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10-17
这是最新AI产品季度百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最新一季度的「AI 100」双榜单出炉了。

领军阵营中,哪些头部产品的地位被撼动,哪些新起之秀成功突围?高潜力种子选手中,有哪些新的细分场景和产品设计展现潜力?

旗舰 100创新 100榜单分别聚焦「国民级产品」和「非共识明日之星」,将给出最新答案。

旗舰百强:头部产品集体退潮,谁屹立不倒?

相比 6 月,头部 AI 产品的数据在 Web 端和 APP 端均有下滑,但整体阵营稳定。

Web 端综合表现的 TOP阵营不变,总访问量和 MAU 占比分别超过 80% 和 70%。最新排名依次为:DeepSeek、豆包、夸克、百度 AI 搜、腾讯文档、Kimi、通义、WPS、腾讯文档、百度文库、腾讯元宝。月总访问量均超过千万,豆包和百度 AI 搜增长明显。

以下为本季度新入围 AI 100 旗舰榜的产品,共计 35 款,其中 18 款是上期 AI 100 创新榜中的突围成功者:

AI 智能助手:z.ai、心流 AI 助手、华为小艺

综合性 AI Agent 赛道:纳米 AI、扣子空间、天工 Skywork、AutoGLM、蚂蚁百宝箱、Genspark、QQ 浏览器

AI 效率:Cubox、语鲸、我来、印象笔记、ChatExcel、Pixso AI

AI 创作:百度绘想、小云雀、快剪辑、RoboNeo、Meshy

AI 文娱:斑马 AI 学、TalkAI 学口语、点点穿书、蚂蚁 AQ、圆周旅迹、咔皮记账

AI 开发层:Qoder、文心快码

AI 消费级硬件:Plaud Note、雷鸟 V3 眼镜、小米 AI 眼镜、iFLYBUDS Pro3、Bubble Pal 和 Fuzozo

25 年 9 月,Web 端总访问量和 MAU 仍处在多月停滞,数据持平在 6 亿和 1.3 亿人次。APP 端虽然大盘仍在扩大,单月总新增超过 1.6 亿人次,总 DAU 接近 3 亿人次,但增长引擎已经从通用头部产品转变为长尾的高细分产品。

Web 端的变量主要来自 Agent 类产品,具体体现为以扣子空间、昆仑 Skywork 和纳米 AI为代表、侧重 Deep Research 的综合化办公 Agent,以及以星流、RoboNeo为代表,侧重特定行业 Know-how 的垂直赛道 Agent。VibeCoding 则持续升温。APP 端的变量则主要来自 AI 教育和 AI 医疗。

结合各头部产品的近期动向来看,端到端交付高可控编辑多模态 / 形态融合正成为重点迭代和差异化方向。

创新百强:预示下一波浪潮、未来可期的新起之秀

与旗舰榜 " 寻求国民级产品 " 的定位不同,聚焦快速增长和独特 AI 原生设计的创新榜更像是一份" 面向未来的 AI 产品索引 "

以下为本期 AI 100 创新榜的新入围产品:

综合性 AI Agent:SciMaster、EigentAI、阶跃 AI 桌面伙伴、MasterAgent

其他效率类产品:LinkMind、LongCat、AI 好记、AI Biao、可赞 AI、TabTab AI、Sheet0、Teable、ViiTor AI、Agent Bobby、LovTalent

AI 创作类:造点 AI、Filmaction、Video Ocean、ACE studio、Tunee、快歌、磁力开创、AutoClip、影伙引擎、智小象、SEELE、图生生

AI 文娱:逗逗 AI 游戏伙伴、社恐精灵、Second Me、Moflow、Midoo、AskSia

AI 生活:好球、小荷 AI 医生、Duodo、Smore AI、指北旅行、iMean.ai、预见塔塔、元元记账、飞鸭 AI 记账、蜜小语

AI 开发层:码上飞、Readdy.ai、Link.ai、UXbot、Trickle、ClackyAI、MoonBit Pilot

AI 消费级硬件:DingTalk AI、Rokid Glasses、StarV Snap、Ola Friend、Cleer Arc、Ropet

此次创新榜共出现了 56 个新面孔,变动主要来自综合性 AI Agent、AI 数据、AI 图表、AI 游戏、AI 教育几大领域。

长期来看,创新榜中的产品最终是实现实质性突破、跻身旗舰榜中的国民级产品,还是就此落定中小规模市场,甚至是逐渐被头部产品挤压,或将是一场集合了用户精细化运营、产品功能拓展、团队开发速度和产品传播策略的综合竞争。

现在才是 AI 产品竞争最激烈的时刻

用户用新工作流长期复购投票的现在,或许才是 AI 产品竞争和变数最大的时期。

当面临 AI 时代几乎全新的功能逻辑(产品交付结果不确定等)、设计哲学(以任务完成为核心、不再追求生态流量等)和用户心理(更低的切换成本、尝试全新工作流等),无论是抢先起跑的巨头,还是孕育于新时代的新一代创业者,所有从业者都还需重新摸索路径。

如何沿着用户的核心使用链路,把特定场景和痛点做透、做通,将是下一阶段的核心命题。

就目前来看," 场景细分化 " 和 " 超个性化 "或许是当下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前者有助于帮助产品将行业 Know-how 落实为用户可感知的差异化和效率提升,就我们的产品测评体验来看,行业 knowhow 对产品可用性的提升远超想象;而后者则强调更细致深入的理解并服务单个客户,使用户的个人数据飞轮转动起来,来反复加强用户的使用粘性、产品信任和付费意愿。

在这背后,无论产品形态侧(桌面端、简化流程等)、功能价值侧(充分打造工具生态、端到端完成任务)、场景落地侧(充分挖掘周边功能及细节)、还是情绪价值侧(额外提供陪伴功能等),大厂和初创产品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期的「AI 100」双榜单,也许又会有许多新面孔与新变动。

关于 AI 100

「AI 100」双榜单由" 旗舰 100"" 创新 100"两个榜单组成,一个代表当前格局中的领军阵营,一个代表未来市场的种子选手。为了确保榜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AI 100」双榜单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双重评估体系。

定性层面,则聚焦长期发展潜力,通过专家评估和用户调研,综合考量产品的底层技术、市场空间、功能设计、变现潜力、团队背景、增长速度等多重因素。对于硬件产品,考察具体功能设计和实际使用体验。

除榜单本身外,量子位智库还会邀约榜单入围产品参与 1v1 AI 产品深度访谈栏目「AI 100 访谈」。如希望对榜单和访谈栏目进一步了解,欢迎下方添加栏目负责人。

—  联系 AI 100 负责人  —

专属 AI 产品从业者的实名社群,只聊 AI 产品最落地的真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腾讯 百度 华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