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日,美国总统唐纳德 · 特朗普向以色列议员表示,美国计划增加采购 28 架 B-2" 幽灵 " 隐形轰炸机,使其机队规模翻一番。
特朗普表示,这一决定是在 6 月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远程打击行动之后做出的,他称此次行动证明了 B-2 隐形轰炸机的续航能力和作战范围。五角大楼尚未证实制造全新 B-2 轰炸机计划的存在,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新增的轰炸机可能只是对现有机队的维持和升级而已。
美国最初计划生产 132 架 B-2" 幽灵 " 隐形轰炸机,但由于冷战结束后削减军费,仅生产 21 架之后就取消了后续计划。这样造就了 B-2" 幽灵 " 作为核威慑和全球精确打击的特种作战飞机的地位。
特朗普将这些新订购的 28 架 B-2" 幽灵 " 称之为 " 升级版 ",并将此次采购描述为 " 一揽子 " 计划。他表示,这一计划是在 6 月份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之后做出的,此次行动展示了这种隐形轰炸机执行超长任务时的卓越能力。据他所述,参加此次行动的 B-2" 幽灵 " 经过多次空中加油之后,持续飞行了约 37 个小时,展现了强大的续航能力和后勤协调能力。目前,五角大楼尚未确认新的生产合同,国防采购目录上仅有 B-2 隐形轰炸机的现代化升级和维护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宣布的 28 架 B-2 轰炸机可能指的是机身翻新、现代化升级和延寿计划。考虑到 28 架这个数字超过了现役数量,引发了外界对该数字的质疑,所提到的新型飞机究竟是指全新制造机型、更换接近寿终的现役飞机,还是既有现代化升级计划的延续。特朗普的表态可能与美国空军维持现役 B-2 机队规模,直至 B-21" 突袭者 " 隐形轰炸机在 20 年代末实现全面作战能力的努力相一致。
2025 年 6 月的 " 午夜之锤(Midnight Hammer)" 行动,第 509 轰炸机联队的 7 架 B-2 隐形轰炸机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对伊朗位于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进行空袭。其中 6 架 B-2 向福尔多核设施投放了 12 枚 GBU-57A/B 巨型钻地弹,7 架轰炸机向纳坦兹核设施投掷了 2 枚巨型钻地弹,以打击深埋地下的浓缩铀生产设施。美国海军的一艘核潜艇同时发射了 30 枚 " 战斧 " 巡航导弹,打击伊朗境内多个目标。
F-22 和 F-35 隐形战斗机为 B-2" 幽灵 " 护航,协助隐形轰炸机进行突防和撤离,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露在伊朗防空系统之下的可能性,并提供了通信中继支持。整个空袭任务持续了约 37 个小时,期间多次使用沿航线预先部署的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袭击后的评估显示,福尔多和纳坦兹的核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但破坏程度及其对伊朗核计划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B-2" 幽灵 " 隐形轰炸机计划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当时美国空军启动了 " 先进技术轰炸机(ATB)" 计划,以对抗日益先进的苏联防空系统。1981 年,诺斯罗普公司获得了研制合同,1994 年,该公司与格鲁曼公司合并后更名为诺斯罗普 · 格鲁曼公司,开始设计一种兼具雷达隐形技术和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的轰炸机。
该机的设计源于杰克 · 诺斯罗普在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早期实验性飞翼,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经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和风洞测试,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第一架原型机被命名为 AV-1,1989 年 7 月 17 日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姆代尔机场起飞,飞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试飞,验证该机的操控性、隐形性和系统集成性。1997 年,B-2" 幽灵 " 在怀特曼空军基地的第 509 轰炸机联队实现初始作战能力,取代了 B-52 和 B-1B 轰炸机承担的部分战略任务。
B-2 隐形轰炸机的研制成本超过 400 亿美元,主要用于雷达截面研究、航电设备小型化和复合材料生产。B-2" 幽灵 " 是一款飞翼构型远程战略轰炸机,旨在携带核武器和常规弹药,突破重兵防守的空域。
B-2 Block 30 轰炸机采用两人机组,配备四台 F118-GE-100 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约 77 千牛顿。这些发动机安装在机翼结构内,以最大限度减少雷达和红外信号。翼展 52.4 米,机高 5.1 米,最大起飞重量约 170 吨,不加油航程约 11000 千米,可通过空中加油延长航程。实用升限约 15200 米,高空最大飞行速度约 1010 千米 / 小时。该机设计优先考虑的是续航能力和燃油效率,而非超音速性能。
