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不只懂保险的理财博主 ~
最近身边一位朋友,准确来说是我的一个租客小兄弟,倒大霉了
房子临近一个月到期,突然发微信跟我说,不能续租了。
通常来说,要么是工地地点变了,上班不方便了,要么是住得不舒服,想换个别的试试。
而他,是因为自己妈妈,被骗了上百万…
妈妈借钱去 " 投资 ",碰上诈骗,所以整个家因此背上了上百万的债务。
为了一边帮妈妈向骗子讨债,一边给借款的亲友还债,只能尽可能压缩自己的生活开支,退掉房子,到亲戚家借住。
讲真,碰上这种事,真是倒霉到家了,我作为旁观者哪怕微微代入一点,都觉得很崩溃。
小兄弟才刚毕业没几年,租房的时候跟我说过,他在一家公司做编导,工作内容是负责构思一些短剧的剧本。
平时网上的一些无脑下饭神剧,可能就是他的杰作。
每个月工资 1W+,加上一些代写剧本的外快收入,到手能有一万大几。
这个收入,哪怕是在广州,在同龄人当中都算是不错的。
当时跟我说,现在房价越来越便宜,在广州也能找到两万出头、交通方便的房子。
而且现在首付比例低,只要 15%,等再攒几年就可以买一套上车,以后在大城市也有自己的家了。
万万没想到,后院起火,崩了个大的。
不光为了还债,要一把清空这几年的积蓄,而且父母年纪大了,在农村也没什么收入,这一大笔负债突然像大山一样压在自己身上…
一个平时斯斯文文,说话很客气的人,微信上都忍不住跟我吐槽爆粗
……
说到这,还是要提醒在外打拼的各位,尤其是距离较远、平时回去得少的,一定要多联系、多关注父母动态。
父母年纪大了,很容易被骗子钻空子,这几年光是我身边就有不少案例。
有被骗去买三无保健品的,有被骗去做大额医美项目的,有被骗去买虚拟币的,有被骗了结婚买房的(黄昏恋),还有碰上假的银行员工骗存款本金的…
可以说骗术层出不穷,老年人的思维一旦没跟上,一旦出现了贪欲,很容易大出血。
而在这些骗局当中,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老年人最容易上的当,还是高回报杀猪盘。
因为随着年纪增长,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做好养老储备,很容易出现养老焦虑。
" 哎呀,手上只有十来万,怎么应对接下来这么多年的生活开支?
收入收入没有,儿女儿女指望不上… "
这时候要是碰上一个允诺高收益的杀猪盘项目,比如投入 10 万,每个月给 2000 块利息的,很容易被一把骗光棺材本。
咋办?
除了平时多跟父母交流、了解他们的动态之外,最好就是趁早引导他们做合理的养老规划。
而在这么多种方式当中,最合适的不是存定期、买商业保险,而是趁早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金。
比如前面父母只交了几年的城乡居民养老,甚至一年没交过,
现在到了退休年龄,有的地方政策允许把剩下的一次性补缴了,马上开始领养老金。
碰上这种情况,有预算的不用犹豫,直接闭眼交就对了。
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呢?
以广东某地区为例——
一次性补缴 15 年,总共 7.29 万。
后面能领多少?
每月 724.46 元。
哪怕不考虑后续养老金增长,只要领 8 年多就能回本,领得越久就越划算,比大部分投资性价比都高。
而且这有个好处,父母手上的积蓄拿去补缴养老金,也就不用担心贼惦记了。
退一万步说,只要不是借钱投资,就算被骗,损失也有限。
以后每个月踏踏实实地领养老金过日子就行了
所以一般问我要不要补缴的,不管是你自己,是你的父母,还是你配偶的父母,我都建议能交则交。
毕竟养老问题不会消失,无非是谁来面对、谁来承担。
有条件就趁早交了,也算是帮自己减轻负担,绝对不亏的。
不过各地政策不一,有的地区已停止补缴,能上车的建议趁早上。
其次,预算更加充裕的,可以考虑选择用商业的养老金产品作补充。
跟社保养老金类似,都是现在交钱,以后就按月领钱,把现金换成现金流。
毕竟社保养老就算能补缴,也是有上限的。
按顶格补缴,一个月到手也就一千来块,对于在高线城市生活的,还是不够。
我们做养老规划的都知道,对于老年人来说,手上有 100 万,远不如月月到账 1 万块。
手上有 100 万,天天不是这事就是那事,一会是儿子要换房,一会是女儿要换车,帮了这个不帮那个,还容易出矛盾。
但如果是月月到账 1 万块,至少能确保自己的生活有保障。
所以从这两年的储蓄型保险销售上,我们这年轻的会优先考虑提取更灵活的增额寿,
年长的则更倾向选择能月月领钱,活到老领到老的养老年金。
OK,借这个真实案例,提醒下大家,当心后院起火。
有条件的,早点帮父母把现金转成现金流。
ps. 最近有个养老产品很不错,今天交钱,下个月就能开始领钱,即交即领~
40 岁以上可投保,年金率 5% 左右,
比如一次性投 100 万,每年能领 5 万块。
全部都是保证收益,不用担心分红波动的问题,就像买了套现楼,马上交楼收租一样。
有需要的找我了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