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诗人基德:杨老去世,上海天气阴阴的,很多朋友问我他在物理学界到底什么水平,排名多少,能进前 10 不(实际上给物理学家排名这件事很难评)?于是在出门觅食之前,写一点。
很多人刷到,杨振宁的第一项主要成就是提出宇称不守恒,这里有一个理解的关键是 " 提出 ",让我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然界有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其实物理学是干什么的,你就可以直接理解为研究这四种相互作用(所谓四种力),并试图把它们放在一个理论里去解释的一种学问。
谁定义了一种力,谁就是开辟一条道的祖神,比如牛顿(引力神域)。
谁把对一种力的定义和理解,往前推进一大步,谁就是一条大道当下时代的主神,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之于引力)。
谁把两种力归纳到一个理论里讲得通,谁就是开辟大道未来的战神,比如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融合电磁力和弱力的弱电统一理论,1979 年诺奖)。
注意,在我看来以上没有排名之分,只是工作的领域不同,一个科学家研究什么领域,主要受时代以及老师影响。
1949 年,杨振宁结束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业,前往普林斯顿高研院,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那是弱相互作用这条大道刚萌芽的年代,而它的开道祖神,正是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手时的老师:费米。
怎么开出来的呢,因为当时的物理学家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原子核会 " 自发衰变 " 呢?(钴 - 60 发生 β 衰变,变成镍 - 60)
这种衰变肯定不是强相互作用(捆绑原子核的力),也不是电磁相互作用(让原子结合的力),难道,还有一种新的力在让粒子衰变?
而杨振宁的研究,也是这个方向。
强力和电磁力是大多数物理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它们遵循宇称守恒(简单理解:物理定律在宇宙空间中对称的换个方向,依然成立),并基本上没有物理学家会质疑这一点。
但 1953 年时,新发现一种 K 介子,在衰变时,似乎会产生宇称不同的产物。
怎么解释?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个人,当年对这个问题进行逐一排查,重头审视所有关于 " 宇称守恒 " 的实验,等到 1956 年初,他们意识到一个惊人事实:目前根本没有实验证据能排除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的可能性。
在现实世界、强力和电磁力上起作用的 " 照镜子不变 " 概念,让科学家们想当然了!
在弱力这条大道上,宇称守恒不生效!
杨振宁和李政道马上提出了一系列实验方案,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很多别的科研团队陆续开展实验,最终发现了著名的 " 宇称破缺 " 效应(以及更多新发现)。
因为铁律被打破的太快,1957 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光速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的,就这样 " 简单 ",他们甚至没有写什么新理论………
写到这里可能比较抽象,宇称不守恒意味着什么呢?弱力这条大道被 " 战神 " 杨振宁劈开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它最震撼的意义其实我之前视频里讲过,对称性破缺关系到:我们为什么存在。
在宇宙大爆炸时,理论上应该产生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它们会互相湮灭变成能量,最终宇宙什么也不会剩下,没有星球,没有生命。而现在的现实是,我在电脑前打字,你在看手机,我们都没死,反物质少的可怜。
" 反物质消失之谜 " 在对称性破缺被发现后,有了突破口,正是因为弱力,它让物质比反物质多产生了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如今的宇宙繁星,是你和我。
也许是时候让处女座认识到,有时候不对称,才是真正的美了。
所以,如果再有人问你,杨振宁到底研究了什么?你可以说,他的发现,论证了宇宙里为什么会有你。
好了该收拾一下出门找东西吃了,迟点再给大家写杨老的另外一个成就 " 杨 – 米尔斯规范场论 ",在那边他的身份是为融合三条大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主神,再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