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西马的热情,点燃的不仅是跑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绵绵秋雨让西安提前进入深秋,但演艺及体育赛事的持续接力,又让这座城市火热无比。

国庆之后的首周,在西安奥体中心举办的张靓颖演唱会座无虚席;紧随其后的 19 日这天,第八届西安马拉松更是吸引了国内外 3.8 万名跑者在奥体中心汇聚。

来源:西安马拉松组委会

上述两件并无多大关联的事情,却是西安当下剧变的映像:数万从全国四面八方而来的粉丝与偶像双向奔赴,仅是西安演艺市场势头强劲的一个缩影;八届西马连续举办,尤其是最近几期赛事路线调整优化后,重心迁至奥体板块,可见西安由竞技到经济、由赛事举办再到城市形象的转变已日臻成熟。

近年来," 以赛谋城 "" 以展营城 " 势头愈演愈烈,国内多座城市相继制定了打造赛会之都的目标。

西安也不例外,尤其是后十四运时期,依托众多场馆群落,先天优势明显。而上述两件事情,正揭示着当前西安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趋势—— " 演艺、赛事、会展、商贸、文旅 " 为核心的大会展产业正在这座城市强势崛起,同时几种大会展产业的联动发展,已成西安 " 抢道 " 赛会之城的新路径。

" 赛会 " 热潮崛起

2024 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落幕后,世界泳联几位官员对举办地西安赞不绝口:这是一座热爱体育的城市。后来世界泳联在自己官网上刊发了一篇名为《是什么让西安成为惊艳的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东道主》的文章,从文化元素、赛事受到的热捧和优良的比赛组织等方面再次为西安点赞。

世界泳联对西安的 " 偏爱 " 也是有目共睹。对于 2025 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总决赛举办地,世界泳联再次选择了西安奥体中心。这也是继 2023 年(该年跳水世界杯首站比赛)、2024 年之后,双方的第三次牵手。

此外,今年西安还成功举办了世界男排联赛,以及 2026 年亚足联 U23 亚洲杯预选赛 D 组比赛等顶级赛事。

可以看到的是,自十四运后,西安与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的合作愈发频繁,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巴黎奥运会男排资格赛、巴黎奥运会女篮资格赛、世界斯诺克大奖赛等,仿若一夜之间,西安已是一座不可忽略的世界赛事名城。

近几年,以 " 演艺、赛事、会展、商贸、文旅 " 为核心的大会展产业迅速崛起,被视为继夜经济之后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核心引擎。

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源于赛事、会展等对于经济的直接助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9 月 13 日,西安 2025 年共举办 5000 人以上的音乐节、明星演唱会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 23 台 38 场次,累计接待歌迷观众 76.94 万人次,票房总营收 6.737 亿元,带动旅游收入 30.65 亿元,赛会的乘数和溢出效应明显。

受益于此,全国各主要城市对大会展产业的重视程度也是急剧攀升,据不完全梳理,仅在 2024 年,便有上海、广州、杭州等数个城市相继出台条例措施,全力推动 " 演赛展商旅 " 联动发展,剑指赛会之城。

西安也不例外。早在十四运举办的 2021 年,便发文提出要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强调要把 " 办赛 " 与 " 营城 " 充分融合,同时支持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沣东新城等开发区,利用专业场馆资源优势建设体育产业功能承载区,加快推进 " 产城一体化 " 发展。

到了 2025 年 3 月,《西安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修订版)》出台,明确了 " 一带一路 " 国际会展名城的建设目标,强调要加强产业联动,鼓励利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会展平台开展投资推介和资源、项目对接……

大会展产业联动

在当今时代格局下,城市之间的竞争维度已发生深刻变革。往昔单纯对传统产业规模与效益的角逐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综合文化软实力精心雕琢以及消费吸引力深度挖掘的激烈较量。

如何通过创新手段打造融合新业态,从而为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注入强大能量、实现效能倍增,已然成为国内众多城市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题。这一现象背后,恰是上海、广州、杭州、西安等城市积极谋划打造城市赛会之城更为深邃的内在逻辑。

" 大会展产业联动发展,首先是促消费、稳增长和城市转型多重驱动下的必然结果。" 在西安思源智库首席研究员马远之看来,随着消费者对精神文化层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大家更加青睐于在同一时空场景中获得多元、丰富且深度的体验与价值满足;另外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与高质量转型,便要打破传统产业之间的固有壁垒,促进资源高效共享与协同发展。

" 虽然各城市对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名称与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围绕赛事及会展来推动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相关政策规划整体也都围绕‘演赛展商旅’联动或者融合发展的角度展开。" 马远之说道。

政策所指,西安赛会之城的建设有目共睹。以今年的西马为例,一个亮点在于采用 " 赛事 + 展会 " 创新联动模式:西安马拉松博览会与 2025 第二届度小满西安体育消费嘉年华于 10 月 16 日同步开启,以 " 赛事 + 展会 + 消费 " 模式,为跑者与市民打造多元体验,助力西安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利用西马庞大的人流打造集赛事、展览、美食、嗨购、游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质量体育盛会,促进形成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新格局,是西安在打造赛会之城,促进大会展产业联动发展的又一次自我突破。

可以预见的是,在后续西马赛事中,体育消费博览会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在赛事延伸创新上,或许还会涌现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 " 惊艳之作 ",持续为西安赛会之城的建设添砖加瓦。

挑战与破局

不过对于当下国内多个城市纷纷发力赛会之城的现象,西安思源智库首席研究员马远之指出:一些城市固然有着先人一步的客观优势,但挑战与竞争同样不容忽视。

像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有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或者国内外顶级峰会的经历,为此大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场馆配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多领域均有着巨大的投入,无疑给打造赛会之城提供了充分的物理基础。

在西安打造赛事名城与会展名城的系列举措中,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会展平台,构成了其建设赛会之城的先天优势。

实际上,十四运之后,西安市政府很快就出台了《西安市十四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四运会场馆以文旅为依托,丰富体育消费内容,拉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结合场馆特征、区位等优势,有效整合体育、健康、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举办体育博览会、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杭州在亚运会之后,也有类似的指导规划。

挑战之处在于,百舸争流下难免有前有后。

西安一家大型会展公司负责人表示,虽说 2025 年消费类展会、新型消费展会及演艺赛事,尤其是车展、演唱会、马拉松这样的赛会表现强劲,但受行业承压,整个会展产业受到的影响仍然很大,尤其是一些行业会展全年表现欠佳,极为考验各城市的发展韧劲与持久力。

西安这方面的创新与破局意识极为明显,以 " 十四运 " 主场馆奥体中心板块为例,近几年辖区内的西安会展中心、西安会议中心,以及长安书院、长安乐、长安云、保利大剧院等综合型场馆项目,通过 " 场馆运营 + 片区开发 + 产业引入 + 数字赋能 " 的模式," 演赛展商旅 " 经济活力凸显。

很明显," 十四运 " 的筹办与成功举办,以及后十四运时期大会展联动发展的深入探索,西安的城市能力得到了充分塑造,这也正是西安抢道 " 一带一路 " 国际会展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包括 " 书香之城 "" 音乐之城 "" 博物馆之城 " 的最大底气。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世界杯 奥运会 马拉松 巴黎 男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