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元某人
" 不是埃及去不起,而是《消失的法老》更具性价比 "!
2023 年 5 月,上海一处场馆前排起了长队,法国 Excurio 出品制作的《消失的法老》在此开启。这部以 1:1 精度重建金字塔的 VR 大空间作品,最终吸引十余万人次踏入这场虚拟古埃及之旅,累计票房高达 3000+ 万元,运营方利润超千万。
彼时没人预料到,这部作品会成为中国 VR 大空间市场的 " 启蒙钥匙 ",短短两年间推动整个行业完成从技术尝鲜到生态成型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市场继续转变,并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消失的法老》的成功,本质上是第一次让国内市场直观感受到 VR 大空间的商业潜力。
在此之前,国内 VR 大空间还处于 " 小作坊式 " 探索期。零星的体验馆多采用笨重的设备,内容也十分简单,因眩晕感强、体验单一等,多数门店逐渐黯然退场。
而《消失的法老》通过成熟的空间定位技术、电影级叙事和强沉浸感,彻底改写了行业认知,打开了用户对 " 虚拟空间价值 " 的想象,也让资本与本土企业看到了赛道机会,为后续爆发埋下伏笔。
随后的 2023 年下半年起,国内 VR 大空间市场逐渐加速。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上线 VR 大空间项目近 110 个,其中历史文化类主题占据半壁江山,文化 IP、科普、科幻等多个大类内容同步涌现。
如果说 2023 到 24 年是市场的 " 量的积累 ",2025 年至今则标志着行业进入 " 质的飞跃 "。
这一新阶段不再依赖单一爆款的流量拉动,而是呈现技术融合深化、场景边界突破、生态体系完善的系统性变革。
早期 VR 大空间的技术核心是 " 解决能不能用 " 的问题,而新阶段聚焦 " 如何用得更好 "。
硬件端,轻量化成为明确趋势,头显设备在重量减轻 30%,分辨率提升至 4K 级别。更关键的突破在于技术融合,Unreal Engine 5 等引擎的应用让大空间实现电影级画质,动态全局光照技术使虚拟场景的真实度提升数倍,AI 技术则重构内容生产链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新阶段已形成 " 硬件 - 内容 - 渠道 - 服务 " 的完整生态闭环。商业模式从单一门票收入转向多元化,如通过 " 设备销售 + 加盟分成 +IP 授权 " 实现盈利结构平衡," 定制化解决方案 + 内容订阅 " 模式,也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渠道端的革新同样关键,针对早期 " 体验店不足制约发行 " 的痛点,行业形成 " 城市旗舰店 + 景区合作点 + 商场快闪店 " 的三级网络,2025 年线下点位数量突破 5000 个。
而在这一切背后无法忽视的还有政策助力,9 月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 8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随后财政部、商务部也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多次被高层 " 点名 "!消费市场要变天了?
顶层文件多次 " 点名 " 这一新业态,足够说明一切。
呼之欲出的全新业态
从《消失的法老》带来的行业启蒙,到如今多技术融合、全场景渗透的新阶段,中国 VR 大空间用两年多时间铸造了一个全新的业态。
而这一变革也不再是单一领域的局部升级,而是技术、场景与商业生态深度融合催生的系统性重构。技术底座的成熟为全域渗透奠定基础,5G-A 网络实现毫秒级时延与 4K 传输,配合 AI 驱动的 3D 建模效率提升,打破 " 高成本、低适配 " 的行业瓶颈,技术普惠也必然使 VR 大空间从固定场馆走向多元场景。
政策与商业生态的协同更让业态趋于成熟," 技术普惠化、场景全域化、商业可持续化 " 的融合,正让 VR 大空间从 " 沉浸式体验工具 " 升级为数字经济的 " 新基建 "。
当技术不再是噱头,内容回归价值本质,产业找到可持续路径,这个曾被质疑 " 昙花一现 " 的赛道,正积蓄力量带来一次真正的变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