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 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 ( VIX ) $ (恐慌指数)大幅攀升、黄金价格持续突破,但 $ 纳斯达克 100 指数 ( NDX ) $ 仍录得 2.1% 的涨幅。市场一边消化非盈利科技股的短期回调(非盈利科技周四至周五 -8%,但全周仍微 +5%),一边追捧具备长期逻辑的 AI 主题资产( $ 博通 ( AVGO ) $ 官宣 10GW 合作、 $ 台积电 ( TSM ) $ 称 "AI 需求比三个月前更强 ",带动半导体板块创下 6 月底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这种分化背后,投资者真正的困惑在于:短期炒作品种的回调,会拖累长期主线吗?
投资者 " 防御成瘾 ",财报季影响力褪色
过去 4-5 周,美股 TMT 投资者的核心动作只有一个—— " 防御 "。面对密集的头条新闻、因子轮动、主题标签炒作和流动性挤压,资金更关注如何规避短期风险,而非挖掘财报季的机会。最直接的证据是,财报对股价的影响远弱于预期,传统 " 财报行情 " 几乎缺位,比如行业核心标的的咨询量中,纯财报相关咨询才刚开始追上主题类咨询。
更关键的矛盾出在 " 质量股失宠 " 上。在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投资者本应涌向合理价格成长股和基本面过硬的质量股寻求稳定,但近期质量股反而成为拖累。以 $ 微软 ( MSFT ) $ 、 $Meta Platforms, Inc. ( META ) $ 、 $Visa ( V ) $ / $ 万事达 ( MA ) $ 、 $ 奈飞 ( NFLX ) $ 、 $ 迪士尼 ( DIS ) $ 、 $ServiceNow ( NOW ) $ 、 $ 铿腾电子 ( CDNS ) $ 为代表的龙头,过去数月股价基本横盘;反观 2024 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 弱资产负债表股票 " 持续跑赢 " 强资产负债表股票 ", 这一趋势恰恰说明,市场正在主动定价 " 宏观环境友好 ",而非规避风险。
AI 板块 " 疲软 " 不是顶,而是 " 久期切换 " 信号
AI 板块的收尾略显尴尬:ORCL、台积电股价出现回调,就连利好催化的 AVGO 也未能守住 10GW 合作带来的涨幅。但这并非 "AI 行情见顶 " 的信号,反而暴露了板块逻辑的深层切换。
从短期看,AI 相关公司的 1 天内(T+1)EPS 波动会加剧——当前市场对 AI 业绩的预期 " 好坏掺半 ",部分标的的短期盈利兑现节奏仍不清晰,这导致资金出现阶段性获利了结。但中长期逻辑反而更明确:随着大量 AI 项目将落地时间定在 2027 年之后,AI 主题正在从 " 短期交易品种 " 转向 " 长期久期资产 "。简单说,现在的回调更像是 " 消化短期预期 ",而非否定 AI 的长期增长潜力。
同时,ChatGPT 增长见顶的消息刷屏,但数据说明,ChatGPT 放缓不是熄火,是换档
用户增长踩刹车:Apptopia 数据显示,ChatGPT 移动应用全球下载增速 4 月后放缓,近一个月日活(DAU)持平,美国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停止增长;欧洲更明显,DB 数据显示,法德意西英五国 OpenAI 产品交易额增速,2025 年 2 月跌 3%、6 月跌 1%。
OpenAI 的营收压力:虽然 ARR 从 2024 年底 55 亿冲到 2025 年 8 月 130 亿,同比夸张,但环比增速在降。近期转向广告和成人内容,本质是应对 " 现有营收流不及预期 ",但不用慌,Karpathy 的采访很清醒:AGI 还远,强化学习需突破,这是行业回归理性,不是唱衰。
跌不是业绩差,是仓位太满
上周 TSM、ORCL、HPE 的下跌,不是业绩不行,是仓位博弈:
TSM 跌 3-4%:业绩好、AI 点评正面,但股价早到高位,亚洲投资者情绪拉满,加上历史上财报后常 " 卖事实 ",属于预期兑现。
ORCL 跌 7%:给了超预期毛利率指引、550 亿增量 RPO,但财报前快钱全是多头、空头平仓,IR 提前透利好,导致「见好就收」,不过消化后大概率反弹,FY30 年 EPS 冲 21 美元的路径还在。
AMD 更值得盯:没有 ORCL 的 capex 融资担忧,10 月底财报大概率超预期,11 月 11 日分析师日会放 Mi450 参数 + 新订单,市场叙事才刚启动,性价比比 ORCL 高。
