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商业 前天
微软把翻身希望,放在了AI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深观商业

最近微软正式终止了对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个覆盖了全球数亿台个人电脑定义了过去十年操作系统体验的庞大帝国正式迎来了它的 " 官方黄昏 "。

Windows 业务的营收增长乏力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标志着那个以 Windows 为绝对中心、通过操作系统授权获取核心利润的微软时代,正渐行渐远。微软也正面临着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

当依靠授权费就能 " 躺着赚钱 " 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微软内部另一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崛起,吸引了全球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目光,它不再将宝押在 " 视窗 " 之上,而是将几乎全部的希望和资源,都倾注到了 AI 业务。

Windows 10,微软的 " 甜蜜负担 "

Windows 10 的终止支持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挑战和遗留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庞大的未迁移用户群体。截至 2025 年 7 月,Windows 10 在全球 PC 市场的份额仍高达 44.59%。但是全球 PC 市场也早已进入成熟期增长开始乏力。

当用户更换 PC 的周期不断延长对操作系统的升级需求,便远不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手机系统的升级热情。更何况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在进行大规模 IT 设备更换时更加谨慎。这意味着近半数的 PC 用户在支持终止后,仍在使用一个存在安全风险的操作系统。

虽然 Windows 业务正被微软进行一场 " 管理性衰退 ",但是微软不会完全放弃它,因为它仍然是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更是其 AI 战略触达终端用户的重要载体。然而,微软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将公司的核心资源和创新精力倾注于此。

Win10 的终结并非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 " 无奈之举 "。尽管这个包含 Windows 业务在内的 " 更多个人计算 " 部门体量依旧巨大,但是其利润率仅为 23.72% 与微软整体高达 45% 的运营利润率相比增长已显疲态远逊于公司的其他业务板块。

但是 2025 财报该部门全年收入仅为 546.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营收增速也基本只能维持在 6%~9%。可以说 Windows 业务已经从一个高增长的引擎演变为一个虽然成熟稳定,但是增长空间有限的 " 现金牛 "。

而 Windows 11 的迁移之所以缓慢,一个关键的内部原因在于微软设定了严格的硬件要求,导致多达 2.4 亿台现有 PC 因不符合硬件标准而无法升级。而且对于依赖稳定性和兼容性的企业而言,迁移操作系统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但是公司没有为了迁就旧硬件而降低 Windows 11 的门槛反而推出了需要更强硬件的 Copilot PC 标准,这表明其着眼点是未来,而非挽留过去。这场落幕并非意外,而是一场服务于公司更高战略目标的、经过深思熟虑的 " 断舍离 "。

这些问题都源于微软公司战略重心的彻底转移,在萨提亚 · 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的最高优先级早已从 "Windows 和设备 " 转向了 " 智能云与智能边缘 ",而 AI 业务的崛起更是加快了这一 " 革命 "。

毕竟相较于 AI 业务 175% 的爆炸性年收入增长,Windows 业务的个位数增长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微软愿意牺牲部分 Windows 用户的平滑过渡体验,以推动市场向更现代化、更安全的 Windows 11 迁移,为未来集成更深度 AI 功能的 "AI PC" 铺路。

AI 驱动的业务,成为新希望?

可以说为了抓住 AI 的历史机遇,微软正在进行一场堪称 " 豪赌 " 的基础设施建设。微软公开宣布在 2025 财年计划投入 800 亿美元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约 70% 将用于购买 NVIDIA GPU 等 AI 芯片和建设云数据中心,剩余预算则投向量子计算和混合现实等前沿领域。

这种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实属罕见,微软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目标是构建未来十年 AI 时代的 " 水电煤 " 成为 AI 领域的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商。而且微软的 AI 战略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支撑的产品矩阵。

而 Azure AI 便是微软公司 AI 战略的基石,不仅其服务收入在 2025 财年部分季度同比增长高达 157%,还能够为微软自家的 Copilot 提供算力,甚至通过 Azure OpenAI 服务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客户。

目前 AI 服务对 Azure 整体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惊人的 16 个百分点其处理的 AI token 量已超过 100 万亿次。可以说如果没有 AI,Azure 根本无法实现如此迅猛的增长,而 Copilot 则是微软 AI 矩阵中商业化最成功的典范。

截至 2025 年 Copilot 系列产品的用户总数便已突破 1 亿。其旗舰 AI 助手 Microsoft Copilot 更是被深度集成到微软的所有核心产品中,Microsoft 365 Copilot 在文档处理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到 38.8% 已经成为企业知识工作者的重要工具。

目前 Azure 云服务的增长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 AI 需求的贡献。微软的 AI 相关业务年化收入已达到了 1300 亿美元,年增长率更是高达 175%,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的全年总收入,所以作为承载 AI 服务的核心微软智能云部门的业绩也持续强劲。

