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10-17
这票房冠军为什么爆了,我们都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韩国今年到现在的票房冠军。

萌萌的外表下,细想有点后怕呢——

我的僵尸女儿

一个父亲,为了感染病毒的女儿,逃避 " 清零 " 的故事。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这部轻喜剧的电影,画风实际上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某年某月的某种病毒,让所有人变成了疯子。

" 疯 ",再具象化一点,就是丧尸。

故事发生在一个正常而温馨的家庭。

动物园工作的单亲爸爸正桓(曹政奭 饰)独自抚养上中学的女儿秀雅(崔惟理 饰)。

父女俩感情极好,平日里一起跳舞追星、努力生活。

和乡下的奶奶一起,为孙女即将到来的生日做准备。

- 我的乖孙女,奶奶要送你礼物

(比心)

但到了生日这一天。

蛋糕、蜡烛、礼物,再美好的表象也盖不住世界的骤变。

本以为是邻居夫妻打架。

直到目睹了妻子啃食丈夫的场景。

熟悉的设定,又来了。

大家彼此攻击,互相撕扯。

平时和和气气的邻居、街坊。

有一个算一个,全变成了翻脸不认人的怪物。

怎么办?

想到在乡下独居的奶奶,父女俩决定杀出一条血路。

爸爸偷摸去开车,女儿原地待命。

眼看胜利的果实喂到了嘴边,意外却突然出现——

秀雅被一个 " 鬼探头 " 的小孩咬伤,就这么成为了感染者。

问:

当疫情出现时,比病毒传播更快,增殖更多的是什么?

远超理智的恐惧。

为了女儿,正桓先是跑去医院求助,然后就目睹了这一幕——

感染者还没接受治疗,就被军队镇压。

电视里滚动播放禁止收留可疑人员的信息,违者按重罪处理。

明明有药物正在研发的新闻。

但人们对病毒避如蛇蝎,政府更带头将感染者划分为异己。

为了女儿,正桓可以说是走投无路。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将她送到乡下老家,和奶奶生活。

说来也怪。

感染后的秀雅看似凶残——

但她对大人举起的棍棒、奶奶做的美食、爱听的音乐都保留着微弱的反应,换句话说还残存着人的意识。

政府反复宣传无害化的要求,但正桓怎么都下不去手。

良知和亲情的双重夹击,让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把秀雅藏起来。

公然与国家对抗。

是的,这部看似乐呵的电影,讲的是一个 " 违背大局观 " 的故事。

虽然披着喜剧的外衣:

正桓带女儿出逃时,被冲上来的丧尸老奶咬了一口。

以为要被感染,没想到……对方的假牙就粘在了手上。

但再多的搞笑元素,也无法冲淡主题的争议与现实性。

就像正桓把女儿藏在乡下。

一起长大的发小撞破了这一切,面对此情此景,直呼打咩。

但正桓还是稳住了对方的心。

靠什么呢?

动之以情:秀雅马上要有药了。

晓之以理:疫情期间的疫苗和药物不光救人,更是巨大的商机。

遇见好久不见的初恋,比粉红泡泡更先来的是心惊肉跳。

为毛?

因为这姐不光讨厌丧尸,还亲手杀了感染的前男友。

面对感染的秀雅,她压根不信丧尸还有人的意识。

- 你在对我女儿做什么

- 让开,她不是你女儿,是僵尸

是真的不信吗?

或许是不敢信。

毕竟如果相信了丧尸有恢复的可能,那么被自己杀掉的人呢?

疫情要对抗的不光是病毒,还有人不愿承认的错误。

电影也有许多商业片的通病,豆瓣 6.6 分。

它的人物太表面,走向太突兀,设定很浮夸,更带有韩片洗不去的煽情。

但谁也没预到,就是这样一部片会票房大卖,在韩国超过《F1》《碟中谍 8》《编号 17》这类好莱坞大片或本土国宝级大导的作品。

为什么?

