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研究所 前天
暧昧但不确立关系,年轻女孩们困在situationship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亲密关系,不单纯了。

从性开始

男生的身高超过 180,一身黑色衬衫、黑色裙裤,及肩长发扎成了马尾,慢悠悠地朝铁门口走过来。

远远地,21 岁的小树看到这个瘦高的人影就 " 猜到是他 "。男生是她在 tinder 上划到的,已经聊了快两个月。小树看过他在软件主页上放出的个人照片——长相,完全的理想型,简介也没有雷点。他初中就去美国读书了,优越的家庭条件让小树觉得两人无法相配。即便如此,她还是抱着 " 追星 " 的心态想见他一面,因为 " 我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见过这么帅的男生 "。

见到真人她却有点害羞。下意识地,她害怕对方嫌弃自己的外表,往地铁口的阴影里躲了躲,哪怕延长一秒让她晚点面对他也好。但男生应对如常。第一次的约会,他们去了酒吧聊天,一个半小时后转场去 KTV 唱歌。

在酒精和音乐的加持下,他们之间的距离被不自觉地拉近,然后是接吻,然后是酒店 ……所有事都发生在 4 个小时以内," 就像缘分一样,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小树说。

这就是小树人生中的第一段 situationship。

在《牛津英语词典》里,situationship 一词的官方解释是—— " 一种缺乏明确标签或承诺,但存在一定程度情感和 / 或性亲密的关系。" 看定义,他们的关系完全符合。

对于感情经历稀薄的小树而言,初次见面关系推进就如此迅速,连她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男生有一种让小树安心到卸下防备的阴柔气质。" 不像跟其他男生在一起的别扭,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紧张,莫名地有一种安全感和松弛感。" 小树说。以至于这个晚上,她情不自禁地想说出自己家里 " 那些破事 ",好像对他已经完全信任," 那时我觉得他对我也滋生了一种保护欲,我想他一定是喜欢我的。"

当 situationship 这个词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越来越多国内年轻人们都开始接纳和实践类似的新型情感关系。尤其是,主动选择不恋爱、只 situationship 的女生越来越多。在社交媒体搜索 "situationship",许多女孩都记录了自己的 situationship 经历和想法。

但涉及到对这种关系的具体定义和表现,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最关键的是,这种关系实在太像一种美化版的 " 约 · 炮 "。连小树自己也觉得很像。

29 岁的叁贰更直接,她一开始就是冲着与 situationship 强绑定的肉体关系来的。

从今年 5 月开始叁贰实践了这段新型关系,但直到男生和她明确 situationship 的关系定位前,她也依然觉得两人是纯 " 炮友 "。他们会在每个周末见面,做爱,这样的 " 周末关系 " 持续了 7 次。

图片来源《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截图

但叁贰又觉得这其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超出炮友的成分——除去性关系,他们还会一起健身、买菜、做饭、散步、逛商场,一起讨论感兴趣的电影或社会话题,给予对方陪伴。她发现自己对对方除了身体的渴望之外,还有情感的依恋。而这种相处模式,也完全符合叁贰理想中和伴侣的相处模式。

于是在国内年轻人中,situationship 这个舶来品就变成了多种 " 非正式关系 " 的统称,一种炮友以上、恋人未满的模糊状态。

转正的博弈

海外的约会文化中,situationship 通常是初始阶段,理论上说,这一时期,男女双方与多人约会且有性关系,都是完全合理的。只有当关系深入到 relationship ——也就是谈上恋爱后,双方才进入到保持 1V1 的排他性关系的阶段。

换句话说,人可以同时保持一段或多段暧昧关系,并同时是单身。

《Tinder2022 年度报告》显示,会员信息中填写单身的比例增加了 49%。由此可见 situationship 的优势:操着单身人设,也能同时享受来自一位或多位异性的照拂。许多年轻人都呈现出 " 薛定谔的单身 " 状态,他们也表示自己更喜欢 situationship,因为这样的关系压力更小,且,这是一种 " 有效的关系 "。

