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良种覆盖率、主粮农机化率均达到100% 静海区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智能化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近年来,静海区持续推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累计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 21 个,推广 " 水肥一体化 " 等新技术 13 项。2025 年,全区实施 5 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建设 145 套水肥精准调控平台,截至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率达到 100%,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创新研发 " 聚力 "   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走进位于静海区的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一座新型柔性温室大棚里,研究院品牌科普部负责人侯培指着埋在基质中的滴箭告诉记者:" 它是我们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末端,通过它们的相互配合,实现水肥精准灌溉。同时,通过我们的智慧管控系统,在电脑和手机上远程就可以看到温室内的光照、温湿度等环境数据。"

" 您知道,这座大棚最大的特点在哪里?" 侯培拍了拍棚壁," 除了整个温室的围护墙体采用柔性保温材料之外,这个挂着的‘暖水袋’就是它的‘保温神器’。白天,水袋吸收太阳热量,随水流循环将热水储存到地埋水槽中,等到夜间温度降低后,再启动水泵,使热水从上而下流过水袋,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

这座充满 " 智慧 " 的温室,正是天津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由市农业农村委、静海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方联合筹建,以赵春江院士为引领,汇聚了一流的研发团队与优质的智库资源,聚焦高端农业传感器、智能农机、农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无人农场等前沿领域,有效促进京津冀智慧农业 " 创新—制造—试验 " 协同发展。

" 目前,面积约 4 万平方米的研究院工业综合体已经建成,研发、检测、生产团队正陆续入驻,我们将持续强化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建伟说。

智慧农场 " 落地 "   推动传统农耕 " 焕新 "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慧农机有序穿梭,田间地头的传感设备与智能平台实时联动……这是静海区沿庄镇罗家庄村今年秋收的一幕,告别昔日 " 面朝黄土 " 的传统农耕,指尖 " 巡田 "、远程 " 管田 " 的智慧农业模式让好 " 丰 " 光触手可及。

" 我们投资 180 万元引进智能播种机、无人植保机、自动驾驶收割机等智慧农机。" 沿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斌介绍,这些新农机不仅实现高精度定位与手机 App 互联功能,更能将播种行距误差控制在 2 厘米以内,出苗整齐度高达 95%,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胡斌介绍,2025 年,沿庄镇在罗家庄村率先试点集体领办合作社自主经营智慧农场,投入 120 万元建成智能 " 水肥一体化 " 灌溉系统,农户通过手机 App 就能随时查看农田情况、接收预警信息,推动水肥利用率提高 30%,玉米单产提升 15%。从 " 会种地 " 到 " 慧种地 ",智慧农业正悄然改变着沿庄镇传统的种植模式。

" 近年来,静海区持续发展‘特’‘优’型现代农业,实现了以科技引领、产业融合带动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新业态发展,深入推动台头西瓜、陈官屯冬菜、王口炒货、蔡公庄乐器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建成 1 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 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2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津农精品’品牌 27 个。" 静海区副区长张永涛表示,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智慧农业发展的 " 静海样板 ",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记者 李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天津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