大大缓解了云迹科技的现金流压力

2015 年,云迹科技推出首款酒店机器人 " 润 " 系列,2016 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热," 润 " 系列产品第一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云迹科技通过标准化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建立了先发优势;2020 年,疫情催化无接触服务需求下,云迹机器人订单量暴增,当年覆盖酒店即突破 1300 家;在 2022 年北京冬奥委会和冬残奥委会期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提供送物及运送服务;2023 年,公司推出第一代复合多态机器人 UP 系列,可切换送物、清洁、巡检功能,单机日服务能力达 1.5 万次。

在机器人的规模化上,云迹科技表现优异。2022 年到 2024 年,云迹科技的总营收分别为 1.61 亿元、1.45 亿元和 2.44 亿元,其中 2024 年增速高达 68.6%;2025 年前五个月云迹科技营收再次增长 18.9%,来到了 0.88 亿元。

招股书显示,从 2022 年到 2025 年前 5 个月,云迹科技的毛利率增速明显,从 2022 年的 24.3% 到 2025 年的 39.5%,增长了 62.55%;伴随着营收和毛利率的提升,云迹科技的亏损也开始缩减,招股书期限内的亏损分别为 3.65 亿元、2.74 亿元、1.84 亿元和 1.18 亿元,累计亏损近 10 亿元。不过,因为三费的增加,亏损在 2025 年前 5 个月出现了 40.48% 扩大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云迹科技的总资产 4405.38 元,较 2025 年初减少 13.78%;总负债 20.65 亿元,20.29 较年初增长 1.77%;净资产 -16.16 亿元,较年初减少 6.45%;资产负债率 467.09%,较 2022 年 270.63% 的负债率大幅提升。

同期,云迹科技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5298.7 万元,同比减少 170.9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622.2 万元,同比改善了 118.29% ‌;筹资现金流净额 -356.6 万元,同比下滑 148.50%。期末现金及等价物 7513.5 万元,跌入到亿元之下。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云迹科技流动负债总额 20.37 亿元,其中赎回负债高达 19.28 亿元。意味着云迹科技有较大的对赌压力,剥离赎回负债,云迹科技的流动负债将会减少到 1.05 亿元,成功上市将大大缓解其资金压力

业务短板与核心挑战:单一化、弱研发、低出海待突破

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止五个月,云迹科技在招股书时间内,来自五大客户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 23.8%、10.9%、14.1% 及 11.9%,期间各期间最大客户分别贡献了总收入的 5.2%、3.4%、4.3% 及 4.2%。

迹科技虽然发展超过了十年,但收入严重依赖酒店场景,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前五个月,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 70.1%、95.1%、83.0% 及 93.2%。这种过度依赖使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酒店行业波动的影响。与此同时,普渡科技、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企业均在酒店、医疗、餐饮等领域展开布局,意味着云迹科技的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

作为局中人,云迹科技也早早认识到被单一赛道局限的困局。在酒店场景外,云迹科技也进行了多元化布局

在酒店之外,云迹科技的产品服务已经渗透到商业楼宇、技术、医疗机构和工厂等领域。比如,云迹科技的智慧楼宇解决方案,实现巡检、安防、配送等多元化服务;在医疗领域,其机器人已经进入多家三甲医院,可提供药品、标本的自动化配送服务。

云迹科技在酒店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和工厂等领域,其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2024 年,商业楼宇业务贡献了 123.9 万元营收、医疗机构贡献为 105.2 万元、工厂业务仅取得了 55.5 万元营收。相较于服务多年的酒店场景,在这些全新的赛道,云迹科技的资源和成就需要更多时间积累

在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和工厂等领域,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且商业楼宇、工厂等场景的环境较为复杂,对机器人的导航、避障、适应能力等要求较高。这意味着,接下来云迹科技需要在研发领域长期投入。

此外,云迹科技同样推出了 AI 数字化系统。2024 年该业务已经能够贡献 1772.3 万元的营收,但对于一家硬件为主导的公司,在 AI 数字化系统的优势也难以保持乐观态度。

截至 2024 年末,云迹科技研发团队仅有 66 人,占员工总数 27.6%。报告期内,云迹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6761.1 万元、6944.3 万元、5738.6 万元和 2494.8 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 42.0%、47.8%、23.4% 和 28.2%,投入相对稳定但研发比率下滑明显。作为对比,优必选的年研发费用在同期几乎超过了 4 亿元,公司业务规模限制了云迹科技的研发支出,但竞争压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在销售模式上,云迹科技也是直销为主。报告期内,直销占比分别为 88.6%、89.2%、81.6% 和 77.6%。正因如此,云迹科技需要筹建自营销售团队,推高了其销售费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分别高达 1.04 亿元、5679.0 万元、5818.8 万元和 3091.2 万元;行政开支为 1.07 亿元、5655.3 万元、5612.1 万元和 4437.2 万元。行政费用和销售费用已经明显高于研发费用。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出海也是云迹科技解决场景限制的方案。2025 年 4 月,云迹科技与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全球首个官方认证的酒店 "AI 智能体 " 服务方案。AI 智能体具备自主执行任务、动态整合信息并采取行动的特征,能变身拥有 KPI、执行高效、低成本解决方案的酒店业 " 伙伴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丁志刚指出,该方案将助力全球酒店业实现智能服务升级、运营效率跃升及个性化体验革新三大突破。未来,酒店 "AI 智能体 " 有望成为推动全球酒店业智能化转型的 " 中国方案 "。

云迹科技已经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沙特阿拉伯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当前云迹科技的主要营收依然在国内大城市,报告期内海外市场贡献占比分别为 2.1%、1.2%、4.1% 和 0.7%。严重依靠自营的商业基因,十分不利于云迹科技快速出海。

综合来看,云迹科技短期内是 " 现金流危机 ",中期是 " 盈利模式危机 ",长期则是 " 技术护城河危机 "。能否在 IPO 并同步落地第二场景的大规模订阅收费,将决定其能否逃离 " 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 的死亡循环。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融资 资本市场 港交所 香港联交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