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 " 里程焦虑 " 出实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 三年倍增 " 行动方案(2025 — 2027 年)》,明确到 2027 年底,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 十四五 " 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 1806.3 万个,每 5 辆车就有 2 个充电桩;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设施超 6 万个,跨省出行 " 说走就走 "。
但也要看到,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设施功能结构待优化等问题仍然存在。聚焦充电网络变得更大、" 织 " 得更密,行动方案作出新部署。
首先,解决 " 有没有 " 的问题——
" 三年倍增 " 是数量上的 " 倍增 ":直击 " 人等桩 "" 人找桩 " 痛点,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 3 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 8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也是空间布局上的增加:回家充电更省心," 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 ";春节返乡充电不再难," 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 1.4 万个直流充电枪 "" 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
其次,还要让充电设施 " 更好用 " ——
行动方案中," 大功率 " 多次出现," 全国城市新增 160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 10 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 4 万个 60 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 "。
" 目前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 45.5 千瓦,尚不能有效满足节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热点地区等快速补能场景的充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行动方案明确在重点城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设施功能结构。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大功率充电设施是指单枪充电功率达到 250 千瓦以上的直流充电设施。" 对车主来说,未来出行将体验到更丰富便捷、适应各种场景需求的补能方式,满足差异化充电需求。"
从城市到乡村,从高速公路到居民小区,我国充电设施逐渐从 " 中心 " 向 " 全域 " 覆盖,在便利电动汽车出行的同时,一个个充电桩不只是孤立的电力出口,更成为能量双向流动的 " 神经末梢 ",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深厚的分布式支撑。
车网互动让电动汽车化身 " 移动充电宝 ",通过充换电设施与电网相连,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充电 " 囤电 ",在用电高峰时或有需要时向电网反向送电,助力 " 削峰填谷 ",缓解电网集中供电压力。
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 5000 个,反向放电量超 2000 万千瓦时。
过去,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未来,供给体系的完善将带来更大市场机遇。据初步测算,行动方案的实施将拉动充电设施设备制造和建设投资 2000 亿元以上。
小小充电桩,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张覆盖城乡、智慧互联的能源网络渐渐铺开,为百姓绿色出行 " 续航 ",为创新产业生态蓄力。
来源: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