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10-21
一屁股坏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我妈说,老家公交车少了很多。

以往几条熟悉的公交线路,现在要么停运了,要么改线合并了。

可能地方缺钱吧。

给司机发工资要钱,车辆消耗也要钱,哪哪都要钱。

就,干脆给停运了?

我倒不是凭白猜测。

地方缺钱,这个问题挺严峻,也影响了普通人生活。

我家房子附近有个老旧小区,我妈妈在那曾经住过好几年。

现在已经成了危楼。

里头的住户十几年前就在等拆迁了。

但政府没钱,一直也没拆成。

我前段时间回老家,住顶楼的阿姨还在抱怨:" 屋里的墙体已经有了裂缝,住得胆战心惊… "

有的业主搬走了,剩余的业主们提心吊胆住危楼。

都期待政府给出个方案。

但,地方哪有钱呢…

赌命了

所以对于房子,我有个杞人忧天的想法:

它们应该计提折旧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房子都会老化、旧化,要么重新修,要么废弃搬迁。

账面价值会缩水。

我家附近这个老小区,价值就接近清零了,两三万就能买一套。

再过些年,可能就像身上掉下的头皮屑,徒增烦恼罢了。

当然。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地段,老破小命运就好很多。

容易改造翻新。

也容易拆迁 —— 把地盘回来,建成高层豪宅接着卖。

这本经济账很好算。

所以说起来,房子最核心的还是地块价值。

地方财力的下降,打翻了无数富裕家庭。

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是:

地方不少包工头,这几年都陆陆续续走上了破产之路。

以前是大基建年代,到处都在修路、修桥、盖房子。

全国上下都是大工地。

包工头们借了大笔大笔的银行贷款,垫款做项目。等完工之后、再找官家结算。

以前的包工头敢想敢干,会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但这几年 ——

地方财政缺钱,付不出款,普遍拖欠包工头款项。

一年一年地拖,到后面领导都换了一批批了,账就成了陈仓烂谷子。

拖成了一屁股坏账。

地方上那些曾经富裕一时的包工头,如果没法及时撤退、抽身躺平。

就雨打风吹,凋落一地。

现实中 ——

挺多包工头喜欢 " 硬扛 "、" 强撑 "。不仅把自己搭进去,成了信用黑户,还让家人替自己借钱、贷款。

把家人也拖下了水。

当然,这不仅重创了包工头自身。

从建材、家电、到白酒消费等,都纷纷受到了影响。

所以像白酒家电地产等老登股们,为啥始终低迷没表现?

这和现实有关。

经济 " 新旧动能 " 转换,真是很残酷的事啊

乖乖…

试想一下,如果十几年前,我回到老家生活,如果自己的旧资产、旧事业日渐衰退。

最好办法,或许还是果断止损。

只是,说易行难。

。。。

我 2018 年自驾去丹东,当时看偏远的新区,马路都修得特别宽敞。

都是双向六车道、八车道的。

开车可以横行无忌。

虽然偏远,但十分气派。

现在回头想想 ——

当时可能还属于经济上行期的余晖,身体还有 " 余热 " 呢。

如果没有区域经济效益、道路缺乏维护。

那光鲜亮丽的基建,可能若干年后,慢慢衰败。

包括许多城市的地铁、公交,缺乏经济效益、人口不足的话,撤销也是现实选择吧。

经济收缩,资产缩水,是人们会面临的挑战。

当然,也可能是我过于悲观了。

来源:越女事务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豪宅 基建 普通人 破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