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2小时前
阴雨天气带来严峻考验,各地如何打好秋粮“保卫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央视网消息:秋粮占到了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已过六成。但近期,多地的连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抢收抢烘保秋粮有哪些措施?10 月 16 日起,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又将来袭,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四川盆地东部至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那么,降温降雨对正在进行的秋收有何影响?各地如何应对?

河南:秋收遭遇连阴雨如何抢收成?

9 月份以来,河南已经出现多轮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持续的阴雨给秋粮收获晾晒带来严峻考验。当地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一起来看。

田间土壤湿度大,轮式的收割机无法下地收割作业,怎么办?河南省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联系调集近 8000 台履带式收获机抢收玉米。这些本是收水稻的“客串选手”成了当下秋收救场的主力。

专项补贴见效 烘干设备普及力度较大

玉米收上来以后如何处理?尤其是有些已经出现被雨水淋湿的玉米如何解决?总台记者郭嘉宁此前一直在河南进行秋收的采访报道,来听听他现场观察的情况。

本轮华北主产区受到从九月初到现在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寡照的天气,对于秋粮,主要是玉米的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大?其实这个事儿要结合着今年 6 月份,同样也是华北主产区那波持续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来讲。为什么这么说?在主产区,大多数在旱情当中,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把水浇透、浇足了的这些玉米在本轮的持续阴雨天气当中,苞叶相对还是比较紧密的,抗阴雨抗霉变的能力比较强;而小部分一些地块当时在旱情当中没有浇透,没有浇透的玉米可能就会出现早熟情况,这些玉米的苞叶包的不够紧,更容易发生霉变。比如说 2023 年那次河南小麦烂场雨,影响的范围非常大。但是在 23 年之后,从中央到河南省向全河南下达了 3.4 亿元的关于新建烘干设备的专项资金,这个资金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记者在河南的多个地方走访的时候发现,现在的收粮点普遍都有烘干设备了,比如说南阳邓州市这样的一个县级市,在 2023 年之前,全县的烘干设备不足 100 台,但现在已经达到了 300 台左右。一个收粮店的老板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今年 300 台烘干设备,明年可能就是五六百台了。而且他表示,在今年这一波极端的天气之后,还会有专项资金下达,还会有专项的补贴。当然,他也说如果没有补贴,也愿意去加大投入。因为未来如果再有极端天气,这个烘干塔就是救命塔。这些玉米最终会流向哪里呢?有一些网友关心,说这些发霉霉变、黄曲霉素超标的玉米有没有可能流入口粮市场?这个不用担心,因为在这个季节,主产区大田里生长的玉米基本都是饲料玉米,收上来的不管是直接收成的籽粒,还是说收上来的玉米棒子,最终都会变成籽粒。这些籽粒来到收粮点,到烘干塔里进行烘干,烘干之后再过光选机,光选机能够把那些霉变的玉米籽粒直接给筛出去。

河南鄢陵:与天气“赛跑” 48 小时争分夺秒抢收秋粮

虽说淋湿的玉米或者其他粮食可以通过烘干塔烘干,光选机筛选等技术手段处理,但如果能在降雨前抢收下来是最好的。总台记者在全国商品粮基地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记录下当地在新一轮降雨来临前日夜抢收、与天气赛跑的情景。

记者来到鄢陵县大马镇太平岗村时,村干部们正在组织挖掘机、抽水机排除庄稼地里的积水。村干部王红兵告诉记者,太平岗村在全镇地势最低,还有 1500 多亩玉米、大豆无法收割,是全镇秋收最大的一块“硬骨头”。

记者在大马镇政府看到,办公室的“秋收作战图”上,标注着收割进度和 130 多名机关干部、200 多志愿者的分布位置,太平岗村是重中之重。

村民王美池家有 40 多亩玉米,积水有半米深,人工和收割机都难以进去采收,村镇干部调来挖掘机和抽水泵帮他排出地里的积水。凌晨 1 点多,记者在王美池家的玉米地里看到,积水基本排干,收割机和志愿者一起上手抢收。记者注意到,大马镇武装部部长康向锋穿着厚厚的衣服,头也包得严严实实,一问才知道,他正感冒发烧。积水长时间浸泡的庄稼地全是烂泥,深夜作业的收割机稍不留神就会趴窝。

经过两天两夜连续奋战,太平岗村剩余的 1520 亩玉米和大豆,在新一轮降雨前全部抢收、烘干,鄢陵县全县的秋粮收割已 100% 完成。

山西:农机调度调配抢收烘干解燃眉之急

山西多地也受到连续降雨天气影响,个别低洼地块存有积水、轮式收割机难以下田作业。当地相关部门紧急调来触地面积大的履带式收割机进场,开展秋粮抢收作业。

在山西临汾侯马市的一处上千亩农田里,连续降雨天气造成这里的玉米包叶部分发霉,再推迟收割极有可能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但受田间土壤湿度大影响,轮式收割机难以下田,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当地农业部门紧急调来履带式和轮式改装收割机进场。