另外, $Meta Platforms, Inc. ( META ) $ Q3 营收增速要盯 25-26%(市场 22%), $ 谷歌 A ( GOOGL ) $ 云业务得保 32% 增速(超了明年 Q1 能冲 35%+), $ 微软 ( MSFT ) $ Azure 增速看 40-41% 但要防明年 3 月高基数压力, $ 亚马逊 ( AMZN ) $ 则情绪最差,AWS 增速需盯 18.5-19%,零售数据低于预期,短期难翻身。
CPI 前瞻:9 月核心通胀或持平 3.1%,住房板块成关键变量
原定于上周发布的美国 9 月 CPI 报告,将在本周五(10 月 24 日)压轴登场。市场预测指向 " 温和通胀 ",核心 CPI 环比预计上涨 0.25%,同比维持 3.1%(四舍五入后),整体压力可控。
分项数据中,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汽车相关:二手车价格持平(与拍卖价格信号一致),新车价格微涨 0.2%(经销商折扣增加带动),车险价格涨 0.3%(基于线上保费数据);
服务类:机票价格跌 1.5%(季节性扭曲消退 + 线上票价回落),住房板块增速放缓(主要租金环比涨 0.25%,低于 8 月的 0.30%;业主等价租金环比 0.26%,低于 8 月的 0.38%);
关税影响:通信、家居、娱乐等关税敏感品类,预计拉动核心通胀 0.07 个百分点,影响有限。
6 家 TMT 龙头财报大战定调本周,每个标的都有 " 生死考题 "
本周,TXN(德州仪器)、NFLX(奈飞)、APH(安费诺)、IBM、LRCX(泛林半导体)、SAP 等核心标的将密集披露财报,每一家的表现都可能影响板块方向。
$ 德州仪器 ( TXN ) $ (10 月 21 日盘后):" 下跌魔咒 " 能否打破?
过去 12 次财报中,TXN 有 9 次在发布后 1 天(T+1)下跌,空头正盯着这一规律。当前市场分歧集中在 " 需求复苏节奏 ":" 管理层季度内 commentary 偏谨慎,暗示需求无快速复苏迹象 ",但卖方仍在模型中嵌入 " 超季节性营收 " ——若财报指引偏软,市场会重新审视 " 顺周期复苏 " 逻辑。
$ 奈飞 ( NFLX ) $ (10 月 21 日盘后):隐含波动 -7.5%,广告业务成突破口
奈飞的财报几乎是 " 最无争议的标的 ":投资者普遍预期业绩稳健、用户活跃度提升,但争议点在于 "2026 年预期如何落地 " ——尤其是广告业务变现速度仍慢于市场期待。当前股价自今年夏初以来一直区间震荡,若财报未能给出广告业务的明确拐点,隐含的 7.5% 回调风险可能兑现。
隐含波动 7%(低于均值 9.5%),核心看点是两个:营收。Netflix 早不披露净增用户,Q3 市场预期营收增速 17%,买方看 18%;Q4 指引预期 16%,若超 17% 就是惊喜。另外,去年 Q3 给了全年指引,今年若给且低于市场 13% 预期,可能短期承压。GenAI 的短期甜、长期苦。短期利好明确—— AI 已用于 pre-viz(预可视化)、VFX 特效、剧本调研,能降人力成本、提推荐精准度;长期风险也在—— ChatGPT 抢用户时间,Sora 2 这类视频工具成熟后,内容「民主化」会削弱 Netflix 的内容壁垒。不过至少未来 12 个月,短期利好占优,且股价在 150 日均线(过去 5 年买点)附近,Q4 还有《巫师》《怪奇物语》等大内容,跌下来是机会。
$ 安诺电子 ( APH ) $ (10 月 22 日盘前):" 独角兽 " 标的的 AI 成色检验
安费诺是 " 独角兽 " 典型——既受益于 AI/ 数据中心的长期趋势( secular),又能享受降息周期的顺周期红利( cyclical)。数据上看,其过去 4.5 年股价涨 120%+,近 6 个月再涨 115%+;2Q IT 与数据通信营收同比暴增 133%(环比 +29%)。本次财报的关键是 "AI 增长的可持续性 ":此前 2Q 有 1.5 亿美元收益来自 " 项目提前交付 ",市场需要确认这不是一次性利好。
$IBM ( IBM ) $ (10 月 23 日盘后):5 年回报追平 MSFT,软件业务是胜负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过去 5 年 IBM 与微软的回报率几乎持平。本次财报的核心看点是 " 软件业务能否重回双位数增长(DDs)",同时量子计算、生成式 AI 的潜在增量也会影响估值——尽管短期投资者情绪偏负面,但中长期资金仍在关注其 " 科技 + 价值 " 的平衡属性。
$ 拉姆研究 ( LRCX ) $ (10 月 23 日盘后):20 年最佳涨势后,高预期能否接住?
