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由我爱音频网主办的【2025 亚洲 AI 音频大会】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发布中心成功举办,该大会以「" 耳 " 闻新世界」为主题,吸引了许多行业内专业人士、企业代表和技术爱好者。
2025 亚洲 AI 音频大会始创于 2017 年,前身为中国蓝牙耳机大会,目前已经连续举办 8 年 14 届,累计参会人员突破 50000 人,成为了行业现象级大会。该大会以论坛研讨形式为主,聚焦行业热点产品、技术、应用,进行精准的关键信息共享,促进行业伙伴们进行快速、直接的合作与交流。
本次大会共邀请到了 9 位全球知名企业代表进行精彩分享,演讲内容涵盖了可听设备、动铁、AI 音频芯片、AI 音频应用、语音交互、AI 硬件、智能眼镜等热门话题。近期,我爱音频网将陆续为大家分享「2025 亚洲 AI 音频大会」演讲回顾,此篇文章将要介绍的是炬芯科技便携式音频事业部产品总监 张洪波先生的演讲内容。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于 2021 年科创板上市,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 AIoT 芯片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
炬芯科技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 SoC 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 SoC 芯片系列、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无线家庭影院、智能手表、无线麦克风、无线收发 dongle、蓝牙耳机、无线电竞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及低功耗端侧 AI 处理器等领域。
全场景 AI 音频
张洪波先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炬芯科技便携式音频事业部产品总监。拥有 18 年芯片设计行业经验,在半导体芯片设计、芯片项目管理和产品规划、市场推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此次大会,张洪波先生以《全场景 AI 音频》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张洪波先生首先回顾了炬芯科技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12 年互联网时代(Actions 1.0),炬芯聚焦数字多媒体产品,以 MP3、MP4 为代表,核心突破高音质音频编码技术;2012-2024 年物联网时代(Actions 2.0),炬芯抓住音频产品有线转无线的机遇,转向蓝牙音箱、无线麦克风、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音频 IoT 设备,重点攻坚高品质低延迟无线音频技术,在音频产品无线化进程中形成强势市场地位;2024 年起进去 AI 元年,炬芯布局 "Actions 3.0" 引领端侧 AI 音频时代,采用架构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推出的全新端侧 AI 音频芯片相较传统架构芯片算力和能效比提升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让 IoT 小装置具有 AI 功能落地成为可能,持续驱动音频产品 AI 化引领行业发展。在这一历程中,炬芯始终围绕着 " 高音质、低延迟、高性能、低功耗 " 来构建核心技术优势。
随后,张洪波先生介绍了炬芯为迎接 AI 音频时代,炬芯做的技术准备和取得的产品场景落地进展。首先,对核心芯片架构进行的根本性升级。其无线音频 SoC 已从传统 "CPU+DSP" 双核异构架构,迭代为支持 AI 融合的 "CPU+DSP+NPU" 三核异构架构。核心在于集成自主研发的 AI 加速引擎技术,实现 NPU 与 DSP 的高效融合,构建高弹性、高能效比的 AI-NPU 架构。
其次,炬芯围绕 " 高音质、低延迟、高性能、低功耗 " 技术特点,基于新的三核异构架构,进行深度的研发。音质方面,炬芯在音频 ADC/DAC,前处理技术、后处理技术、音频编解码、全链路技术等软硬件方面保障高音质,其中音频全链路技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无线低延迟方面,炬芯持续升级低延迟无线私有协议,以更高的带宽实现低延迟的体验,以解决音频产品有线转无线的行业痛点。
在高性能、低功耗方面,张洪波先生首先介绍了传统冯 · 诺依曼架构因存储与计算单元分离,存在 " 存储墙 "" 功耗墙 " 瓶颈的问题。然后解析了炬芯在存内计算技术上的突破。
炬芯科技自主研发基于存内计算技术的创新架构端侧 AI 芯片,突破了芯片传统架构下的性能和功耗的瓶颈。炬芯科技的三核异构芯片平台采用了 CPU+DSP+NPU 深度融合的创新性架构,基于存内计算技术实现的 AI 加速引擎(NPU),让存储单元具备计算能力,相较传统架构芯片实现算力和能效比数十倍级提升。
基于存算一体架构,炬芯已布局三代产品,第一代方案已实现终端产品落地。2025 年炬芯重点研发的第二代产品,性能相较于上代提升 3 倍,单核算力达到了 300GOPS,并支持 Transformer 模型,能效比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6 年将推出的第三代产品,采用更先进的 12nm 制程,单核算力达到 1TOPS,能效比提升至 15.6TOPS/W @INT8,且支持多核叠加进一步提升算力。
大会上,张洪波先生介绍了炬芯的全场景 AI 布局。炬芯专注于以电池驱动的 AIoT 产品,主要围绕人周边、家庭(电视)周边、办公室(电脑)周边去推动落地。其中,人周边包含音箱、耳机、智能眼镜等穿戴设备;家庭周边会通过 AI 抓取内容信息适配音效,如观影时提供震撼声场、家庭剧时营造温馨氛围;办公室周边会落地转写翻译、会议记录等功能,同时适配游戏场景的音频优化需求。
对应场景需求,炬芯已推出多款 AI 音频芯片。其中,ATS323X 平台具备高 AI 算力,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拥有卓越音频性能,且支持自研 48K 双麦 AI 降噪技术,可实现高保真还原度的情况下自适应 AI 降噪。还支持低延时传输和高带宽传输,最远距离可达 450 米。该芯片已率先在无线麦克风产品中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可扩展至电竞耳机、话务耳机及桌面高清会议音箱等产品。
炬芯 ATS362X 平台则在高算力基础上,具备大内存和丰富音频接口,适用于 AI 娱乐音频、专业高清音频、AIoT 计算设备等,目前正与多个品牌客户推进项目落地。
最后,张洪波先生介绍了炬芯科技端侧 AI 算法的全套开发流程,覆盖 PC 版浮点模型、ANDT 转换、SDK 整合 / 联调和终端测试,能够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其中,针对 NPU 打造的 AMD7 开发工具,可自动识别并分配算法至 NPU 与 DSP 执行,成为端侧 AI 生态的核心支撑工具。
目前,炬芯已与多方伙伴合作,实现音轨分离、AI 美声、AI 降噪、声纹识别等技术的场景化应用,以及无线监听麦克风、AI/AR 眼镜、蓝牙音箱等终端产品落地。张洪波强调,端侧 AI 的核心价值在于本地数据处理带来的低延时、低功耗、高隐私性与高时效性,这是推动 AI 智能设备发展的关键。而端侧 AI 产品落地,则需要芯片、算法和解决方案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实现全场景的 AI 音频应用。
我爱音频网总结
通过张洪波先生的精彩演讲,我们深入了解了进入 AI 音频时代,炬芯科技的深度布局以及取得的技术突破。作为一家在音频市场拥有 20 多年技术积累的企业,炬芯始终围绕 " 高音质、低延迟、高性能、低功耗 " 构建核心优势,并通过三核异构架构、存内计算技术,以及全套开发流程等,实现在 AI 音频领域的应用突破。期待未来,随着炬芯端侧 AI 音频方案的广泛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具革命性的产品体验升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