为了保证临汾市 490 多万亩秋粮丰收,当地农业部门在做好农机调度调配和服务的同时,同步启动全市的烘干点和烘干设备。

在山西晋中祁县一合作社的玉米田内,履带式收割机正在泥泞的玉米地里穿梭作业,不一会,一大片玉米地就收割完毕,同时还完成了玉米棒的脱皮和秸秆粉碎还田。

当地还提前摸排全县 6 家粮食收购烘干企业的设备容量和作业能力,建立 ‘ 农户 — 合作社 — 烘干企业 ’ 对接机制,24 小时不间断烘干,每天能处理湿粮 1200 余吨。同样的,在晋中市太谷区,33.4 万亩秋粮目前还有近一半未完成收割,当地紧抓晴好天气窗口,科学调度全区农机资源、精准投放,并合理规划作业路线与区域,确保收割进度。

山东青岛:抢抓短暂晴天争分夺秒排涝抢收

在山东青岛,农户们抓住连阴雨后短暂放晴的有利时机,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应收快收。在青岛平度市新河镇,当地农户请来无人机团队协助抢收玉米。目前,平度市植保无人机总量达到 1600 多架,在当前连阴雨导致地块水分饱和、农用车辆无法下地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吊装农作物,大大提高了秋收秋种作业效率。截至目前,山东青岛共投入 195 台烘干机资源,日烘干能力可达 2.5 万吨。全市秋粮应收面积 382.5 万亩,已收获 204.95 万亩。

山东济南:科学选种 + 抢烘干 保障秋粮归仓

在山东,当地还早做准备,通过在播种时选用优良品种,在收获时抢收抢烘干后等方式,减少了秋雨带来的损失,保障秋粮归仓。

记者来到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连绵的秋雨让土地变得泥泞。当地正在使用履带式的收割机进行玉米抢收。值得一提的是,当地面对秋雨这份从容的底气,其实藏在“早做准备”里。早在今年夏玉米播种的时间,当地就已经选用了具有抗倒伏,抗穗腐病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进行播种。同时,加上科学的田间管理,玉米茎秆变得更加粗壮,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秋雨带来的损失。

不过收下来的粮食也不能等,记者来到一个粮食烘干点,现场的轰鸣声非常大,烘干塔 24 小时不间断的运作,为周边的农户代烘粮食。

除了抢收抢烘,还要保秋种,以记者所在的示范区为例,当地就修建了完善的沟渠系统,既能用于灌溉也能用于排水。这也是为什么当地面对连绵的秋雨,今年土地没有被水淹没,给下一季的小麦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当地也会根据天气变化实时调整种植方案,比如调整播种量、种子的深浅等。

从科学选种的“防”,到收获与烘干设备的“抢”,再到秋收的“保”,山东正以全链条举措筑牢秋粮归仓防线,也在为明年夏粮播下希望的种子。截至目前,山东全省秋粮收获已完成约百分之六十八。

江苏:集中机械资源昼夜不停抢收抢烘

在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等地,9 月中下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眼下,玉米、大豆和部分水稻进入收获期,面对当前天气不利因素,多地打响抢收秋粮“保卫战”,调集机械设备,开足马力抢收。

在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整齐排列,多台收割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为了抢抓难得的降雨间隙期,徐州市铜山区共投入各类农业机械 3150 台(套)抢收秋粮。截至目前,徐州铜山 99.8 万亩秋粮已收获 50 万亩,进度已过五成。而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刚抢收的谷物水分含量同样因阴雨天气而偏高。当地粮食烘干厂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在当地这家烘干厂内,刚从田间收获的玉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烘干设备,经智能温控系统烘干后入库,整个流程全自动化运作。

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连云港赣榆区启动粮食烘干应急预案,整合 63 个烘干中心,构建“农户送粮 - 企业烘干 - 统一仓储”闭环服务体系,确保秋粮及时烘干。截至目前,当地 295 台谷物烘干机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 10.2 万吨,能基本满足农户烘干需求。

安徽:多措并举应对秋收不利天气

当前正是安徽省秋粮作物大规模收获的关键期,但是阴雨天气给安徽部分地区秋粮收获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10 月 19 日前,安徽将有持续阴雨天气。目前。当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马上连线正在安徽肥西县采访的总台记者刘军。

在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的一家大型烘干中心,晚上 8 点多,这里仍然是机器轰鸣。记者下午到达的时候,看到有附近的农户正在把稻谷送到这里。这个是烘干塔的进粮口,需要烘干的稻谷从这里先进行筛选除杂,然后就会进入到里边的烘干设备中。目前,这两天送到这里的稻谷已经全部进入到烘干设备里,正在进行烘干作业。

这个大型的烘干中心是今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秋粮抢收的时候正好派上了大用场。烘干中心配备了 24 台自动化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 720 吨。自 9 月下旬全天候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烘干水稻 4700 吨。

肥西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 83 万多亩,预计产量 42 万吨。截至 10 月 16 日下午,肥西县 83 万多亩水稻已收 50 万亩;面对阴雨天气,当地引导种粮农民按照就近原则组织应急抢烘,调度 300 余台烘干机不间断运转,所有烘干点均 24 小时作业,日均烘干能力达 9000 吨。目前肥西县已累计烘干粮食 26 万吨,占已收割粮食产量的 95%。

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对于秋粮收获的影响,安徽省一方面加强各地收割机的组织调度,抓住降水间歇期开展集中突击收割,同时投入 753 个农机应急作业队应急抢收,目前,安徽省秋粮收获进度超过 75%。另一方面引导各类烘干企业和作业点全面启动 24 小时粮食烘干作业,全省 2 万台烘干机满负荷投入使用,日烘干能力超过 70 万吨,能够基本满足需求。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河南 专项资金 冷空气 央视网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