除了轻松搞笑外。

大概当下的观众,不分国籍——

大家更容易被一种似曾相识的真实所打动,而不是银幕上触不可及的幻梦。

电影的许多细节也在无时无刻地提醒,这就是当下的韩国,这就是眼前的现实。

生育率倒数,一个年级只有三、四个学生。

秀雅来到学校,第一天就遭遇了霸凌,符合韩国的优秀传统。

人们走上街道,游行随处可见。

真不是过度发散。

就连主演曹政奭自己都在采访里说,电影让他想起的,正是 " 那个时期 "。

那时他的女儿因为新冠发烧到 39 度,自己和妻子都是密接,在一片混乱中又要预防感染,又要照顾阳了的女儿,可以说是心力交瘁。

而电影不光用一个轻巧的外壳,包起了沉重的集体回忆——

更用一种讨巧的方式提醒人们,我们离 " 末日 " 并不遥远。

虽然。

我们已经想不起三年前的那些细节。

但,这何尝不是应激后,选择性遗忘的心理机制呢?

《僵尸女儿》的票房爆火。

正是它唤起了这些创伤,又试图抚慰它——

哪怕世界上只剩一个感染者,哪怕恰好是自己的女儿,这些都没关系。

因为病毒可以清零,但爱不行。

我们为什么爱看丧尸片?

不同于欧美丧尸动辄的肠穿肚烂。

韩国丧尸片讲的是末日,但焦点永远在末日衍生的东西上。

《釜山行》是人性。

《王国》是权力。

《僵尸校园》是霸凌。

病毒不会无中生有,不过是将原本隐藏的东西揭露了而已。

从前的丧尸片。

是病毒唤醒了人内心隐藏的恶意,让丧尸们将最原始的欲望和杀戮的冲动展现出来,他们会听、会看、会虐待,会形成组织。

说的是丧尸,又好像不是丧尸。

仿佛是一种病毒如何把大家都变成坏人的故事。

病毒揭开的不只是世界的另一种真相,也是公序良俗艺术化表达的遮羞布。

《僵尸女儿》也是一样。

它有像螳螂一样吃掉丈夫的妻子。

为了钱出卖女儿的兽父。

热爱举报的健全人。

以及对感染者赶尽杀绝,不把人当人看的政府。

但它《僵尸女儿》又恰恰相反。

病毒让全世界都抛弃了这对父女。

但他们觉醒的不是兽欲与野性,而是善良、勇气和深埋内心的爱。

灾难不但没有造成间隙,反而让真正在乎彼此的人更加紧密。

所以说回那个话题。

为了一只丧尸,反抗整个国家的行动,这正确吗?

答案当然是唯一的。

但电影没有批判主角这样的决定,它只问了一个问题——

值不值得。

当整个环境都拖着你下沉时,你是否愿意为了爱的人,放弃被承诺的某种未来和结局,只跟着自己的心走。

这是个无脑的喜剧片没错,但电影也做出了看似赖皮,实则叛逆的选择。

越是被集体要求服从。

它就越坚定个体选择的重要性。

哪怕这样的选择是不光彩的,不从众的,不大义凛然的。

就像电影的那个小彩蛋。

正桓的初恋好奇孩子妈妈去哪了,被奶奶告知正桓不是爸爸,而是舅舅。

正桓的姐姐接他电话的时候遭遇车祸,所以必须背负这份责任。

而正桓不光履行了承诺,更出乎众人的期待。

他完全牺牲了个人生活,没有结婚,只为把秀雅养大。

可以说,从收养秀雅到拯救秀雅,整个父女情都是一种 " 矫正 " 的结果。

矫正意外,矫正灾难。

全凭相同的动机,和一个能抵岁月漫长的信念。

幼稚、浪漫、理想化。

但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撬起沉重叙事的一角,让新的风吹进积满尘埃的角落。

它不算一部掷地有声的好片,Sir 承认。

但其实就和我们很多的爆款国片一样,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激起了某种特定的情绪。

回望末日,曾经被绝望和恐慌塞满的我们,不是孤身一人。

Sir 不会透露正桓和秀雅最后怎样了,因为这不要紧。

用无厘头的姿态打破沉重,才最要紧。

不论再坏,丧尸片也都会有一个结局——

" 砰 " 的枪声响起。

既是对病毒的终结,也是对新生的发令。

内容基础,反响就不基础。

故事虚拟,主题就不虚拟。

现实没有丧尸。

多的却是行尸走肉。

哪怕逃出了末日,也要像正桓和秀雅一样——

拼命去爱,去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任时代宰割,听天由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好久不见 动物园 喜剧 疫苗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