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 10 月 19 日电 ( 谢婧雯 ) 近日,vivo、荣耀和 OPPO 等品牌旗舰机新品陆续发布。各家厂商宣传中,"2 亿像素长焦镜头 " 成为核心卖点。
手机拍摄已经进化到哪一步了?高像素如何影响普通用户的日常体验?
2 亿像素,啥概念?
13 日,vivo 发布的 vivo X300 Pro 搭载了 "85mm 蔡司 2 亿 APO 超级长焦 ",具备 2 亿超高像素和 1/1.4 英寸的大底尺寸。官方介绍称,其人像摄影实现了从 24mm 到 135mm 全焦段的高清画质覆盖。
紧随其后,荣耀于 15 日发布 Magic8 系列。荣耀 Magic8 Pro 同样配备了 "2 亿像素超夜神长焦 ",支持 3.7 倍光学变焦与高达 100 倍的数码变焦。
16 日,OPPO 以 " 旅拍神器 " 为定位,推出 Find X9 系列。OPPO Find X9 Pro 在光学层面搭载了与哈苏合作的 " 真 2 亿长焦镜头 ",凭借 F2.1 的超大光圈,官方宣称进光量提升了 140%,是 " 同级进光量最大的 2 亿镜头 "。
对于这款产品的竞争力,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称,OPPO Find X9 Pro 是万元以内最值得购买的 " 相机 "。
2 亿像素传感器、大底、大光圈与先进的 AI 算法,对于手机拍摄能力到底意味着什么?
vivo 官方表示,2 亿长焦支持最高 20 倍长焦微距。
数码博主滕飞对中新经纬解释,2 亿像素和 5000 万像素对比,最大区别是记录画面的精度不同。像素高,理论上可以记录的细节就更丰富。手机上用 "2 亿像素 " 传感器能够提升动态范围,并实现高像素输出和 ISZ 变焦 ( 片上变焦 ) 。
" 所谓 ISZ 变焦,可以理解为先将传感器转换为高像素输出再裁切画面中心,这样会比传统数码变焦有更好画面细节。" 该博主介绍,简单来说,在同等技术条件下,2 亿像素的细节比 5000 万像素更好,裁切放大也更清晰。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牛泽昕同样对中新经纬表示,像素数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照片分辨率的大小,输出精度的高低与放映面积的大小。高像素支持高分辨率和更大尺寸高清照片的输出。
内存会不够吗?
手机集体迈向超高像素,意味着拍摄的照片将拥有极高的分辨率,但随之而来的,是单张照片文件体积的显著增大。这对于本就不喜频繁清理相册的用户而言,是否会加剧 " 存储焦虑 "?
中新经纬使用 5000 万像素的荣耀手机拍摄,手机照片大小普遍在 5MB 左右。那么,2 亿像素的照片会有多大?
vivo X300 Pro 2 亿像素照片参数 中新经纬 谢婧雯摄
16 日,中新经纬在北京丰台区某商场的 vivo 门店使用 vivo X300 Pro 的 2 亿像素模式拍照,测得照片文件大小多在 20MB 至 30MB 之间;在荣耀门店用荣耀 Magic8 Pro 拍摄的照片,大小也基本在 20MB 左右。
荣耀 Magic8 Pro 2 亿像素照片参数 中新经纬 谢婧雯摄
OPPO 方面则向中新经纬透露,根据拍摄内容的不同,其新款旗舰机拍摄的 2 亿像素的照片体积在 20MB 到 60MB 之间。
对此,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高像素照片确实会占用更多存储空间,但随着手机像素从 1 亿提升至 2 亿,厂商配备的存储空间也相应增加了,这是一个相互匹配的过程。
目前,主流手机存储配置已从以往的 128GB 提升至 256GB 起步,部分旗舰机型甚至提供了 1TB 乃至 2TB 版本。在付亮看来,存储空间的扩容不仅是为了应对高像素图像,更是整个移动应用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手机处理能力和 5G 网络支撑的强化,对高清影视摄影的支持会越来越普遍。"
付亮还指出,用户打开手机摄像功能会发现,随着配置提升,可选模式也在增加,例如专业摄影、运动模式、边录像边抓拍等。换句话说,并非每次拍照都必须以 2 亿像素输出。
荣耀方面也向中新经纬解释,2 亿像素是产品影像能力的上限,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照片清晰度和格式,而不同的格式对应着不同的文件大小。
除了存储压力,高像素对手机芯片算力也提出了极高要求。在 2 亿像素模式下,用户拍摄的等待时间又是否会变长?
IDC 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向中新经纬表示,新一代旗舰芯片的算力提升显著,加之 AI 技术的辅助,用户基本感受不到 2 亿像素与 5000 万像素在快门响应速度、连拍帧率以及照片保存时间上的明显差距。
2 亿像素之后会是什么?
事实上,早年间,手机厂商曾一度推出 1 亿像素传感器,但当时因存储、电池和芯片算力,出现了应用切换卡顿、存储快速耗尽及照片成像效果不佳等问题。随后几年,行业转而涌入 " 大底传感器 " 赛道,通过提升进光量来优化画质,像素数则基本稳定在 5000 万。
如今,2 亿像素潜望长焦镜头成为年度高端机型标配。是什么在推动 2025 年旗舰手机影像竞争再度白热化?
" 近年来芯片算力技术进步、存储增加、电池续航增长,厂商开始叠加更多 AI 软件能力提升影像效果。" 郭天翔介绍,在功耗、占用空间和成片时间等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后,高像素又重新成为厂商在影像领域新的发力方向。
付亮认为,2 亿像素的普及并非单一技术的进步,而是整体技术环境协同演进的结果。他以 vivo 为例指出,其专用影像处理芯片与主芯片厂商形成的联动,保障了性能的稳定。
付亮表示,手机影像的竞争维度正在转变。一方面,硬件配置持续升级,vivo、OPPO、荣耀等厂商纷纷为 2 亿像素传感器搭配了专用影像芯片;另一方面,AI 技术正在重塑手机摄影的体验边界。
对于当前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郭天翔指出,双 2 亿配置确实为厂商的设计带来了更大挑战。因此,当前厂商通常将 Ultra 机型明确为 " 影像旗舰 ",更侧重于影像能力的提升,而在性能、外观与轻薄等方面则做出一定的取舍。这与以往将 Ultra 机型视为最全面 " 水桶机 " ( 指一款手机没有明显短板 ) 的认知已有所不同。
他表示,影像技术的提升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与相机行业的发展趋势相近,手机影像未来也将朝此方向演进。然而,由于手机承担了更多元的功能与角色,厂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权衡,以在各项需求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 各家厂商其实一直探索着不同的路径。" 付亮预测,未来厂商未必会单纯追求参数飙升,而是会更注重综合性能与用户体验。用户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今后,智能手机的 AI 与视频图像功能将进一步融合,手机对视频的处理能力将显著增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