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美金签证费,正在逼走美国的 " 未来 "
" 我要去美国,不回来了。"
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在首都机场挥别大学挚友和青春岁月时说的话。上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被全球顶尖人才视为耶路撒冷,是他们兜兜转转、苦心孤诣也要抵达的应许之地。
这也是那个逐渐远去的时代里,出身于发展中国家的做题家们,能够想象到的最完美的发展路径:通过埋头苦读来获得专业技能与耀眼文凭,成功实现移民,一举抹平国别差异,坐收发达国家的优渥薪资、社会福利与发展红利。
2009 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曾在他所写的《人才战争》中,披露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自 1985 年到 2008 年,清华大学 80%、北京大学 76% 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2006 年,清华和北大分别以 571 名与 507 名博士输送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由于将近九成的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因此,美国《科学》杂志 2008 年就把清华、北大看作是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相信每个 80 后、90 后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个 " 别人家孩子 " 的神话。在大人们的只言片语间,这个别人家孩子不断在学业上取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辉煌成绩,而最终,他或她都去往了美国,关于他们的神话戛然而止。美国,意味着终点。不会有比这更好的未来了。
电影《中国合伙人》截图
但如今,这一切已然成为历史。2024 年,特朗普的卷土重来,不仅标志着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主流价值观,更意味着在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由美国引领的全球经济格局走向终结。众所周知,美国的诞生与发展,以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为基石;而如今,作为美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引擎的移民们,却成为 WASP 群体(白人盎格鲁 - 撒克逊新教徒)拒之唯恐不及的 " 他者 "。
01. H-1B 签证 " 打击波 ":美国的人才吸引力正在褪色
当地时间 9 月 19 日,一架从旧金山飞往迪拜的航班在停机坪上滞留了三个小时,机上的印度乘客焦灼地在机舱间徘徊踱步,急切地与雇主、同事通话交流。
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令,突然要求美企为外籍员工担保 H-1B 工作签证申请时,必须向美国政府缴纳 10 万美元的申请费。根据白宫发布的总统令原文,如果这名外国人已经持有 H-1B 工签但身在国外,入境美国之前美国雇主必须先补交 10 万美元。
" 极其悲伤的情况 ...... 一架载有来自湾区的印度人的国际航班已经完成登机,原定离开旧金山国际机场。当有关 H-1B 签证新规定的消息刚刚传出时,机上的印度人惊慌失措,恳求下飞机。" 特许会计师考斯塔夫 · 马朱姆达尔 (Kaustav Majumdar) 在推特上描述了当天飞机上的情况。
已经回到印度的 H-1B 签证持有者们,也竭力在最短时间内返回美国。印度航空的 179 航班于 9 月 20 日下午 1 时 25 分从孟买起飞,计划在旧金山当地时间晚上 8 时 25 分降落,其座位很快便被抢购一空。而在美国匿名网站 4chan 上,好事者们相互怂恿挑事:他们专门查找从孟买等印度城市飞往旧金山的航班,通过尽可能长时间占用预订的方式堵塞预订系统,以此扰乱印度 H-1B 签证持有者的航班预订计划。
H-1B 签证,是美国主要外籍专业人才临时工作签证,年配额 8.5 万个,中签率 15% - 30%,约 2/3 岗位与计算机相关。2024 年,印度申请人获得了 71% 配额,中国占 11.7%。2025 上半年,亚马逊、微软、Meta 分别获批超 1 万、5000 余、5000 余张 H-1B 签证。
对于这一新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此举目的是避免美国企业雇佣廉价外籍劳工、进而夺走本土岗位,意在倒逼企业培训美国大学毕业生,还称已与美科技公司沟通且获得同意。副总统万斯此前也批评科技巨头裁员后却仍然申请外籍员工签证,如微软拟裁 9000 人却仍有相关申请。
而在 9 月 10 日遭到枪杀的 31 岁 MAGA 网红柯克(Charlie Kirk)遇害 10 天前,曾于社交媒体上写道:" 美国不需要给印度人发放更多签证。大概印度是通过合法移民渠道让美国工人失业的最大来源。美国已经受够了,挤不下了。我们终于该把美国人放在第一位了。"
事实上,这仅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打击移民劳动力的举措之一。
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废除非法移民或合法临时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 " 出生公民权 ",此举引发近 20 个州的民主党检察长提起诉讼。
5 月 27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新的外国学生签证面谈预约,虽然在 6 月 18 日,恢复了办理外国学生签证,但仍要求访问签证办理者的社交媒体账户。美国国务院表示,领事官员将密切关注对美国政府、文化、机构或建国原则怀有敌意的帖子和信息。
