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1000 万元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10 月 9 日,陕西良鼎瑞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玉良说," 这不仅是雪中送炭,更给我们的创新发展吃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初,铜川市工信局摸排包括良鼎瑞公司在内的 43 家有融资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推送。截至目前,已有 9 家金融机构与 32 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累计发放贷款 12.35 亿元。
这是铜川市深入落实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七大行动 "、精准服务民营企业的生动缩影。
精准施策:从 " 人找政策 " 到 " 政策找人 "
" 过去是我们到处找政策,现在是政策主动送上门。" 桥畔葡萄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该公司是铜川市重点扶持的民营工业企业。在市工信部门支持下,他们与西农葡萄酒学院开展专项攻关,推出葡萄酒 " 潮流新品 "。今年 4 月,桥畔葡萄酒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政策千万条,落地第一条。铜川市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惠企政策从 " 大水漫灌 " 转向 " 精准滴灌 "。" 陕企通 " 平台成为企业的 " 政策管家 ",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
截至目前,铜川市注册企业超 3.1 万家,累计发布惠企政策 107 条,受理企业诉求 72 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超过 95%。
服务创新:从融资困难到活水自来
" 和金融机构现场签订 1.5 亿元信贷协议,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痛点,为后续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 5 月 26 日,陕西世茂鑫兴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铜川市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上说。
这场由铜川市工信局组织的活动,为工业企业和项目搭建了融资平台。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痛点,铜川市多措并举打通金融血脉,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重要突破。铜川市市场监管局紧抓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建立知识产权优质企业名单库,推送银行参考,并举办 5 场入园惠企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5450 万元,推动本地银行向本地企业投放知识产权贷款实现零的突破。
政银企对接走向常态化、机制化。2024 年以来,铜川市组织对接活动 548 场次,助力 59 家企业入选省级 " 工信贷 " 白名单。市工商联积极穿针引线,在政企恳谈会上推动金融机构为 8 家民企集中授信 1.43 亿元;携手邮储银行召开银企对接会,为 5 家企业授信 1.8 亿元。
法治护航:从疲于应对到安心经营
"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整治乱检查、乱执法让我们能够专注于生产经营。" 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松富在铜川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表示。
稳定的预期、公平的环境,是企业敢投、敢闯、敢干的重要保障。针对涉企执法中存在的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 "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 等突出问题,铜川市司法局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等举措,推动执法环境持续优化。
"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专心发展经营,不再忙于迎检备查。" 铜川王府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战明说。
铜川市司法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检察院建立 " 12345 热线 + 行政执法监督 "" 行政检察 + 行政执法监督 " 协作机制,并在全市设立 4 家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选聘 20 名社会监督员,构建起多元监督体系。
亲清政商关系正在加速构建。铜川市委统战部建立政企恳谈工作机制,市级开展活动 9 次,441 户企业参与,解决诉求 85 个;创新开设 " 亲清面对面 " 访谈 8 期,建立 " 诉求收集—政策解读—问题督办—成效反馈 " 闭环机制。
从政策活水的精准灌溉,到融资渠道的持续畅通,再到法治阳光的温暖护航,铜川市以一套套务实管用的 " 组合拳 ",让民营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活力更强。截至 6 月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占经营主体总数的比重达 96.24%,对 GDP 贡献率达到 60%,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来源 / 陕西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