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前天
466亿钛白粉巨头,对前员工“下重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周慧,编辑 | 深海

10 月 14 日晚间,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发布的一则公告,揭露了一件索赔金额高达 13 亿的技术侵权案。

公告显示,龙佰集团控股子公司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下称 " 云南新立 ")以 " 技术秘密遭侵犯 " 为由,将三名前员工及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河北燕钢 ")诉至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并索赔 13.1 亿元(暂定金额)。法院已立案受理。

据悉,被侵害的相关技术秘密为原告云南新立引进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的大型氯化钛白粉生产线的建设工艺、生产技术。

龙柏集团表示,由于本次诉讼案件尚未开庭审理,目前无法判断案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本案被告人之一的刘建良,曾担任云南新立董事长,同时也是公司氯化钛白技术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曾带领团队获得 " 云南省创新团队 " 认定。

雷达财经注意到,近年来,龙佰集团营收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均在持续下滑。2021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206.17 亿元增长至 275.39 亿元,但营收增速由 45.56% 降至 2.78%;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也从 46.76 亿元锐减至 21.69 亿元。今年上半年,钛白粉业务营业收入下降了 7.68%。

截至 10 月 17 日收盘,龙佰集团最新市值 465.8 亿元,较巅峰期市值缩水超 500 亿元。

索赔 13 亿,龙佰集团子公司起诉前员工技术泄密

据前述公告披露,本案的原告分别为云南立新、钛康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钛康威兰及合伙人管理咨询公司;被告分别为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以及河北燕钢。

被侵害的相关技术秘密为原告云南新立引进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的大型氯化钛白粉生产线的建设工艺、生产技术。

自 2007 年起至 2019 年期间,被告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等人曾分别担任过云南新立的重要领导岗位、主要技术岗位。

龙佰集团称,2019 年下半年,江书安、赵泽权入职河北燕钢关联公司后,利用云南新立的技术秘密等资料,为所在公司的氯化钛白粉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建设等提供相关服务。

2022 年,云南新立就此事向云南省禄丰市公安局提起刑事控告,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2025 年 5 月 15 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已对三名前员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宣判。

公告显示,本案中原告诉求包括以下六点:(1)被告立即停止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涉案技术秘密;(2)销毁载有涉案技术秘密的载体;(3)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化工报》《人民法院报》或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全国性媒体的显著位置刊登道歉声明;(4)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 13.005 亿元(暂定);(5)赔偿维权合理开支 1000 万元(暂定);(6)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雷达财经注意到,河北日报 2022 年 1 月初的一篇报道显示,在曹妃甸南堡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人们正为建设年产 100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而紧张忙碌着。目前,项目一期主体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据介绍,年产 100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的重要支撑项目,由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 160 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 2 条年产 8 万吨生产线,同时配套 2 条单线年产 10 万吨钛渣装置和 1 条年产 16 万吨人造金红石装置,投资 37.85 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35 亿元,年利税总额 5.64 亿元,新增就业岗位 1052 个。

天眼查显示,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为河北燕钢控股 70% 的子公司。

2024 年 2 月 19 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北燕钢位于曹妃甸的 100 万吨 / 年氯化法钛白粉一期项目实现了 16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前端的高钛渣和金红石工序投产阶段,32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刘建良曾担任云南立新董事长,任职期间获云南 " 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 "

在本次诉讼的三名自然人被告中,刘建良扮演的角色颇为重要。

天眼查资料显示,刘建良,男,汉族,1971 年 2 月生,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1993 年,刘建良从中南工业大学工业分析专业本科毕业,随后进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工作。2001 年 3 月至 2006 年 4 月,刘建良担任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室任主任(正处级)。

2009 年 5 月,刘建良在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云南新立前身)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并于 2012 年 2 月升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5 年 6 月,刘建良升任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5 年 9 月,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更名为云南新立,刘建良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10 月,刘建良在云南冶金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已更名为 " 中铜投资有限公司 ")担任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

作为云南新立曾经的董事长,刘建良带领云南新立引进了多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在 2017 年的第二届 " 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论坛 " 上,刘建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南新立掌握了大型工程化氯化钛白生产工艺技术,现在云南新立氯化钛白粉生产能力强,四氯化钛日产可达 500 吨以上。

与氯化钛白并进的海绵钛生产发育健康。10000 吨 / 年海绵钛生产线由乌克兰完整引进,投产启动至今一切进展顺利。对于海绵钛的生产,云南新立有自己的策略与计划,目前产量达到产能的 50-60%,2018 年达到 70-80%。

此外,刘建良还表示:" 目前的云南新立优势凸现,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专利 200 多项,自主创新能力强 , 技术底气足,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阶段已经完成。"

在云南新立工作期间,刘建良获得了诸多荣誉。

2017 年 11 月,刘建良获得云南省第二届 " 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 "。

作为氯化钛白技术创新团队头人,刘建良领导的技术团体曾获得 2018 年 " 云南省创新团队 " 认定。

龙柏集团近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已连降三年

龙佰集团在 2024 年财报中表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且是钛白粉行业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供应商。按照产能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商,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

近年来,公司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持续下降的困境。

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龙佰集团分别录得营业收入 206.17 亿元、241.55 亿元、267.94 亿元、275.39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5.56%、17.16%、10.92%、2.78%。

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76 亿元、34.19 亿元、32.26 亿元、21.69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04.33%、-26.88%、-5.64%、-32.79%。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困境并未得到有效改善。8 月 18 日,龙佰集团披露的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 133.42 亿元,同比下降 3.35%;归母净利润为 13.85 亿元,同比下降 19.53%。

龙佰集团称,报告期内,钛白粉行业面临供给宽松加剧的局面,价格竞争与产能不断增加挤压全行业利润的情况愈演愈烈。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龙佰集团钛白粉营业收入为 86.64 亿元,同比下降 7.68%。此外,该业务毛利率为 27.11%,比上一年减少 6.40%。

有分析人士指出,若河北燕钢年产 100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全部投产,或将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而波及龙佰集团钛白粉业务,可能会导致龙佰集团氯化钛白粉业务的毛利率及营收进一步下滑。

对于龙佰集团起诉前员工的后续进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云南 北燕 索赔 雷达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