图源小红书 @8 4 15

劣势就也很明显了——

当男女双方都止步、且满足于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时,两人都能只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温存,而不履行其需要的承诺。

但大多数人在天平上都不是对等的。那些主动选择 situationship 的女孩,似乎也并没有对外展示的那般潇洒。事实是,困在 situationship 里的女孩,越来越多了。

在持续了两个多月 " 纯炮友 " 的日子后,叁贰在 2025 年 8 月成为了主动终结关系的那个人。她给对方发了信息:" 过去的这段时间很美好,但我现在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运营一段关系,祝你未来一切都好。"

虽然是由她发起的结束,原因却是——她发觉自己已经越陷越深。明明自己是在享受这种陪伴,她的内心却越来越痛苦。

二人是以 " 炮友 " 开始的,在认识之初,他们就明确了除对方之外还会接触其他的异性。但,当叁贰对男生产生情感依赖后,她对这个前提条件越来越无法忍受。渐渐地,那些甜蜜时刻带来的多巴胺反馈,已经比不上对方若即若离和忽冷忽热所带来的伤害。

起初的叁贰并不在意对方是否回复消息,后来却是," 他一不回我,我就觉得他应该是在发展别的关系 "。她意识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开始排外了。" 既然这段关系无法再更进一步,就不要让它继续扰乱我的精力。" 叁贰说。她发出了分手通知,不久,男生回复到,接受这样的分开,也祝她一切都好。叁贰随即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Situationship 实在太考验双方对自己情感的掌控力。尤其是女生这一侧,当肉体亲密关系产生时,能做到性爱分离的人太少,似乎抽身也总比另一方更痛苦一些。

26 岁,刚结束 4 个月 situationship 的 CC 同样深受其害。

和这位男生同样是在社交软件上认识的。聊了大概一个月,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CC 对男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是激素的影响 ",她这么觉得。潜意识里她已经完全把对方当成男朋友对待,可另一边,男生对 CC 的态度却急转直下,消息不回,约见面也难。CC 也质问过男生为什么前后态度差距这么大,对方却回答," 你想多了,我一直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截图

那段时间里,CC 的内耗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她选择跟男生 " 来个了断 ",特意挑了一个周末把男生约了出来。问对方: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男生却回答:" 我们是好朋友 + 亲密关系。"CC 提出了转正成恋爱关系的要求,男生很干脆地拒绝了。

这段关系也随着对话一起结束了。一切停留在男生的最后一句话:" 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开始。"

本质上,situationship 就是一种男女权力关系的博弈,产生 " 转正 " 想法的一方,已经输了。

晚婚的 " 副产品 "

这种不清不楚的动态平衡,是基于都市年轻男女的新世代需求出现的。

像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中说的,随着年轻人的经济水平和人格越来越独立,他们不愿意过早被婚姻捆绑,陷入房子、车子、孩子等复杂琐碎的事务中去。面对人性的不确定性、婚后角色变化的恐慌,许多人会患上 " 承诺恐惧症 ",不愿意用恋爱的关系来绑定不可知的未来。

谈恋爱,就意味着双方要向彼此履行承诺,承担责任,甚至最终走向婚姻。但在 situationship 里只需要享受当下的快乐,就算这是一种 " 有毒 " 的甜蜜,也成了年轻人们的最优选。

26 岁的设计师小麦已经习惯了用 situationship 做婚姻的挡箭牌。

她的这段 situationship 已维系了近三年。他们始终没有确立恋爱关系,但也始终没有断了联系。

在小麦看来,男生 " 人很好,很阳光 ",不像以前她接触的那些 " 大谈艺术 " 的空洞的男生。疫情期间他主动把自己积攒的抗原给她送了过来,在她生病时给她买小蛋糕,两人维持着稳定的联络,互相关心支持。但男生大她 5 岁,已经到了被家里催婚的年龄," 他就觉得只要是谈恋爱,一定是冲着结婚去的。他也明确和我说了。"