泛林半导体刚经历 "20 多年来最好的 24 天行情 " —— 9 月初至 10 月初累计涨 54%,且过去 13 次财报中有 10 次 EPS 超预期(幅度稳定在中个位数)。但当前多头仓位集中,市场对其的预期已 " 拉满 ",且牛股逻辑更多指向 2026 年下半年后,若 3Q 财报未能超出高预期,可能触发短期回调。
$SAP SE ( SAP ) $ (10 月 23 日盘后):10 次财报 9 次涨,估值性价比凸显
SAP 的财报 " 胜率 " 极高:过去 10 次财报有 9 次 T+1 上涨。当前争议集中在 "2H 执行效率 ",但从中期看,其估值具备吸引力—— PEG(基于 PE)1.4x、PEG(基于 FCF)1.3x,与同行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微软 1.5x、 $Adobe ( ADBE ) $ 0.9x),且 HANA 产品的增长 momentum 仍在,若 2H 指引稳健,或成板块 " 定心丸 "。
$ 特斯拉 ( TSLA ) $ (10 月 23 日盘后):交付创新高却藏隐忧,AI 战略成估值分水岭
特斯拉三季度交付数据率先点燃市场情绪 —— 49.7 万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 7.4%,不仅刷新季度纪录,更较市场预期高出 12.2%。但这份亮眼数据背后,是 " 政策刺激透支需求 " 的隐忧:为对冲美国 7500 美元税收抵免到期影响,公司推出最高 2000 美元折扣、18 个月免费超充等多重激励,9 月单月交付同比增幅超 20% 才撑起整体业绩,这种 " 脉冲式增长 " 能否持续存疑。
财报核心看点集中在三大矛盾点:
交付质量与利润韧性:华尔街预测营收 266 亿美元(同比 + 5.5%),但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 24% 至 18.9 亿美元,汽车业务毛利率或仅 15.9%。上海工厂虽通过一体压铸技术迭代将工时缩短 35%,单车制造成本较 2022 年下降 18%,但 " 以价换量 " 仍可能压制盈利,若毛利率低于 15% 将触发估值下修。
AI 与自动驾驶的落地信号:市场已将特斯拉重新定义为 "AI 公司 ",Wedbush 测算仅 FSD 就能贡献 1 万亿美元市值,且特朗普政府可能加速破除监管障碍。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的 Robotaxi 操作员招聘进展,以及 CyberCab 专用车型的量产时间表,任何实质性突破都可能复制 NVDA 的涨势。
长期增长动能切换:储能业务部署 12.5GWh(同比 + 81.2%)展现第二曲线潜力,但 Optimus 机器人的量产规划更关键 —— 东方证券预测 2026 年机器人产量将大幅上升,100 万台交付量对应 5000 亿美元市值增量。
当前多空分歧已达极值:多头以 600 美元目标价押注 AI 转型,空头(如富国银行)则以 120 美元目标价将其归为 " 传统车企 ",财报指引将成为破局关键。
分化中找主线," 独角兽 " 标的或成破局关键
上周美股 TMT 的核心矛盾,本质是 " 短期波动与长期逻辑的博弈,非盈利科技股的回调是短期炒作退潮,半导体、AI 的长期主线未变;质量股的失宠是市场对 " 宏观友好 " 的定价,而非风险偏好逆转。
接下来的关键信号有两个:
一是周五 CPI 数据是否印证 " 温和通胀 ",这将影响美联储政策预期;
二是密集财报能否明确 " 主线标的 " ——尤其是 APH、 $ 卡特彼勒 ( CAT ) $ 、 $ 伟创力国际 ( FLEX ) $ 这类同时受益于 AI( secular)和降息( cyclical)的 " 独角兽 " 标的,或成为市场从 " 防御 " 转向 " 进攻 " 的突破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