尽管在生成式 AI 聊天机器人领域 ChatGPT 仍然占据约 60.6% 的主导地位,但 Microsoft Copilot 正在迅速成长为市场第二,已经占据了约 14.3% 的份额。所以微软想要通过定义 Copilot+ PC 硬件标准将 AI 能力从云端延伸至终端,从而掌握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的话语权。

而早期对 OpenAI 的战略投资与深度绑定,使得微软在其他巨头仍在追赶时就获得了当时最先进的 GPT 系列大模型的使用权和技术整合能力。可以说能在 AI 领域取得如此成就,是其内部前瞻性战略与外部技术浪潮完美结合的结果。

而全球数亿的 Windows 和 Office 用户更是让微软能够通过将 Copilot 无缝集成到这些用户日常工作的流程中,极大地降低了 AI 技术的采用门槛并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客户黏性,这种 " 平台 + 应用 " 的整合策略,也是微软 AI 产品矩阵商业化成功的核心。

更何况我们正处在一个由生成式 AI 引发的技术范式转移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提高生产力、创新工作方式的 AI 工具都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来自谷歌 Gemini、亚马逊 AWS AI 等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微软必须不计成本地投入,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领先地位。

但是微软是少数几家同时在 IaaS、PaaS 和 SaaS 三个层面都具备顶尖实力的公司,这种全栈能力使其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而且尽管 ChatGPT 在 MMLU 基准测试中可能以微弱优势领先,但两者在核心能力上基本处于同一梯队并不存在代差。

所以微软提供的 AI 服务在技术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而且 Copilot Pro、Microsoft 365 Copilot 等 AI 订阅服务能够带来比传统软件授权更稳定、更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这正是资本市场最看重的商业模式。所以从财务报表看,这一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微软的 Windows 和 Office 生态系统也是其最坚固的护城河。通过将 AI 能力植入用户既有的工作流微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触达最广泛的用户群体,这是纯粹的 AI 初创公司或缺乏强大桌面生态的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

而企业客户对安全性、合规性和集成性的要求更是微软的强项,其将 AI 与 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 等企业级产品深度融合的策略,能够有效锁定高价值的企业客户,在企业市场打下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更何况微软拥有雄厚的财力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 AI 军备竞赛,其传统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为 AI 的 " 烧钱 " 提供了坚实后盾,使其能够忍受短期的利润阵痛以换取长期的市场领导地位。

" 微软帝国 " 战略转型的序曲

孤立地看,Windows 业务增长放缓和智能云业务高歌猛进似乎是两个平行的故事。然而将它们与 "Win10 停止支持 " 这一关键事件联系起来,一幅完整的战略图景便跃然纸上。可以说 Win10 的落幕并非一次简单的 " 切割 ",而是一次精妙的 " 连接 "。

它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其核心任务就是将微软庞大的传统用户基础高效、平滑地迁移到通往 " 云与 AI" 新帝国的轨道上来,可以说本质上是一场覆盖全球的、强制性的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运动。

而新一代的 PC 特别是 "AI PC",在设计上就为运行本地 AI 工作负载和与云端 AI 服务协同做了优化。这意味着企业在更新硬件的同时,也为采纳微软后续的 AI 服务铺平了道路,简直是 " 一石二鸟 " 的巧妙布局。

并且 Windows 11 也被设计成一个通往微软庞大云生态的高效 " 引流门户 ",与 Win10 相比 Windows 11 在系统层面与 Microsoft 365、Teams、OneDrive 以及 Azure 云服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整合。

例如系统内置的 Copilot in Windows 的后台就是由 Azure 上的 AI 模型驱动的。当用户习惯于在操作系统层面使用 AI 助手来提高效率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微软云服务的活跃用户。

对于企业而言 Windows 11 与 Azure Active Directory 和 Intune 等云管理工具的无缝集成能够大大简化了设备的部署和管理。当企业选择试用或部署 Windows 11 时,他们不仅仅选择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更是选择了一整套基于云的管理和生产力范式。

而且微软正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性地位试图将客户 " 锁定 " 在自己日益强大的云生态系统之中,这甚至将成为微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有效的一次用户升级和生态绑定事件,从根本上重塑 " 操作系统 " 的定义。

以后的操作系统将不再仅仅是管理硬件和运行软件的底层平台,可能会演变成一个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以订阅为基础的 " 服务交付门户 "。它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稳定运行,而是能否无缝连接云端资源并利用 AI 为用户创造价值。

Windows 也将不再是微软帝国的 " 城堡 " 本身而是通往整个云端帝国所有财富的、不可或缺的 " 黄金大门 "。可以说微软的股价和市值以及未来的 " 增长故事 " 都将越来越少地与 PC 出货量挂钩,而越来越紧密地与 Azure 的计算量、M365 的订阅数以及 Copilot 的调用次数绑定在一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微软 ai windows windows 10 移动互联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