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9 日晚,兰州音乐厅因 " 从松花江畔到黄河之巅——《松花江组曲》与《黄河》钢琴协奏曲 " 专场音乐会而沸腾,钢琴演奏家方弋以一曲钢琴协奏曲《黄河》,将黄河的磅礴气魄与民族情感融入指尖,在黄河之畔完成了一场与 " 母亲河 " 的深度对话。
" 来兰州前我做过功课,中国江河里,长江第一、黄河第二,第三就是我们哈尔滨的松花江。" 方弋笑着开启话题。此次音乐会由哈尔滨交响乐团与兰州交响乐团联袂呈现,上半场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与下半场臧婷创作的《松花江组曲》遥相呼应,将两座城市的 " 母亲河 " 紧密联结。
在方弋眼中,兰州这座黄河冲积平原上的城市,其 " 母亲河雕塑 " 的城市地标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在黄河岸边的兰州音乐厅弹《黄河》,这件事儿本身就特别有意义 "。
谈及此次在黄河之畔演奏《黄河》的内心感受,方弋的眼神格外真挚。" 很多人问我,演奏地点会不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以前我觉得未必,但这次来兰州,答案一定是‘会’。从高铁站出来路过黄河时,我就被眼前汹涌澎湃的景象深深震撼,那种博大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黄河》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几天在兰州音乐厅练琴,每次路过黄河再回到琴房,弹奏时的心情都完全不一样——更澎湃,也更自豪。"
这份自豪,既源于对作品的深刻感悟,也源于对民族与祖国的热爱。今年以来,方弋已完整演绎过 5 次钢琴协奏曲《黄河》,但他坦言 " 越弹越觉得难 " ——难在如何将作品的气魄与深情更精准地传递。" 你看我这手,今年弹《黄河》已经脱了五次皮。"
采访中,钢琴家方弋摊开手掌,指腹上的薄茧与伤痕清晰可见。每天 5 至 6 小时的高强度练琴,在琴键上反复打磨每一个音符,只为让这首承载民族精神的乐章,在每一次演奏中都绽放最磅礴的力量。" 在兰州演奏,让我有了挖掘作品更深层内涵的动力。看到黄河,就会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这种情感会自然融入演奏,让音符更有温度。" 方弋说。
舞台上的从容演绎,背后是方弋对音乐的敬畏之心。被问及在黄河畔演奏《黄河》是否有压力时,方弋坦言 " 压力是对舞台的敬畏 "。" 我们对音乐、对作品必须有敬畏心,尊重它、剖析它,也才能逼着自己弥补不足。" 方弋表示此次演出的唯一 " 小挑战 " 或许是兰州的海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演出的投入——毕竟,在黄河之畔奏响《黄河》,这份经历本身就足够珍贵。
此次跟随哈尔滨交响乐团巡演中,方弋见证了多座文旅城市之间的文化联结。" 哈尔滨这些年越来越干净,人文素质也在提升,文旅让城市的内在气息更浓厚。" 方弋直言,此次巡演以音乐为桥梁,为家乡哈尔滨与兰州、成都等城市搭建文化交流的纽带,自己既自豪又荣幸。
当指尖流淌出《黄河》的旋律,当黄河的波涛与音乐的韵律在兰州音乐厅交织,方弋用音乐证明,好的音乐,能与土地、与民族、与人心同频共振,而这场黄河之畔的琴音对话,也终将成为跨越江河的文化记忆。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日报兰州特派记者:于秋莹 文 / 视频
图片由王建昭提供
编辑:姜学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