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中国天眼”,又一个首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据央视新闻,记者 18 日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获悉,近日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 " 中国天眼 " (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 ,探测到一种新的来源于恒星黑子区域磁场的毫秒级射电暴。

该成果填补了我们对太阳系外恒星小尺度磁场认知的空白,对于推动太阳系外的空间天气研究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

本次观测结果示意图,右上方为观测到的射电频谱的一部分。

太阳磁场是驱动太阳活动的根源,这些磁活动通常源自太阳上局地的强磁场区域,如太阳黑子区域。在其他晚型恒星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磁活动现象,一些恒星 ( 如活跃的 M 型恒星 ) 上的磁活动比太阳上的更加剧烈、频繁,对近邻行星的宜居性有着显著影响。

测量恒星小尺度磁场是探究恒星磁活动起源、评估其潜在空间天气效应的关键。但长期以来,主流的恒星磁场测量方法 ( 如塞曼多普勒成像 ) 基本只能提供恒星全球性的大尺度磁场信息,无法分辨恒星黑子区域的小尺度磁场结构。

" 中国天眼 " 的高灵敏度射电观测为黑子探测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光学手段互补的途径。科研团队通过探测恒星黑子上方局地磁场结构发出的射电信号,可以约束黑子的尺度,了解其上方星冕磁场的强度和结构,准确地刻画恒星黑子的性质。

目前,科研团队也在利用 FAST 观测开展对年轻类日恒星、褐矮星、恒星 - 行星相互作用过程的探索,这将进一步拓展我们对恒星磁活动及其驱动的系外空间天气现象的理解,为寻找系外宜居行星提供重要启示。

国家天文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FAST 发现的脉冲星数量达到 1152 颗。这一数量,早已远超同一时期国际上其它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 十四五 " 期间,FAST 还取得了一批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让中国射电天文研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据新华社,我国科学家利用 " 中国天眼 " 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毫秒脉冲星 PSR J1928+1815,它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且伴星质量远超一般掩食脉冲星的伴星。此类掩食脉冲星非常罕见,对开展恒星演化、致密星吸积、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完成,成果论文 5 月 23 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眼 新华社 科研 央视新闻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