而在近期,白宫宣布开始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一方面向联邦雇员提供 " 买断 " 计划推动其主动辞职,另一方面解雇试用期员工,这一举措可能间接影响了移民劳动力在联邦政府中的数量。
特朗普政府层出不穷地推出打压移民政策,也导致赴美留学人数明显下滑。今年 8 月,美国入境留学生同比降 19%,达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大降幅。当前美国有 130 万国际生,70% 来自亚洲。和 2015 年 9 月相比,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在过去 10 年间下滑了 18% ,当时的中国学生总数为 30.1 万;而入境美国的印度学生人数则相比去年大幅下降了 44%。
02." 精妙时机 "!中国 K 签证,瞄准全球 STEM 人才
而就在特朗普政府推出 H-1B 工作签证申请新规的一个多月前,8 月 7 日,中国增设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 K 字签证,正式纳入修改后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此次 K 字签证专门发给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申请人需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 STEM 领域毕业并获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是在这些机构从事相关教育、科研工作的人员。
相比现有 12 类普通签证,K 字签证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上更便利,持证人入境后可参与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且不要求国内有聘用或邀请单位,申办流程更简便。
路 · 透社用 " 精妙的时机 "("EXQUISITE" TIMING)一词,来形容中国推出 K 字签证的恰逢其时。" 美国无疑在 H-1B 问题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 K 签证的时机非常好," 地缘政治战略首席策略师迈克尔 · 费勒(Michael Feller)说。
而从移民画像上来看,美国 H-1B 工作签证新规所限制的劳动力移民,与中国的 K 字签证要吸引的 STEM 领域人才,可谓精准吻合。一场中美人才争夺战蓄势待发。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数据,通过 STEM 领域移民到美国的外籍人员,主要来自于印度、中国、菲律宾、韩国等亚洲国家。总结来说,主要就是 " 印度润人 " 和东亚做题家。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截图
"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印度 "。
此言非虚,无论是在加拿大坐地铁,还是在迪拜乘游轮,亦或是在英国逛超市,在吉隆坡吃晚餐,都能看到成群结队、乌央乌央的印度人。印度润人,堪称当代社会的吉普赛人,在全球迁徙,逐资本而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印度人想润出去?
收入差距是一个重要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的薪资水平较低,美国硅谷的初级工程师收入就能达到印度国内的数倍,驱动着印度的专业人才为了更高的经济回报而选择移民。其次,印度还有独特的种姓制度。虽然这一陈腐的等级制度早已被法律废除,但影响依然根深蒂固。高种姓垄断了大部分财富和权力,低种姓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社会阶层流动性极低,这促使许多低种姓和渴望改变命运的人选择移民。
人类学家项飙在其关于印度 IT 从业者的著作《全球猎身》中就谈到,在印度引以为傲的软件工程行业中,81.8% 的专业人员出身 " 高级 " 种姓,只有 9% 来自 " 落后 " 种姓,这与 " 落后 " 种姓占印度总人口 52% 的基本事实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在解释为什么印度的 IT 业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时候,主流媒体和我的大多数被访者都强调,是他们的英语优势和印度发达的高等教育让印度 IT 人才具备全球竞争力;而我的研究表明,是阶级、种姓和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使得从全社会动员吸取的剩余价值集中到这样一个人数有限的精英群体中,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别竞争力的 IT 劳动力。"
除此之外,印度宗教多元林立、文化异质复杂,不同种族、宗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隔阂,这使得印度人对印度文明的归属感涣散且游离。而莫迪政府为了构建一个 " 想象的共同体 " 所推行的大印度教主义,主张将印度建设成一个 " 印度教优先 " 的国家,试图以印度教文化认同将占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度教徒团结起来,增强印度教社会内部凝聚力。而这进一步促使穆斯林、锡克教徒等面临更加普遍和严重的歧视和暴力,在权力结构中地位进一步边缘化,这些少数族群也成为了非法移民的主力。
对于 K 签证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纽约大学上海分校 ( 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 ) 教授林汉昇 ( Han Shen Lin ) 分析说:" 有了 K 签证,我预计将会从印度、俄罗斯、东南亚和中东迎来加速的流入——这些地方汇聚了成本更低的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