对工作刚走上正轨的小麦来说,结婚是件太遥远的事。更何况如果用结婚对象的标准来考察对方,曾经觉得他有很多的优点,也马上就被密密麻麻的细小缺点盖过了,从住所混乱,到旅游时没有规划 …… 记忆里的甜蜜全都变成了压力。一次,男生告诉小麦,他二舅母打电话催他结婚,说 " 岁数再大了,生出来的孩子像小耗子(营养不良)",这无形中给小麦增添了更多压力。

因此,将这段关系维持在 " 不谈 " 的状态让她更有安全感,也不会带给男方多余的幻想。

图片来源《关于约会的一切》截图

事实上,东亚年轻人晚婚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以隔壁韩国为例,根据韩国统计局的数据,韩国女性的初婚年龄早在 2016 年就突破了 30 岁,2022 年,30-34 岁成为韩国女性最主要的初婚年龄段。国内同样如此,年轻人的初婚年龄在逐渐推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初婚年龄也达到了 30 岁以上。像小麦所说," 还没玩够呢,不着急。"

有一次她也问过男生," 咱俩算什么关系?" 对方回答:" 咱俩不搭子吗?"她想了想觉得,有一个固定搭子,待在一起很开心也不错," 至少在想要结婚以前,用这种非正式的相处方式做过渡,挺好的。"

差一口气的 relationship

像小麦一样,不内耗于 situationship 的女孩,确实也是少数。

转正被拒的 CC,冷静下来后才开始复盘两人之间的关系。

随即,许多原因出现在脑海里,而最首要的——他们未来不会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她绝对无法接受异地。想到这里 CC 顿时觉得,自己这场 " 转正的博弈 " 是没有意义的。同样,对方的视角也是如此。

尤其是对这些一线城市高流动性的年轻人来说,连自身都充满着不可知的变数,就更不用说和他人缔结长久的正式亲密关系。

在叁贰看来,这种说不清楚的关系带来的痛苦是远大于快乐的。在这段长达三个月的非正式关系里,她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我宁愿正经谈个恋爱 "。最后,她和 situationship 对象重新联系,还是确立了正式的恋爱关系,她也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尝试 situationship 了。

终究,过渡状态只是迫不得已,甜点也不能当正餐吃。之所以选择 situationship,还是因为谈一场正式的恋爱太难了。

在一线城市,普遍的情况都是——婚恋市场上一直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结构。根据西南百合数据中心的统计,2024 年一线城市相亲市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最夸张的成都市,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 1:43。

很多时候,合适的男生往往早被别人 " 抢走 ",而一眼心动的对象又总是不愿意确立恋爱关系,毕竟," 人家也没玩够 ",不想被买车、买房、彩礼等困扰。结果就是,留给不少都市女性的选择大多是:奔着结婚的目的去相亲市场上 " 找队友 ",或者,在交友软件上找到了这些 " 不负责任 " 的短择对象。

结束一段 situationship 后,女生们还是只能自己调节,走出这种复杂的体验。

CC 还是情不自禁总会想起那个男生,她不停看书、听博客,强迫自己走出来。她将自己对这段关系的思考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受到情伤的女生都有共鸣。随后她组建了一个 situationship 互助群,大家在群里相互分享、安慰,劝诫彼此要更爱自己,关注自身成长。不过,群里的女生并不全是 situationship,有很多人是女追男,男的吊她们,再后来,群里渐渐没人说话了。

CC 也试过跟一些有 situationship 经历的男生聊天,了解男性视角下的关系定位。聊下来她总结,会尝试 situationship 的男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看不上女方型:只能保持这种关系,对方达不到他的期望。

2、不想被束缚型:觉得女友会管控他,压力大。

3、渣男型:非 1v1 关系,长期多线程。

" 最后这种最离谱,不知道哪来的魅力。"CC 说。她想,接下来自己还是会积极寻找一个可以长久相处的对象," 但如果一直找不到,我大概还是会尝试这种关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国 初中 衬衫 酒精 音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