B-2 雷达隐形功能是通过复合材料、优化机体结构、吸收和散射雷达波的特殊涂层实现的。根据官方数据,B-2 内部有效载荷为 18 吨,这些载荷分布在两个弹舱内。不过,一些记录表明,B-2 曾携带 27 吨弹药执行作战任务。每个弹舱可以容纳旋转式弹药架,也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配备模块化挂架。
B-2" 幽灵 " 可携带 80 枚 GBU-38 型 500 磅(227 千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在需要产生更强破坏效果时,可以混合挂载更重的 GBU-31 型 2000 磅(907 千克)JDAM。该机还可以挂载两枚重达 13600 磅(6169 千克)的 GBU-57 重型钻地弹——每个弹舱各挂载一枚,这种弹药在 " 午夜锤 " 行动中打击伊朗地下核设施。B-2 轰炸机还可以携带 AGM-158 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JASSM),这种远程精确制导弹药可以在不需要直接穿透敌方防空区域的情况下,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核打击任务仍然是 B-2 隐形轰炸机作战能力的组成部分,可以携带传统的 B61 和 B83 核炸弹,计划将配备远程防区外(LRSO)核巡航导弹。航电设备集成了导航、雷达、电子战和防御管理系统,旨在提高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最初配备 AN/APQ-181 机械扫描阵列雷达,但已改装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以提高可靠性、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保持低截获概率。防御管理系统(DMS)可识别和定位威胁发射器,根据数据自动调整航线,并最大限度减少雷达暴露几率。由于早期的软件问题延误了全面部署,DMS-M 现代化改装的重点是提高频谱感知、威胁处理和自动化程度。
通信系统包括 Link 16 超视距数据链,以便在复杂任务中与其他部队进行协调。驾驶舱和任务计算机已经完成升级,数据存储容量得到增强,以支持与现代弹药和网络化作战系统的集成。这些技术升级共同确保了 B-2 轰炸机在对抗先进综合防空网时的有效性,并使其可以在对抗条件下持续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服役期间,还针对机体结构、维护和软件系统进行了改进,以延长 B-2 轰炸机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战备能力。维护改进主要集中在雷达吸波材料涂层、机库环境控制和检查流程上,以缩短流程时间。B-2 Block 30 机队已经逐步完成升级,包括雷达现代化计划、防御管理系统和任务数据文件架构的改进。
美国空军计划让 B-2 至少服役到 2032 年,预计届时 B-21" 突袭者 " 将承担大部分远程打击任务。美国空军还将继续升级航电设备、通信和飞行控制系统的过时部件,以确保其与不断发展的网络中心战兼容。每架 B-2 隐形轰炸机都会在怀特曼空军基地定期进行基地级维护和低可探测性检修,以保持其任务能力。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强调,现代化升级将确保其核打击和常规打击能力。同时努力向下一代系统过渡,并在服役期间保持威慑力。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战略任务外,最近 B-2" 幽灵 " 还展示了海上打击能力。
在埃格林湾试验场的测试中,美国空军 B-2 轰炸机投放了一枚 " 快沉(QUICKSINK)"500 磅改进型制导炸弹,展示了在 JDAM 的制导和专用传感器组件基础上,击沉机动水面舰艇的能力。随后在挪威海的演习中,B-2 与挪威空军 F-35A 混合编队,对机动水上目标进行精确空袭,验证了协同反舰能力。
" 快沉 " 计划旨在利用现有的精确制导弹药执行水面作战任务,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反舰巡航导弹替代方案。该计划扩展了轰炸机的任务范围,使其能够在陆地和海上执行各种打击任务。整合海上打击能力符合美国空军分布式作战的目标,并支持与北约盟国在高威胁沿海地区的合作。隐形突防和网络化瞄准能力相结合,增强针对更广泛战略和战术目标的作战灵活性。
B-2 隐形轰炸机高昂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影响着机队规模和维护策略。以 1997 年美元价值计算,每架轰炸机的采购成本约 9.29 亿美元,而包含研制和维护基础设施在内的项目总成本,平均单位成本为 21.3 亿美元。这些数字反映了有限的生产数量和复杂的雷达隐形功能维护需求的影响。
与传统轰炸机相比,B-2" 幽灵 " 的涂层和材料需要恒温机库、大量的人工和较长的维护时间,因此降低了出动架次率。项目经理一直致力于通过先进材料、模块化组件和自动化监测技术来提高可维护性。这些改进旨在平衡机体在接近服役寿命末期的运营需求和维护成本。美国空军计划维持目前 20 架 B-2 机队,所有轰炸机都将逐步进行升级,以确保在 30 年代 B-21 全部部署之前,能够执行全球范围内的核威慑和常规打击任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