03. 人才战不只是 " 抢人 ",更是科技未来的博弈
事实上,在全球 AI 竞争加剧的当下,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正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押注未来的关键。
不止于中国。最近,英国首相的 " 全球人才工作组 " 正致力于提出方案,提议为全球顶尖人才取消部分签证费用,力图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学者和数字专家来英,以提振经济增长。一位官员说:" 我们试图吸引的是那些就读过全球排名前五的大学或获得过知名奖项的人才。我们正在考虑把签证费用降到零。"
英国于 2020 年推出的 " 全球人才签证 ",申请费为 766 英镑,配偶和子女支付的费用相同。通常每位申请人还需缴纳每年 1035 英镑的医疗附加费。
而在美国推出 H-1B 签证改革新规后,一直面临人才严重流失的韩国,也正合时宜地推出新政,设法利用美国的改革措施来吸引海外科学家和工程师。韩国政府计划明年将预算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驱动经济的领域。
如果说 " 印度润人 " 是因为贫富差距与阶级分化而逃离本土,那么 " 韩国润人 " 则是为逃离内卷而走出国门的东亚做题家代表。根据韩国商工会议所 6 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2024 年,韩国每 10000 人净流失 0.36 名人工智能专家,从净流动指数上排名第 35 位,在经合组织 38 个成员国中垫底。相比之下,卢森堡增加了 8.92 名,美国增加了 1.07 名,德国增加了 2.13 名。
为阻止人才外流,在去年 9 月,韩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名为 "K-Tech Pass" 的新签证,旨在吸引在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毕业的外国工程师,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发放 1000 份此类签证。
电影《我讨厌韩国》截图
与此同时,德国数字协会 Bitkom 的负责人伯恩哈德 · 罗赫勒(Bernhard Rohleder)也表示," 新的美国政策可能是德国和欧洲吸引顶尖人才的一个机会 "。
力图成为全球 AI 竞争第三极的中东,同样在吸引科创人才方面不遗余力。
2024 年 2 月份,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提出 " 主权 AI" 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和英伟达进行 " 主权 AI" 合作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德国、法国、荷兰、阿联酋、沙特阿拉伯。
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不是传统发达国家德国、法国,而是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这样正在积极寻求经济转型的区域性大国。如今,这两个国家正把发展 AI 产业设定为一项国家战略,从算力、算法、数据、人才等各个层面构建自身优势。
为延揽人才,阿联酋面向投资者、企业家、杰出人才、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等推出 " 黄金签证 ";阿布扎比建立了 MBZUAI,这是一所专门的人工智能大学;迪拜也基于《迪拜经济议程》"D33" 框架,推出了以创始人为核心的初创企业项目 —— " 迪拜沙盒 "(Sandbox Dubai),加速人工智能和其他基于技术的初创公司进入市场。
从 2021 年到 2023 年,阿联酋的人工智能从业者数量翻了两番,达到 12 万人。阿布扎比先进技术研究委员会(ATRC)负责人 Bannai 表示:" 对于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
而沙特阿拉伯则依靠实力雄厚的主权基金,提供优渥条件吸引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涌入。目前,沙特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世界上最高的薪酬待遇,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的年薪中位数为 420,000 美元,被 NEOM 招聘的高管或将获得高达 5 万美元的签约奖金。
" 我们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我们的国力源于自己的移民传统和我们欢迎的异乡侨客。这一点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及。" 美国前总统里根如是说。但现在,保守主义与保护主义,正让美国越发固步自封。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统计,自去年年初以来,至少有 85 名在美国工作的新晋和知名科学家全职加入中国研究机构。商业科技作家梅赫兰 · 古尔(Mehran Gul)观察到:一个奇怪的倒置正在发生——曾经是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拥护者美国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保护主义,而中国则将自己定位为全球主义倡导者,这种逆转不再只局限于贸易,现在还蔓延到两国对待人才的方式。
而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