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吴凡
门店持续调优之下," 国内主板零食第一股 " 来伊份 ( 603777.SH ) 的盈利压力显著加大。今年上半年,来伊份营收回暖,同比增长 8.21% 至 19.4 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 5058.39 万元和 5661.32 万元,各自较上年同期下降 439.6% 和 536.91%。来伊份解释称,门店调整过程中,直营门店店数及收入均受影响同比下降,导致当期利润不达预期。
证券之星了解到,休闲零食行业虽坐拥万亿级市场规模,竞争却异常激烈。既有以万辰集团、鸣鸣很忙为代表的零食量贩赛道加速跑马圈地,也有软折扣、会员制商超、全品类社区店等业态的相继涌现,另外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传统头部品牌也在通过产品升级与渠道下沉巩固份额。多重竞争压力下,为拓展业绩增量,来伊份也在进行生活店和仓储店的布局,同时对非食品类和跨境品类展开探索。但现实挑战在于,新场景门店的模型仍需市场验证,多品类更加考验供应链管理、精细化运营能力,这些新业态短期内难以成为来伊份业绩 " 破局点 "。
门店数量再下降,上半年成本大涨 24.2%
今年上半年,来伊份持续推动万家灯火战略。该战略最早系来伊份于 2017 年提出,其以 " 全国化万店布局 " 为核心,计划至 2023 年实现一万家门店规模,但最终门店数量至 2023 年仅为 3685 家。
证券之星梳理发现,上述战略未达预期受多因素影响。在渠道端,2017 年正值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期,彼时来伊份未将资源重点投入主流平台,而是通过开发自有 APP" 来伊份商城 ",试图构建私域流量,但自建 APP 面临流量获取成本高、用户留存率低等问题。
这种渠道策略的差异也体现在数据上:2023 年,同行业公司三只松鼠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 49.51 亿元,占总营收的 69.59%,而来伊份的电商收入却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持续下滑,分别为 5.43 亿元、5.02 亿元、3.28 亿元,各自较上年同期减少 8.58%、7.54%、34.58%。
线上渠道的盈利不足,使得来伊份线下门店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万家灯火战略推行之初,来伊份仍以直营店为核心,然而直营店多以租赁经营,其单店投入高,回本周期长,且这种重资产模式也易导致单店坪效停滞、人力成本占比高、扩张高度依赖自有资金。这种 " 重模式 " 不仅使来伊份的拓店效率被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同时在零食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之下,其成本劣势与规模短板也被进一步放大。
为此来伊份开始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公司创始人施永雷在今年 5 月召开的来伊份第十八届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表示:" 必须转向加盟生态 "。在此背景下,万家灯火战略的推进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门店规模。
半年报显示,来伊份一方面持续优化单店盈利模型,另一方面提高品牌认知度。在门店数量方面,截至上半年末,来伊份门店数量同比减少 14.2% 至 2979 家,其中直营门店 1395 家,占比 47%;加盟门店 1584 家,占比 53%。
受门店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成本同比大幅上涨 24.2% 至 13.07 亿元,远高于同期营收个位数的增幅。成本端压力持续传导至盈利层面,导致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 8.67 个百分点,最终降至 32.61%。对于毛利率变动,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拓展新业务毛利结构的不同所致。
拟 5000 万输血加盟商,新业务仍在试水期
按照规划,来伊份将加盟店与直营店的比例从 2017 年的 3:7 调整为 2025 年的 3:1,这也意味着,公司仍需对门店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 " 加盟占绝对主导 " 的转变。
为缓解部分加盟商的资金压力,今年 9 月,来伊份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拟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财务资助,对单个加盟或联营门店的财务资助金额上限不超过 100 万元,对同一加盟商或联营商及其关联方的财务资助金额上限不超过 500 万元,拟合计对外财务资助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
来伊份管理层在近期召开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一步解释称,此举将有效缓解加盟商日常运营中的流动性压力,尤其为新开门店培育期、成熟期门店拓展期提供了关键支持,进一步强化了加盟商与公司的合作黏性。
证券之星留意到,由于该次接受财务资助的对象中可能会存在最近一期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超过 70% 及个人加盟商或联营商等情形,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能否实施尚不确定。
完善加盟生态的同时,来伊份也在多维度拓展业务增量,例如公司拓展了创新品类,该业务在上半年实现了正向增长;新业态方面,公司将生活店与仓储店落地,生活店聚焦社区高频需求,仓储店则试水中高端量贩模式;此外,公司还对非食品类和跨境品类进行了探索。
也要看到,这些业务拓展动作仍面临不少现实挑战。创新品类虽实现增长,但半年报未披露具体营收,未来能否带动营收增长尚待检验;新业态层面,生活店可能受社区团购分流影响外,还需直面社区生鲜店、全品类社区超市的同质化竞争;仓储店则不仅需要与山姆、盒马等成熟玩家比拼性价比与会员运营能力,且 99 元会员年费的吸引力以及付费转化率仍需经过大规模的市场验证。另外,多品类店型的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规模与利润空间,但品类的拓宽易导致定位模糊、运营难度增加等。
整体来看,这些新业务虽为来伊份打开了增长可能性,但当前仍处于试水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型,短期内难改业绩承压态势。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