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来,A 股市场风格切换迹象愈发明显,此前持续遇冷的消费主题基金突然迎来募集热潮,成为资金布局内需逻辑的重要信号。和众汇富发现从上半年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募集翻倍,消费赛道的热度反转背后,是机构对市场风险偏好变化与内需政策发力的集体预判。
今年前三个季度,消费板块始终处于资本市场的 " 冷宫 "。跟踪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的鹏华、汇添富、富国等头部公募旗下 ETF,6 月至 7 月集中发行时平均募集规模不足 3 亿元,消费股及消费主题基金业绩普遍惨淡,就连少数业绩突出的消费基金也多存在实质性风格漂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主题 ETF 与创新药基金成为发行市场的宠儿,资金疯狂追逐高弹性赛道。这种分化格局在四季度被彻底打破,华安基金旗下华安国证港股通消费 ETF 募集规模达到 6.39 亿元,创下近几个月消费 ETF 募集新高,较此前平均水平实现翻倍增长。
资金流向的逆转并非偶然,而是机构对市场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随着三季度市场波动加大,高弹性赛道的风险持续释放,深圳某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次新基金一周内便吐回全年大部分收益,年内收益从 32% 骤降至 3%;弘毅远方消费升级基金因此前切换至科技赛道,单周净值跌幅超 10%,导致年内业绩由盈转亏。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部分科技基金在科技股下跌时净值反而上升,净值走势与前十大重仓股明显偏离,这表明不少基金已悄然转入防御阶段。
消费板块的防御价值在市场调整中愈发凸显。明星基金经理林英睿管理的广发鑫睿基金,因核心持仓覆盖新兴消费赛道,在上周市场下跌中逆市上涨 2.4%;华润元大安鑫基金 10 月 17 日净值上涨 0.66%,而其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科技股且当日全部下跌,这种背离清晰展现了资金向消费切换的轨迹。更值得关注的是,前期偏好科技 ETF 的炒作资金开始涌入消费领域,10 月 17 日景顺长城旗下一只消费 ETF 二级市场价格达到 1.380 元,较 1.2924 元的净值溢价近 7%,基金公司不得不紧急提示溢价风险。
政策层面的支撑为消费板块注入了长期信心。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 7 大行动 30 条举措,将消费品 " 以旧换新 " 扩围至手机、平板等品类,预计带动更多消费升级需求。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消费板块估值已降至历史相对低位,叠加去年基数较低,今年三季报多数行业盈利增速有望反弹,基本面改善将进一步强化市场信心。平安基金指出,外需面临全球需求下滑压力,短期出口强劲难以持续,内需主线的替补潜力正在凸显;长城基金张坚也认为,低位内需资产属于下跌有限、向上有期权的优质标的,值得重点布局。
从资金布局方向看,消费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已受到重点关注。华安国证港股通消费 ETF 上市前的首批建仓股票包括百胜中国、农夫山泉、华润啤酒、安踏体育等,覆盖食品饮料与运动服饰等细分领域。和众汇富分析,消费行业已从总量扩张进入供给重构阶段,结构性特征愈发明显,高端差异化与刚需性价比产品均有机会,情绪体验消费、国产替代与消费科技融合等趋势值得跟踪。财通证券此前报告也提示,白酒板块正逐步筑底,餐饮链与乳制品有望迎来困境反转,农夫山泉、重庆啤酒等标的已获得资金增仓。
公募仓位的切换节奏仍在持续。和众汇富认为,四季度市场风险偏好受抑制的背景下,红利板块与内需资产将获得更多资金青睐,消费 ETF 的募集放量只是开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企业盈利改善,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而那些提前布局优质消费标的的资金,正有望在这场风格切换中抢占先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