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价格暴涨,接连创出历史新高。
创纪录的同时,上游矿产企业成为最大的赢家。
10 月 17 日晚,国内最大的金矿企业紫金矿业发布了 2025 年前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542 亿元,同比上涨 10.33%;归母净利润 378.64 亿元,同比上涨 55.45%;扣非净利润为 341.27 亿元,同比上涨 43.71%;基本每股收益 1.425 元,同比上涨 54.39%。

据悉,前三季度紫金矿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1.07 亿元,同比上涨 44.31%。矿山企业毛利率为 60.62%,同比增加 2.91 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紫金矿业延续了此前的增长态势,实现营收 864.89 亿元,同比增长 8.14%;净利润为 145.72 亿元,同比增长 57.14%,扣非净利润为 125.03 亿元,同比增长 50.37%。
根据统计显示,年内紫金矿业 A 股涨幅超过了 106%,市值为 8018 亿元;港股涨幅则超过了 139%,市值为 8664 亿港元。
拉长周期来看,自 2019 年开始,紫金矿业在资本市场上就有着不俗的表现,统计显示,紫金矿业股价已连涨 7 年,若从 2019 年初算起,紫金矿业 A 股涨幅超过了 1600%。而近一年,紫金矿业的上涨主要系金、铜价格的飙升。
从产品分类来看,紫金矿业第一大营收来源为贸易精炼等其他,其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 69.58%;第二大营收来源为矿山产铜,其占到了总营收的 16.25%;第三大营收则是矿山产金,其占到了总营收的 15.77%。
实际上,紫金矿业之所以能够减少有色周期对企业的业绩的影响,主要来自企业的多元化布局。
Choice 数据显示,2009 年至今,紫金矿业的并购交易几乎没有间断。仅 2024 年一年内,紫金矿业就完成了四笔大规模收购。今年 5 月,紫金矿业通过旗下子公司以超 137 亿元完成了对藏格矿业 3.92 亿股份的并购,紫金矿业因此获得藏格矿业的控制权。此举创下紫金矿业自 2023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并购。

紫金矿业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掌舵人陈景河。
1992 年,陈景河刚加入紫金矿业时,该企业只有 76 名职工,年利润仅 3 万元,日常维系靠销售零星矿产品。到 1999 年,紫金山金矿年产量就达到了 3 吨,产量位居全国矿山首位,年利润就超过了 5000 万元。
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做出如此成绩,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陈景河并不满足眼前的成绩,其想让紫金矿业再上一个台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想到的办法就是改制国资属性,引入社会资本,冲刺资本市场。最终,他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改制的初期,他设想先让紫金员工、矿区村民认购,再引入战略投资者,最后向社会公开募资。结果,当时这种入股的方式并不被认可,股份也无人问津。
2000 年,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以 3000 多万元入股紫金矿业,回头来看,这笔投资是陈发树最为成功的一笔投资。完成股份制改制之后,陈景河还不满足,于是他开始着眼资本市场寻求新的突围方向。2003 年,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一次性募集了 12 亿元的资金。
有了钱之后,陈景河带领的紫金矿业便开始一路买买买。

根据财报显示,2005 年至 2008 年短短四年时间,紫金矿业的营收就从 30 亿元飙涨至 169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 2008 年特殊的背景下,紫金矿业还能创造 11.32% 的营收增速,净利润更是能稳定在 30 亿元以上,足见陈景河出色的掌舵能力。
手握巨量的现金,又逢有色矿产周期底部。陈景河并购的速度则更加迅猛。
2012 年,国际黄金价格暴跌,澳大利亚矿企诺顿金田陷入危机,半年亏损了 2000 万澳元,同时面临巨额外债到期。于是陈景河果断出手,紫金矿业以 1.88 亿澳元的代价获得诺顿金田 89.15% 的权益。
2015 年,全球矿企陷入了 " 矿业史上最可怕的熊市 ",多数矿企深受波动影响,如嘉能可亏损近 50 亿美元,巴里克亏损 31 亿美元,力拓亏损超 17 亿美元。
而这一年,紫金矿业营收还增长了 26.45%,总营收达到了 743.04 亿元。
面对全球矿产行业的超级逆周期,陈景河再次加仓,拿下刚果(金)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金矿各一半权益。而这两座矿山,一座是世界第四大铜矿,一座是世界十大金矿之一。
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陈景河强调过去 30 多年来,紫金矿业对并购战略的坚持。而对于并购,陈景河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即反周期买入。
截至 2025 年前三季度,紫金矿业的矿产铜产量为 83 万吨,同比增加 5%;紫金矿业矿产金产量为 65 吨,同比增加 20%。而上述企业的贡献不可忽视,其中卡库拉是其在铜矿业务内的主力贡献矿之一。
2024 年 10 月,陈景河执掌的紫金矿业斥资超 70 亿元拿下加纳金矿;2025 年 5 月,其又斥资 137 亿元控股藏格矿业。截至目前,紫金矿业的金、铜矿储量及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营收的稳定增长以及净利润的暴增,给了陈景河很大的底气。
目前,紫金矿业的年营收已突破 3000 亿元,更为难得的是,截至目前,紫金矿业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尤其是近六个季度,紫金矿业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81.54%、58.17%、55.28%、62.39%、48.75%、57.14%。
紫金矿业摆脱周期影响的秘诀就是,陈景河的多元化并购策略。
在金矿以及铜矿方面的布局之外,紫金矿业还切入了锌、锂、钼等能源金属板块。
根据公告显示,紫金矿业董事会已经同意对安徽沙坪沟钼矿采选项目进行内部立项,项目估算总投资约 72.06 亿元,采矿方法为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建设采选规模为 1000 万吨 / 年,主要产品为钼精矿。
紫金矿业表示,钼是全球稀缺的战略性金属,已广泛应用于冶炼、汽车、能源、航空航天、化工等中高端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沙坪沟钼矿的开发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叠加公司旗下巨龙铜矿、多宝山铜矿的现有副产钼产量,公司未来有望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矿产钼生产商之一。

根据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紫金矿业碳酸锂产量为 1.1 万吨,包含藏格矿业今年 5 月以来的产量 0.37 万吨,旗下阿根廷 3Q 锂矿一期年产 2 万吨碳酸锂项目已于三季度末投产,湖南湘源锂矿 500 万吨 / 年采选系统也将于四季度试生产。
除了在矿产的布局之外,陈景河还在资本市场多管齐下。
9 月 30 日,紫金矿业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 71.59 港元 / 股的价格发行 4.01 亿股(含超额配授权),募资总额约 287 亿港元,创下迄今为止全球黄金开采行业规模最大 IPO、中国矿业企业境外最大 IPO 以及 2025 年全球第二大 IPO 的纪录。
截至最新收盘,紫金黄金国际总市值已接近 4000 亿港元。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黄金作为 " 终极避险资产 " 的价值持续凸显,且随着有色金属上行周期开启,紫金矿业在全球的布局将会进入持续的收获期。在这种背景下,紫金矿业并购步伐可能继续加速,届时,其市值突破万亿大关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