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三女生遭遇惨剧 189 天后,小米 su7 再次发惨烈车祸。车祸大家都知道了,直接进入正题,来分析一下。
上一次,小米公关很快有了回应,雷军也有回应。而这一次,小米要开一个坏头,就是对舆论毫不回应。与此同时,雷军还参加会议,公开呼吁,要团结起来,对付水军。
其实,除了这档子事,避风头,可以不参会,可以不发言,虽然打破安排,但并非人力不可及。但参会了,发言了,却丝毫不提及。这就是傲慢。
很多人笑西贝公关差,觉得贾老板不回应,事情反而没那么大,但是,贾老板起码没有这么傲慢。起码着急,起码心虚。心虚比傲慢好。
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不论是非,不管道义,只要熬过去就可以了,舆论不过是只有三秒记忆的金鱼。如果小米把这个说法验证了,那就会开一个非常坏的头。
但这不是简单的公关 " 熬过去 " 策略。
公关策略的不一样,是因为这一次,事情不一样。小米面临的一个典型的典型的 "Pinto" 时刻。
上一次,几个女生不正确的使用了辅助驾驶。
智能驾驶,现在没人能做到完美。而且,智能驾驶非常复杂,是一个黑箱,无法一步步的拆解程序过程,分析责任——到底是女生使用不当,还是智能驾驶存在不应该有人人为错误。所以,智能驾驶软硬件没有责任。
实际上,现在智能驾驶的软硬件,都在发展之中,要求纠正,是强人所难,不可能的,不合理的。
第二、即便是夸大宣传,这也很难取证。
而且,更重要的是,第三,夸大宣传很容易纠正,不再宣传就是了。
所以,三个女生被烧死的车祸,本身是有限的,不会扩散的。只会影响到口碑、声誉、形象,但这些可以慢慢修复。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随后的、实际上的影响。
所以,可以道歉,可以回应,事情总体是可控的。
但这一次不一样。
死者是酒驾撞车,但酒驾撞车未必就会死亡。现场车辆受损情况其实还好。电车撞车,燃烧,也属于技术上不可克服的问题。
但是,车门从外面拉不开不是。
小米车锁已经有人研究过了,两个微动开关,替代了机械门把手。这是小米的产品设计。这个设计有不有缺陷,相比之前,安全性是不是下降了,是不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这些起码比自动驾驶有不有责任,更容易论证。毕竟,这一点很容易看出,就像下图。
的确很多厂家都是这么做的,但都是这么做的,不等于小米这么做,就不是产品设计缺陷,就不承担责任。
如果一桩官司的责任确定了,那么,其他的车呢?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小米 su7 总共交付了大约 30 万台。
召回,增加机械结构,那肯定是相当复杂的。如果加装,会涉及到改门、加锁、改设计、重新做漆,一个门 2500,四个门就是 1 万。
30 万辆啊。
30 个亿不至于压垮小米,但谁愿意呢?缩小 10 倍,3 个亿,也不是小数。
道歉、回应,就等于某种程度上的承担责任。上一次道歉,是人道主义,即便承担责任,也只是夸大宣传的责任。但这一次,却意味着,30 万辆的召回。这是小米一定要避免的,所以,一切都怪酒驾。既然如此,自然无需道歉、致哀。
这是一个逻辑闭环。
所以,事情不一样,才导致了公关行为的不一样。我相信,连杯子都要开会讨论的公司,这些事一定反复商量过。
1978 年 8 月 10 日,美国印第安纳州,一辆福特平托 Pinto 轿车因追尾导致油箱爆炸,车内乘客死亡,也是三名少女。
该车型为福特公司 1971 年推出的低价车型,油箱位于后轴下方,设计缺陷使其在追尾时易引发爆炸。1972 年同类事故中,13 岁乘客理查德 · 格林萧全身严重烧伤并提起诉讼。诉讼揭露福特公司早知油箱隐患,工程师曾提议加装每辆 11 美元的安全装置以降低风险,但公司经成本核算后拒绝,认为赔偿伤亡支出(约 4953 万美元)低于改进成本(1.375 亿美元)。
后来,1978 年陪审团判定福特公司需支付 1.25 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后经调整核准为 350 万美元。
该案成为美国产品责任法中制造商忽视消费者安全的典型案例,推动了惩罚性赔偿机制的司法实践。
现在,是小米的 Pinto 时刻,但,应该不会有平托案的再现。这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好事还是坏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