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码层面,大语言模型已经能够写出正确而优雅的程序。但在机器学习工程场景中,它离真正 " 打赢比赛 " 仍有不小差距。
因为像 AutoML 任务与 Kaggle 竞赛,不仅要求生成可运行的代码,更要求在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层面持续迭代与高性能调优。过去,这一过程往往依赖专家经验与反复试错,使模型难以高效突破瓶颈。
然而,现有基于大模型的机器学习智能体仍受限于两大问题:
缺乏细粒度的领域先验,导致在庞大搜索空间中探索效率低下;
传统的线性或树状搜索结构让不同分支彼此孤立,经验难以共享与复用,从而限制了智能体的自进化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它们会写代码,却还不会 " 聪明地优化 " 代码。
在此背景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提出了AutoMLGen,一个融合通用大模型推理与领域知识的智能编程框架。
其核心为自研的蒙特卡洛图搜索(MCGS),通过 " 分支—节点动态融合 " 打破传统 MCTS 的孤立局限,让不同搜索分支可共享高价值节点;并结合领域知识库与算子级优化,将搜索重点快速聚焦到有效空间,实现轨迹复用、跨分支聚合与过程学习。
AutoMLGen 在仅使用 DeepSeek-R1 模型的情况下,以 36.4% 的平均奖牌率和 18.7% 的金牌率登顶 MLE-Bench 榜单,用标准时长一半(12 小时)的计算预算实现 " 更准、更快、更省 ",体现了 AI 智能体从 " 代码生成 " 到 " 算法优化 " 能力的转变。
AutoMLGen 框架:融合知识与图搜索的智能优化引擎
AutoMLGen是一个面向机器学习工程任务的智能优化框架,让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之外,具备了持续优化与经验复用的能力。
不同于传统依赖 " 暴力搜索 " 的 AutoML 系统,AutoMLGen 以知识为导向、以结构化探索为核心,使智能体能在复杂任务中不断学习、逐步成长。
框架由领域知识库、蒙特卡洛图搜索与细粒度算子库三大模块组成:知识库提供经验启发,图搜索承担动态探索,算子库确保执行稳定,三者协同构建出一个从经验指引→智能探索→方案精修的自进化闭环,真正让 AI 实现从 " 生成 " 走向 " 优化 " 的进化飞跃。
领域知识库:让智能体从 " 零经验 " 快速觉醒
优秀的机器学习工程师总能凭借经验在模型选型、特征处理和策略设计上做出关键判断。
AutoMLGen 将这些经验系统化,构建了覆盖模型层、数据层与策略层的知识库:模型层汇总不同任务下的高效架构与使用要点,数据层聚焦预处理与特征工程技巧,策略层则凝练自 Kaggle 实战的优化思路,如 TTA、伪标签与模型集成等。
在任务启动阶段,AutoMLGen 会自主判断是否启用领域知识,在保持智能体决策独立性的同时有效缓解冷启动。
进入探索阶段后,它能按需启发式地调用知识片段,在动态试探与自我修正中实现经验迁移与能力觉醒,真正让智能体从 " 新手 " 进化为懂策略、会优化的 " 专家型 AI"。
MCGS 图搜索:在迭代中成长,在融合中优化
传统的搜索算法(如 MCTS)虽能在单一路径中平衡探索与利用,但由于分支独立、信息孤立,在复杂任务中效率受限。
AutoMLGen创新性地提出了蒙特卡洛图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引入图结构,让不同分支的节点和轨迹能够动态融合与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 经验互通 "。
MCGS 通过四种核心机制推动智能体的持续进化:
1、主扩展:沿当前路径生成新方案,稳步推进探索;
2、分支内演化:回顾自身历史,总结得失,实现自我反思与修正;
3、跨分支参考:学习其他分支的优解,吸收外部经验与灵感;
4、多分支聚合:融合不同方案的优势,重组出更具创新性的解法。
通过从 " 线性树 " 到 " 图式网络 " 的跃迁,MCGS 让智能体具备了跨分支学习与多解融合的能力,在有限预算下实现更快收敛与更优性能,真正让搜索过程具备了学习、反思与进化的智能特征。
细粒度算子库:连接节点的进化工具
在 AutoMLGen 中,细粒度算子库承担连接不同方案的角色,定义了解法之间的演化方式——从草稿生成到改进,从错误修复到性能微调,再到不同方案的融合。它为 MCGS 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演化逻辑,让智能体能够在图结构中自由流动,在不断跳转与修正中持续探索新解。
这种机制让优化过程更连贯、更高效,也让 AutoMLGen 从 " 代码生成器 " 成长为能主动反思与改进的 "AI 工程师 "。
实验结果与分析整体性能
AutoMLGen 在 MLE-Bench 上刷新了自动机器学习智能体的纪录。仅用 12 小时预算(标准时长的一半),便实现36.4% 平均奖牌率与 18.7% 金牌率,在同类系统中表现最优,展现出在有限算力下的强大竞争力。
在更轻量的 MLE-Bench-Lite 测试中,AutoMLGen 依然领先,以显著优势超越现有方法,体现出一致的性能与出色的泛化能力。
在高难度任务中,AutoMLGen 在多数竞赛中取得领先,进一步证明其在复杂场景下的稳定与进化能力。
模块消融分析
消融实验显示,各模块在性能提升中均发挥关键作用。知识库的引入为搜索提供了方向;分支内演化机制让智能体学会反思与修正;跨分支参考与多分支聚合进一步增强了方案融合与知识共享,使整体搜索更高效、更稳健。
现象分析
AutoMLGen 在不同基础模型上均展现优异适配性。更强的基模型带来更高上限,不同模型在文本、图像与表格任务中各展所长。
随时间推移,性能曲线快速收敛并持续上升,始终高于基线,展现出系统的动态优化与稳健成长能力。
案例展示
典型案例展示了 AutoMLGen 从问题理解到方案实现的全过程,突出了其在推理、代码生成与性能优化中的自主进化能力。
前景与展望
AutoMLGen 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性能层面的提升,也标志着智能体在复杂工程与算法设计任务中的一种能力演进。它证明了 AI 在高复杂度任务中具备自主探索与持续提升的潜力。
通过融合领域知识与图结构搜索,AutoMLGen 让智能体具备自我反思、跨分支学习与方案融合的能力,在有限资源下实现高效而稳健的优化,推动从 " 生成代码 " 向 " 理解并优化算法 " 的跃迁。
更重要的是,这一理念正向更广泛的智能系统范式扩展——从算法发现到科研自动化,从工程设计到多智能体协作。基于图结构的搜索逻辑与知识复用机制,为未来智能体的发展提供了通用的演化框架。
随着记忆与协作机制的不断引入,AutoMLGen 有望成长为能主动理解、改进并创新方案的 "AI 工程伙伴 ",为人工智能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与自我改进奠定基础。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10.08511
项目仓库:https://github.com/Alpha-Innovator/InternAgent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