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前天
高通被查野心受阻 在华汽车业务要按下“暂停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一场未依法申报的收购案,让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再度站在中国反垄断监管的风口浪尖。2025 年 10 月 10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因高通公司收购以色列 Autotalks 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

2013 年 11 月,高通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首次被调查,按照高通 2013 年度中国市场销售额的 8% 作出处罚,处以 60.88 亿元人民币罚金,这也是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最高罚款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在 2015 至 2025 十年间,谷歌、苹果、亚马逊、高通、阿里巴巴、美团等大型科技企业,皆因不同程度的垄断式经营被处罚。此次立案已是高通公司在中国面临的第二次反垄断调查,如果成立,高通在中国市场将面临重创,对整个科技行业格局或产生深远影响。

最高或面临 127.7 亿元罚款

Autotalks 是一家成立于 2008 年的以色列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注于 V2X 通信,率先推出了业界首款专用 V2X 芯片组(车联网通信技术),其产品支持 DSRC 和 C-V2X 等全球通信标准,是该领域的知名独角兽。

2023 年 5 月 8 日,高通首次宣布其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将收购 Autotalks。在收到举报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简称 " 总局 ")对该项集中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该项集中虽未达到申报标准,但有证据证明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2024 年 3 月 12 日,总局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书面通知高通公司要求其进行申报,未申报或者申报后获得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2024 年 3 月 14 日,高通公司致函表示放弃此项交易。

但令人意外的是,2025 年 6 月,高通公司在未进行申报,也未与总局作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完成对 Autotalks 公司的收购。总局对收购案进行了核实,高通公司也承认了相关事实。

在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10 月 10 日,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收购 Autotalks 公司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事宜进行立案调查。13 日,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针对该事件做了说明。

那么,如果高通被认定违规及违反《反垄断法》,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这意味着,如果高通构成违法,将面临最高 17.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7.7 亿元)的罚款(据财报显示,2024 财年,高通中国区营收约为 179 亿美元)。

中国市场对高通至关重要,这也使得此次违规行为更加引人关注。资料显示,2024 财年高通全球 46% 的营收都来自中国。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4 年,高通在中国座舱域控芯片市场的市占率高达 70%,2025 年 1-4 月,其份额持续攀升,占据 76% 的绝对主导地位。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却在收购 Autotalks 的交易中 " 铤而走险 ",未向中国监管部门申报,最终触发了反垄断调查。消息一出,高通美股上周五盘前跌幅一度超 3.5%,资金纷纷出逃。

" 铤而走险 " 的背后

那么,高通为何会 " 铤而走险 " 呢?

首先是战略卡位 V2X 赛道。V2X 技术最早由美国开始推动,当时的标准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基于短距无线通信的车路交互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场景。

中国在 2013 年也开始布局 V2X,标准是 C-V2X,以华为、中兴这些 5G 通信芯片为基础。中国的技术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拥护和加入。美国放弃自己的标准,转而采用 C-V2X 技术。

对于高通而言,2023 年正经历智能手机市场下行带来的收入瓶颈,急需在汽车、物联网等板块找到 " 第二增长曲线 ",收购 Autotalks 成为其补齐骁龙数字底盘能力短板的重要一步。

收购后,Autotalks 的可量产、符合汽车标准的全球 V2X 解决方案将纳入骁龙数字底盘,让其可以适配不同地区标准与存量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跨区域部署的兼容性与有效性。按照高通此前计划,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已官宣上车,零跑 D 系列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量产;同时,理想、蔚来、岚图、极氪、梅赛德斯—奔驰等品牌已宣布采用或正推进合作。

根据高通官方的数据,目前已有超过 3.5 亿辆汽车采用骁龙数字底盘。在 2025 年的上海车展上,65+ 家高通汽车生态伙伴参展,高通与德赛西威、博泰车联网、零跑、红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奇瑞、宝骏等,在辅助驾驶、舱驾融合、智能座舱等多领域进行协同量产推进。

此次发起对高通收购 Autotalks 的反垄断调查后,骁龙数字底盘新平台的上车计划将受到重大影响,高歌猛进的高通汽车业务,被按下了 " 暂停键 "。

其次是中国国产芯片的正面竞争形势加剧,倒逼高通 " 铤而走险 "。2024 年,中国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已超 30%,政策红利下这一数字有望加速提升。华为麒麟芯片在 35 万元以上高端车型份额反超高通车载 SOC,芯擎、芯驰等本土企业也在加速渗透。华为海思的 5G-V2X 芯片、大唐高鸿自主研发的 V2X 芯片及模组,以及中科创达等软件服务商推出的端侧 AI 方案,正逐步打破高通 " 芯片 + 软件 + 生态 " 的绑定模式。

影响不容忽视

近年来,全球科技行业频繁出现垄断调查事件,多家科技巨头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

在美国,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等公司多次面临反垄断诉讼,例如谷歌因在搜索和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被美国司法部起诉,欧盟也对苹果的 App Store 政策和亚马逊的电商行为展开调查。在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同样加强了对科技企业的监管,此次高通公司的案例尤为引人关注。

今年以来,高通被查并非孤例。9 月 15 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一纸通告,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初步调查显示,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如果以最高 10% 的处罚来看,英伟达可能会面临高达约 17.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1.75 亿元)的罚款。受多重因素影响,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日前表示,英伟达已经 100% 退出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从 95% 降到了 0%。

专家指出,高通、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被查事件凸显了全球科技企业反垄断的严峻形势,主要体现在市场集中度高、技术壁垒强以及数据控制权滥用等方面。科技企业往往通过专利布局、平台生态和用户数据积累,形成难以撼动的市场优势,这不仅抑制了创新,还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例如,高通的专利许可模式曾被指控不公平地抬高竞争对手成本,从而扭曲市场竞争。

分析认为,高通被查对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高通的垄断行为被遏制后,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制造商在专利许可和芯片采购上可能获得更公平的条件,从而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同时,给本土的一些汽车芯片企业以喘息之机,如辰至半导体、佟维存储、皖芯集成等。

其次,小米、OPPO、vivo 等智能手机厂商也可能受到影响,它们依赖高通的芯片供应,但监管干预后,这些公司可能在供应链谈判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推动多元化采购策略。

此外,高通事件反映了中国反垄断执法加强,这可能促使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抖音、小红书、快手等互联网巨头审视自身行为,避免在电商、社交或支付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而影响其业务扩张和盈利模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通 反垄断 以色列 中国市场 立案调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